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個網紅地標,又多了一個國家級新身份
來源:上觀新聞2023.6.16
為積極發揮文聯在“文藝兩新”工作中的團結引領作用和組織優勢,探索建立屬地管理和行業指導相結合的工作模式,打造更多聯絡服務“文藝兩新”的有效載體,2022年起,中國文聯啟動“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建設工作,先后公布兩批共12家實踐基地名錄,長寧區上生·新所文創園區為上海首家上榜單位。
6月15日,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簽約揭牌儀式在上生·新所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諸迪,長寧區委書記、區長張偉,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夏煜靜,上海萬科城市更新業務負責人邱斌共同為基地揭牌。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與長寧區文聯簽署了《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上生·新所實踐基地合作備忘錄》。
上生·新所的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原屬由普益地產開發的哥倫比亞圈,園區內現存的3棟歷史建筑——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海軍俱樂部及附屬泳池、孫科別墅為當時所建。目前分散于園區的工業建筑則由20世紀50年代在此辦公、生產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設計建造。
2016年起,經過上海萬科改造運營,該區域成為24小時開放的公共文化街區,展覽、戲劇、音樂會、講座、喜劇等豐富多元的文化活動全年在園區各個空間上演。藝術活動與老建筑氛圍凝聚而成的獨特文藝氣質,讓上生·新所成為上海城市更新標桿案例之一。在中國文聯“文藝兩新”集聚區實踐基地掛牌后,上生·新所將以文化、藝術、時尚和新媒體為特色定位,秉持“尊重歷史文脈、留存城市記憶、多元共享共生、打造公共空間、激發城市活力”的建設理念,積極打造多元文化融合的“Art Circle”文化藝術圈,吸引更多“文藝兩新”入駐,持續打造特色項目和活動品牌,以項目牽引帶動基地可持續良性發展。
更多資訊
-
上海最“年輕”街道,居民平均36.5歲,過半本科學歷,如何打造人才高地?2023.7.10
松江九里亭街道,轄區居民平均年齡36.5歲,本科以上學歷約占55.5%。充滿活力的人口結構和年齡結構背后,是中小企業數量占市場主體總量的70%以上,一大批青年創客在樓宇、園區里布局新賽道,打造新場景。… 查看詳情 >
-
“頂流”大樓有了空中花園!“民間林長”讓城市更新透綠意→2023.7.7
對標“建設新徐匯、再造新徐匯”目標任務,湖南街道結合“美麗家園”民生實事工程,堅持把推行民間林長制作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探索建立老舊小區花園綠地長效管理生動實踐。 武康大樓的露天平臺變身“空中花園” … 查看詳情 >
-
新增4家!松江這個科技園“未來之星企業”又添新丁2023.7.7
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未來之星”企業(第二批)名單日前發布。上海凱賢流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芯濤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睿觸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再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4家優秀企業入選。至此,園區“未來之… 查看詳情 >
-
大創智“出圈”密碼:從科技創新到文化輸出丨科技園區巡禮2023.7.6
當前,上海已形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體系,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持續提升。在楊浦,科技園區散發創新活力,激發創業動力,成為科創企業的成長搖籃、發展沃土。即日起,楊浦區科委聯合楊浦區融媒體中心、人民網上海頻道,推…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