<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上海公布首批15個“美術新空間”,有你去過的嗎?

來源:上海發布2023.5.22

市文化旅游局介紹,首批15個“美術新空間”于日前正式公布。區別于傳統的美術館、博物館等展示空間,“美術新空間”指在室內或戶外的特定空間內,經常向社會公開陳列展示視覺藝術作品的非營利場所。在首批授牌的“新空間”中,既有人氣爆棚的“打卡地”,如“上生·新所”“M+幸福里”,也有在商場、公園中鬧中取靜的藝術空間,如“靜安雕塑公園藝術中心”“APSMUSUEM”,還有地鐵、小區停車棚等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空間,如“上海地鐵美術新空間”“星夢停車棚”。快來看看有你去過的嗎↓

首批“美術新空間”名單

(按拼音字母排序)

首批“美術新空間”介紹

(按拼音字母排序)

01

APSMUSEUM

關注當代藝術、建筑、設計、時尚等不同領域,意在尋找、搭建和展示彼此相互融合的“空間”可能性。

APSMUSEUM坐落在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商場內, 由意大利著名建筑設計事務所 Stefano Boeri Achitetti 擔任室內設計。由展覽空間APSPACE、藝術設計商店APSTORE和會晤空間APSALON三部分組成。APSMUSEUM試圖延展出更多元的藝術與建筑、設計之間的公共文化空間,藝術與時尚之間的文化消費空間,人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心理空間。

02

大洋晶典·天安千樹

定格城市“新生”,賦予沿岸建筑以新生。

它的建筑設計出自當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設計者、英國“鬼才”設計師 Thomas Heatherwick 之手。占地超過300,000平方米的“大洋晶典·天安千樹”位于上海面粉廠舊址,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以別致的藝術魅力,打造全新潮玩地,為上海市民提供與眾不同的濱河藝術新空間。

03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4.2米展廳

城市地標中的文化藝術空間

位于東方明珠塔4.2米游客主入口區域,是登塔游客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優越,為攝影作品、藝術展覽、品牌文化、活動宣傳的絕佳展示地。近年來,舉辦了匈牙利文化周圖片展、韓國文化周圖片展、印尼文化周圖片展、“世界遺跡·諸城恐龍”攝影圖片展、野生鳥類生態攝影展、“我看光影,我攀高峰”電影電視劇海報展等,為廣大市民游客帶來了高品質的文旅新體驗。

04

朵云軒藝術中心

與時俱進與插畫藝術同行,實現插畫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雙向奔赴的平臺。

坐落于徐匯濱江地塊,是上海著力打造的黃浦江兩岸文化走廊的組成部分,以振興海派藝術為使命,以引領朵云軒產業轉型和上海藝術品業態升級為目標,打造上海高雅文化新地標。

中心以國內外知名插畫藝術展為主體品牌,在辦展思路和策劃上大膽創新,逐漸把插畫這一小眾的藝術門類做出規模,讓其走進大眾視野,為上海帶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插畫藝術盛會。

05

古猗園·逸野堂

逸野意指“追求平靜安逸、自有自在的生活”。

逸野堂始建于明萬歷中后期,是園主接待客人的廳堂,楠木結構,命名為楠木廳。清代葉錦購得猗園后,改建楠木廳,命名為逸野堂,因四面透景又稱四面廳。

近年來,古猗園將逸野堂整體功能提升為文化展示平臺,結合公園主題活動展,先后開展剪紙展、黃楊木木雕展、木版年畫展、盆景展等展覽,豐富了廳堂文化內涵。2021年初公園對逸野堂進行修繕,在充分展現古典園林建筑特色的基礎上,著重提升廳堂展覽展示功能。目前堂內常態展出明代書房古家具,深受游客朋友好評。

06

靜安雕塑公園藝術中心

“藝術與自然共生”

這是一座化“腐朽”為“神奇”的具特色的全地下藝術空間,回字形結構,廊橋連接,中庭空間11個大小各異的采光孔的自然光引入,讓藝術在展廳“裂變”“撞擊”“融合”。自然肌理的墻面,極現代的“鏡園”,將展品和園林交匯折射成不同觀賞體驗。先后舉辦了 “天地源”瞿倩梅藝術展、 “陌上花開”李磊藝術展、 “東莊新語”肖谷藝術展、 “熔古鑄今”李厚作品展等。

07

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藝文空間

多變的藝術展陳交流空間

藝文空間采取輕裝的形式,便于靈活調整,配合不同風格的展覽、文化沙龍、藝術普及等活動形式。空間踐行“藝術24小時”理念,承擔社會美育責任,向市民群眾提供一個藝術普及交流的空間,曾舉辦多項展覽,如: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百年圖展、“百年譜華章 花開南上海”湯兆基牡丹文化主題藝術展、“遇見你·靈魂之光”HE-何太極潮流藝術作品展等。

