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山陰路歷史風貌保護區煥新顏?
來源:上海虹口2023.6.21
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黨工委書記 李鵬
風貌保護區內的各類建筑,有的已有100多年歷史,不少里弄房屋也有90多歲“高齡”。如何讓這些“有故事的老房子”重現當年風采?如何提升居民的宜居品質?這給四川北路街道的風貌街區保護更新工作,提出了一個很大的課題。為此,我們成立專項調研組,深入一線走訪調研、召開座談會,想方設法既保留保護珍貴的歷史建筑,又不影響、乃至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

我們在每個修繕項目均成立臨時黨支部和弄堂治理委員會,做到修繕工作推進到哪里,黨建工作和群眾工作就開展到哪里。在恒豐里、余慶坊等小區,為了節約空間,不少居民把水斗搭建到了房外的弄堂里,這不僅破壞了原有的建筑風貌,還易造成公共通道擁堵。于是,在山陰路上的恒豐里、四達里、恒盛里,大大小小弄堂內的水斗拆除計劃被提上了議程。山一居民區黨總支通過“網格吹哨、科室報到、多方響應”的網格化黨建“你呼我應”工作機制,讓廣大黨員、樓組長先拆一步,帶頭拆除因歷史原因形成的自家水斗。隨后,其他社區居民積極響應,街道管理辦聯合城管中隊也共同為老弄堂的改造出謀劃策。

著力打造山陰路歷史風貌保護區全域的“茶香議事”“書香文明”“花香美麗”的“三香弄堂”工作機制,健全完善“提”事、“議”事、“亮”事、“定”事、“共”事、“評”事的機制,發揮好“弄委會”在居民公約制定、停車管理自治等方面的特有作用。通過區域化黨建形成駐區單位積極主動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并將城市綜合管理、城市安全應急、城市衛生健康等力量納入網格化黨建工作體系,擔任居民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在興業坊、木刻講習會舊址等處建設非機動車停車庫等,增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

更多資訊
-
浦東智慧農業產業聯盟成立!這個論壇積極探討AI種地2023.7.10
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除了元宇宙、自動駕駛等熱門話題,還有一個討論讓機器人種地的論壇也引起了廣泛關注,這就是7月8日舉行的智能農業論壇。 人工智能大會智能農業論壇已經成功舉辦3年,今年是第4屆… 查看詳情 >
-
上海最“年輕”街道,居民平均36.5歲,過半本科學歷,如何打造人才高地?2023.7.10
松江九里亭街道,轄區居民平均年齡36.5歲,本科以上學歷約占55.5%。充滿活力的人口結構和年齡結構背后,是中小企業數量占市場主體總量的70%以上,一大批青年創客在樓宇、園區里布局新賽道,打造新場景。… 查看詳情 >
-
古典樂走進衡復風貌館、襄陽公園,上海這片“音樂街區”驚喜不斷2023.7.10
伴隨2023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啟幕,7月9日,上海交響樂團與徐匯區湖南路街道聯手,“MISA全城古典”活動先后走進衡復風貌館、老房子藝術中心和襄陽公園,在“梧桐區”不同人文地標營造多元音樂場景… 查看詳情 >
-
“頂流”大樓有了空中花園!“民間林長”讓城市更新透綠意→2023.7.7
對標“建設新徐匯、再造新徐匯”目標任務,湖南街道結合“美麗家園”民生實事工程,堅持把推行民間林長制作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探索建立老舊小區花園綠地長效管理生動實踐。 武康大樓的露天平臺變身“空中花園” …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