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以高水平制度供給推動創新,打造洞涇人工智能產業基地
來源:上觀新聞2023.7.20
7月19日,松江區黨建引領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工作推進會暨“AI松江·人文洞涇·創智未來”科技活動月啟動儀式在洞涇鎮舉行,探索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集群上,將人工智能產業上下游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以黨建串聯起產業鏈、創新鏈。
會上發布了人工智能相關的一攬子利好政策和措施,探索以高水平制度供給推動創新主體協同互動,通過更有效的政策引導,開放更多應用場景,加強企業創新生態培育,強化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打造有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著眼創新能力建設
會上舉行松江區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公眾號發布儀式,推動產業集群創新合作。公眾號將展示松江區人工智能產業集群黨委的最新動態、優秀企業的創新成果,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同時,公眾號還將定期發布產業政策、培訓活動等信息。
據了解,產業集群黨委是松江區立足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的創新實踐,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集群上。下階段,松江區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將繼續依托公眾號平臺、片區論壇等載體,發揮產業集群黨建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推進科技創新和黨建創新深度融合,激勵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積極參與關鍵技術“揭榜掛帥”,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創科技成果突破。
松江區委副書記韋明表示,要深化“龍頭帶動、項目推動、條塊聯動”的黨建聯建工作機制,將提升服務能級作為深化產業集群黨建的重要抓手,有效促進政府部門、企業、高校在生產經營、產業轉型升級、產學研用轉化等方面深度融合。
進一步激活創新要素
會上發布了洞涇科技人文旅游線路,與高校合作舉行了“人文洞涇,創智未來”學習坊啟動儀式,串聯起松江大學城等創新資源要素,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上積極探索,發揮松江大學城高校云集的優勢,集聚“政產學研金服用”等各類創新要素。
據了解,松江近年來以開展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為契機,聚焦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依托松江大學城的高校資源,以學科鏈、創新鏈、產業鏈協同為抓手,布局全鏈條創新創業體系。
在人工智能領域,松江區鼓勵各種形式的算法創新、芯片研發、算力提升和語料庫建設。比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成立“5G+人工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上海外國語大學成立國內首家語料庫研究院,重點研究人工智能領域的神經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計算語言學、語言智能等;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成立國內首家“人工智能與變革管理研究院”,從經濟管理視角開展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
韋明表示,松江區還推動技術聯合攻關機制,做實G60創新研究中心,成立并實體化運作G60知識產權保護協作中心,推動高新技術企業互認、科技成果拍賣常態化,讓科創要素自由流動。
G60科創走廊建設以來,在策源地松江的帶動下,G60科創走廊九城市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強度從3%提升到3.55%,遠超全國平均水平;九城市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數量增長1.6倍,占全國1/9,占全球2.85%。
創新要素涌動背后,松江區正加快構筑人才集聚新高地,深化落實人才政策,充分釋放松江新城人才政策紅利,進一步加大面向全國、面向全球的引才引智力度,在人才落戶安居、出入境、公共服務等方面持續優化制度供給。
在創新應用上下功夫
洞涇人工智能產業基地是承載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國家戰略的重要板塊。該基地正搭建人工智能產業互動交流平臺,實現資本、技術、人才的要素流動,努力打造具有良好產業發展生態、高效政務服務生態和優質人才發展生態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發展區域。目前,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保隆科技)、智能教考開放平臺(中科現代)和技術創新平臺(華科智谷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等人工智能企業發展迅速。
截至2022年底,洞涇人工智能企業數已達241家,形成了從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到中游本體制造,再到下游系統集成服務的人工智能完整產業鏈,跨界融合、開放融通的生態系統正逐步形成。
作為先進制造業高地,松江區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海量應用場景優勢。據統計,松江區規上工業企業有1633家,屬地規上工業企業有1619家,均位列全市第一;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數達1056家,位列全市第二;今年以來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立項數全市排名第二;全區院士專家工作站81家,位居全市前列。
韋明表示,要通過更有效的政策引導,開放更多應用場景,加強企業創新生態培育,發揮海量應用場景對創新的推動作用,把“從0看到10”與“從10看到0”緊密結合起來,把技術突破、市場前景和產業培育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價值鏈高效耦合。
打造更優的創新環境
活動現場,保隆科技、中建材凱盛機器人等企業代表講述了在松江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歷程。
近年來,松江區實施了新一輪營商環境高水平改革,持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并持續精簡優化辦事流程,擬上市企業開具合規函從50個工作日壓縮到不超過7個工作日。同時,松江區強化法治保障,制定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有關優化營商環境的行動方案,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深化“雙隨機一公開”機制,力爭多開“整改單”,少開“處罰單”。
“面對科技和產業發展新形勢,松江堅持突破關鍵技術和打造開放生態相統一,在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戰略新興行業及時主動搶抓布局,推動產學研融合發展。”韋明表示,要不斷提升對創新創造的包容度,著眼更好的生態和服務,尊重寬容新業態新模式,完善試錯機制、培育創新文化、營造創新氛圍,打造大膽創新、勇于創新、包容創新的科創生態環境。
更多資訊
-
提升河湖智慧監管水平,浦東全力推進河湖遙感圖斑核查工作2023.7.25
為進一步提升河湖智慧監管水平、推進河湖違法違規問題清理整治,浦東新區全力推進河湖遙感圖斑核查工作。 2023年度,浦東新區遙感圖斑共計1176個,分為橋梁、碼頭、臨河房屋、大棚、攔河閘壩等11種類型,… 查看詳情 >
-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多家企業在浦東的總部項目有新進展2023.7.25
總部經濟是浦東的一張靚麗名片,目前,浦東已形成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大企業總部、營運總部、區域性總部、民營企業總部、貿易型總部、國際組織(機構)地區總部等多層次、寬領域的生態圈。 近日,多家企業在浦東的… 查看詳情 >
-
推進鄉村振興,創造高品質生活!這些鎮因地制宜開展新探索2023.7.25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圍繞著這20個字,浦東新區的大地上,一個個村莊正結合各自的區位特點和資源優勢,朝著鄉村振興的方向邁進。 在曹路鎮,緊挨著大型居… 查看詳情 >
-
建成國內首個“開放創新中心”,閔行助力企業打造“出區”保稅展示廳2023.7.25
近日,全球最大肉制品高端加工設備制造企業馬瑞奧公司,在其位于莘莊工業區的展廳里,通過保稅展示交易新模式展示著多臺保稅進口狀態下的肉制品高端加工設備,此展廳成為該公司全球第7個“Demo Center”…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