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外灘、南京路、淮海路,上海這些經典地標都將迎來更新升級

來源:上觀新聞2023.8.2

黃浦區南外灘,跨越外馬路與中山南路的董家渡花橋8月1日起正式開放,這里被網友稱為“上海最美的人行天橋”。董家渡花橋一端連著黃浦濱江,一段向南外灘腹地延伸。延伸處,鱗次櫛比的甲級寫字樓拔地而起,寫字樓之間還藏著可漫步的街心花園、可品讀的歷史建筑。這里正是黃浦區近年全力打造的高品質濱水CBD——董家渡區域,區域以及周邊已成功引進一批高能級金融機構、科技創新型領軍企業及龍頭專業服務機構。

正在崛起的董家渡區域,是黃浦區高質量發展的縮影。8月1日,“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舉行了黃浦專場。記者在會上獲悉,作為上海的“心臟、窗口和名片”,黃浦區具有經濟密度領先、區位優勢突出、現代產業發達、高端要素集聚、創新氛圍濃厚等優勢。“2022年,黃浦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23.05億元,位居全市第二、中心城區第一;經濟密度達147.32億元/平方公里,穩居全市首位;現有6家國家級金融要素市場和721家持牌金融機構,金融市場交易總額約占全市70%。今年以來,黃浦區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全力打造上海中心城區功能新高峰、品質新標桿。”黃浦區委書記杲云說。

城市更新激發城區新活力

董家渡區域曾經二級舊里遍布,經過數年舊改更新,展露新貌。2022年,黃浦區全面完成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騰出大量土地資源。其中商辦空間資源近350萬平方米,土地資源稀缺的黃浦區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舊改釋放的空間如何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最大效能?黃浦區區長沈山州在發布會上透露,黃浦區推進城市更新,優化區域功能布局,聚焦著力強化功能優勢、著力激發科創潛能、著力彰顯文化特色。外灘、南京路、淮海路等三大地標都將進一步更新升級。

外灘金融集聚帶將做厚、做長。黃浦區積極推進外灘“第二立面”改造,推進一批老大樓實施更新,今年年底老市府大樓更新后將亮相,同時推動南外灘區域擴容增能,當前正加快推進南浦地塊項目開發,力爭盡早提供更多優質載體。在地標性商圈南京路、淮海路正在更新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商業載體,包括世紀廣場、尚賢坊等,同時利用舊改地塊釋放的新空間,推進主街周邊的支小馬路改造升級,打造功能更為豐富的綜合街區。

舊改釋放的空間也將成為打造激發科創潛能的新空間。“以北京東路轉型升級為重點,打造多元化辦公場地,積極引入科創、金創、文創等業態,促進融合發展,同時更新盤活各類存量資源。”沈山州透露,去年黃浦區成立了科創集團,今年年初,首個存量空間改造項目產業園運營,吸引了一批優質企業入駐。下一步,黃浦區將統籌舊改之后的增量和存量空間資源,結合不同區域的特點和優勢,為初創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孵化培育,為高端龍頭企業提供更優質的載體,推動實現更具引領性的發展。

歷史建筑與風貌街區是黃浦的“豐厚家底”,浸潤于一磚一瓦中的文化魅力通過城市更新將進一步綻放。舊改后的黃浦區,對歷史建筑、歷史街區做好保留保護:老城廂里的文廟正在改擴建,通過恢復傳統布局、保留經典功能,更好展現歷史底蘊;金陵路作為上海唯一以騎樓而聞名的風貌道路,將完整保留這一風貌,打造新地標。黃浦區也將以創新活化,為歷史文脈注入新的時代內涵,如大豫園片區將依托豫園二期、福佑地塊等項目,在傳統文化中積極融入時尚、創意元素。

推出全新文化品牌“藝術外灘”

“演藝大世界”是黃浦區最顯著的文化招牌之一。“演藝大世界”今年煥新出發,推出了首個文旅融合重大項目“公園里的莎士比亞”,舉辦2023上海國際音樂劇節、第二屆長三角城市戲劇節,上半年完成國內申報演出21943場。“演藝大世界”正成為劇場、演藝空間全國密度最高,名家名團名劇首演首秀最頻繁,演出場次、觀演人群最集聚的區域。

“演藝大世界”的演藝集聚度將進一步提升。黃浦區文旅局局長許艷卿說,黃浦區將持續提升區域內劇場空間及各類市場主體的專業能級和服務能級,做強專業劇場的頭部,同時細分市場找準客群精準定位,做深特色劇場空間的中部,并以大世界演藝消費集聚區為中心,打造“1公里演藝生活圈”,讓“劇+景+咖啡+酒+N”成為在黃浦生活、工作、旅游、消費的獨有體驗,讓觀演真正內化為消費習慣、外化成生活方式。

在距離演藝大世界幾百米的外灘地區,一個全新的文化品牌——“藝術外灘”正在崛起,以“藝術+”“+藝術”激發城區高質量發展。

“外灘是中國現代藝術的重要發源地,目前外灘地區匯聚了三四十家國內外知名美術館、畫廊、拍賣行等藝術品機構,包括外灘美術館、虎丘貳柒、久事美術館、復星藝術中心等一批知名藝術展覽空間,有‘莫奈與印象派大師展’、‘Design Miami”亞洲首秀等高品質藝術展,不僅聚人氣、引消費,讓‘到黃浦看展’成為上海的新時尚,更吸引畫廊、拍賣行、藝術商店等相關業態在其周邊集聚,推動了產業鏈的延展和產業相互賦能提質。”

在“藝術外灘”的品牌下,一個新的文化地標——洛克外灘園將向市民開放。洛克外灘園內有11棟百年歷史建筑、6棟新建筑及富有歷史感的公共廣場、城市街道,均已修繕一新。街區內文化氣息濃厚,有外灘美術館、大田秀則等頂尖畫廊,有墨音、naive、BROSHOP等15家創意品牌店和“米其林”餐飲配套。“首屆外灘建筑節”即將在洛克外灘園啟幕,半個多月里將舉辦包含裝置、演藝、快閃、講座等各類活動130多場,通過文化、藝術、歷史的交互融合,激活打造多元的創意前沿社區。“融合發展,通過產業融合帶動消費融合,黃浦區將持續打造景城一體、產城融合、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