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歲上海楊樹浦水廠華麗轉身:數字孿生水廠基座正成型,明年水質全面提級
來源:上觀新聞2023.8.2
8月1日,橫跨三個世紀的上海楊樹浦水廠迎來了140歲生日。1883年,楊樹浦水廠建成通水,這里曾流出第一滴城市自來水,誕生第一批自來水產業工人,并建立上海供水行業第一個地下黨支部。如今,昔日“遠東第一大水廠”正向世界一流現代化水廠加速轉型。
在城投水務制水公司舉行的“百年楊廠煥新生?為民服務啟新城”主題教育沉浸式黨課上,記者了解到,楊樹浦水廠數字孿生水廠基座逐步成型,智慧水務應用場景將落地。正在進行的楊樹浦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計劃明年通水投產。
在楊浦濱江游覽的路人游客,很容易辨別出這座老水廠,其英國哥特式城堡造型尤其醒目。這一造型早在140年前就存在了。
19世紀90年代的水廠全貌
楊樹浦水廠建筑本身有過多次擴建改造。據史料記載,1911年,水廠占地擴展至14.05萬平方米;1930年期間,水廠占地面積擴大至25.7萬平方米,為當時的遠東第一大水廠。難能可貴的是,在百年擴建改造期間,楊樹浦水廠始終堅守統一的建筑風格,古堡式的外觀從未改變。
在功能上,楊樹浦水廠也經歷過多次改造升級。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楊樹浦水廠對沉淀池進行挖潛改造和設備擴建,升級為自動排泥系統。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水廠進入自動化系統改造。2004年至2008年,楊樹浦水廠36萬噸深度處理改造工程順利完工,開創了上海自來水廠深度處理的先河。
20世紀80年代,沉淀池施工
在36萬噸的基礎之上,楊樹浦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于2020年全面啟動。在上海各大水廠中,楊樹浦水廠改造可謂最難。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廠區內十分復雜,既有生產設施與百年歷史保護建筑縱橫交錯。標注“1902”“1921”“1925”等年代的建筑隨處可見,施工中必須避讓。
楊樹浦水廠深度處理改造工程
技術團隊決定采用“分步改造、分期建設”的工程措施。在施工中,首次大量運用全套管硬切割咬合樁等新技術,采用BIM(建筑信息化模型)系統實現全過程精細化、信息化管理。2024年投產之后,楊樹浦水廠將擁有全國領先的制水工藝,每天為300萬名市民提供120萬立方米高品質飲用水。
更多資訊
-
?滬浙交界地,一次改名讓這座產業園變得“左右逢源”?2023.8.4
幾年前,記者到金山區楓涇鎮采訪,曾多次聽當地干部對一個產業園津津樂道:一期廠房還沒竣工,已完成了全部招商。 這個園區名叫臨港金山先進制造業基地,是金山區與臨港集團“區區合作 品牌聯動”的產物。據悉,后… 查看詳情 >
-
聚焦金色中環發展帶,這個科技總部平臺項目結構封頂2023.8.3
近日,由張江高科開發建設的張江西北區09-02科技總部平臺項目迎來重要工程節點,4棟主樓全部實現鋼結構封頂,進入幕墻施工的新階段。 項目位于張江科學城西北區核心區域,是“金色中環發展帶”上的C65科研… 查看詳情 >
-
木雕、陶藝、藝術展…上海最早的私營經濟小區地塊上,老舊廠區轉型文創產業園2023.8.3
驅車到青浦練塘,沿著老朱楓公路一直向西,到俞匯塘和螞蟥涇交界處,一大片稻田映入眼簾。那里是東厙村,滾滾稻浪左側,一個名叫“阿特麥”的文創產業園坐落于此。走進去,里面別有洞天:有陶藝課堂,有木工作坊,有… 查看詳情 >
-
靜水流深!漢口路解放大廈在歷史中誕生,在發展中孕育2023.8.2
識別一座城市的歷史文脈和品質風貌,最直觀就是建筑物。它不僅是人類生活的棲身地,亦是文明的發源地,更是鄉愁的慰藉地。 漢口路,曾經鬧中取靜,不顯山不露水。屈指算來,她竟已存在近160年了。屹立于漢口路的…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