08

M+黑石空間

作為國際文藝主題街區,是生活中的文藝家。

位于上海市徐匯區復興中路1331號,屬于衡復風貌保護區的核心地帶,毗鄰上海音樂學院及上海交響樂團,擁有極其濃厚的文化氣息。項目依托周邊音樂資源優勢,以百年優秀歷史保護建筑黑石公寓為核心,秉承“生活中的音樂家”的理念,打造為匯聚多種業態的新興街區,構建一個高度融合的音樂主題社區,承載音樂家理想和生活,提供藝術人才多樣化的場地及設施,打造原創音樂及藝術的孵化基地。舉辦過多場活動展覽:楊心遠個人畫展—《童心嘉善》、The Shanghairen 插畫展、康定斯基“聽見色彩”體驗展等。

09

M+幸福里

一個被幸福包圍的社區多元會客廳

幸福里坐落于番禺路 381 號,因緊鄰幸福路而得名,以時尚產業為主導,融合文化藝術、設計、休閑等相關產業形態。整個園區以創意類的商務辦公為主,加上底層的配套商業。幸福里始終堅持貫徹社區友好型理念,秉承打造“社區客廳”的項目思路,與周邊社區良性互動、和諧共生共享。建設為國際精品時尚城區 ,形成文化藝術生活圈力爭大幅提升周邊居民及企業環境品質,塑造有溫度的海派街區,成為長寧的時尚新地標。舉辦過多場活動展覽:界面之外視覺作品展覽、LINEfriends展、新華文創展、小紅書平凡攝影展、上海設計周-想象上海展等。

10

上海地鐵美術新空間

城市“第二空間”大美術館,貼近百姓的藝術殿堂

2021年11月,上海地鐵在7/12號線交匯的龍華中路站首次嘗試將車站空間打造成美術館展廳,該站毗鄰藝術氛圍濃厚的西岸,空間方正,面積近600平方米。開幕至今,已舉辦過“地鐵遇見普拉多”、“薩爾瓦多·達利——魔幻與現實”兩個大展。

11

上生·新所

百年老建筑“變身”新晉文藝地標

上生·新所位于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是一個7X24小時開放的沉浸式商業、文化街區。上生·新所全年不間斷舉辦戲劇、展覽、音樂會、市集、講座等文化活動,形成了咖啡戲劇節、懸疑戲劇周等文化IP,豐富公眾文化生活。

12

無邊界青年創想中心(今潮8弄)

上海潮流新地標,美好生活提案者,年輕靈魂聚集地。

由今潮8弄與粟上海聯合發起,聯動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等共同打造的新型藝術空間,成立初衷即是打破一切意義上的邊界,面向從不自我設限的年輕靈魂,讓藝術自由生長至生活的各個場景中。

13

新華文創·新空間

商務樓宇中的藝術文化空間

位于徐家匯地鐵5號口新華中心2F,是一個以文化藝術為主導的空間,致力于打造一個讓參與者能夠更加深入了解藝術、了解世界,同時也能夠交流、分享、提升自我技能的平臺。舉辦過上海美育青少年繪畫大賽、中福會少年宮策展人體驗活動、上海青少年戲劇節奧林匹克決賽、莫奈青少年繪畫大賽、日本浮世繪藝術展等展覽活動。

14

星夢停車棚

車棚里從《三星堆》到《龍門石窟》再到《巖彩畫》,讓居民感受到星空的意義,夢想的力量。

東昌新村是小陸家嘴的唯一一個老舊小區。星夢停車棚位于東昌新村39號對面,當地不少居民的夢想是能擁有一個美麗干凈的停車環境。后來,這個停車棚被取名為“星夢停車棚”,寓意星空下的夢想。社區樞紐站、上大博物館、和居委會利用隔斷的懸空區域懸掛5000年前的三星堆、1000年前的龍門石窟以及巖彩畫的圖片展示,并且用車棚的圍墻展示近4年里星夢停車的微更新再微更新的更新軌跡,前后穿梭于5000年前至今的歷史展示,讓居民有一種非常美妙的欣賞體驗。

15

云間藝術空間

蘇式糧倉變身云間藝術空間,打造人文松江新地標。

云間藝術空間位于松匯東路327號云間糧倉文創園東20棟,自2019年以來,已舉辦陳佩秋文獻作品展、汪家芳畫說徐霞客游記展、畫說經典展、陳燮君油畫展、對岸——中國工筆畫的當代與流行、首屆上海市高校攝影聯展等上百場展覽活動,旨在打造松江文化藝術的新特色、新名片、新品牌。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