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老人到鄉村“做客”式養老?滬郊這個地方出現一種新社區模式
來源:上觀新聞2023.8.11
有多少人內心藏著這樣的夢想——退休后,擁有一座鄉間小院,邀三五好友常聚,耕幾分閑田,栽幾株果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枕稻香而眠,聞鳥鳴而起”,每天過得愜意而喜悅……在金山區朱涇鎮,已有不少老人尋到了心中的那片“桃花源”。
這就是位于朱涇鎮新涇村的享萊樂新生活文化社區。這里改造了22棟村民的閑置小樓,辟出76套客房,市民既可嘗試短期的體驗式旅居,也可簽約長住,而房東老夫妻則仍居住在農宅底樓。
運營幾年來,這里已集聚一大批城市“銀發”住客,他們不僅可享受社區“管家”式服務,還能定期參與咖啡沙龍、書畫展等形形色色的文體、康養活動,或“圍觀”一些創業青年和項目的到來……這樣充滿活力的鄉村新社區,為城鄉融合養老探索了一種新可能。
田園康養
初夏時節,記者前往探訪,還未到村頭,便被路邊的郁郁蔥蔥所吸引,不遠處,一塊塊白亮亮的水田中,還有三三兩兩的插秧人,她們頭頂草帽、動作嫻熟,看起來都是地道的農婦。但之后,在與她們閑談中得知,其中一位是城里來客,也是享萊樂社區的住客,這是在體驗農耕之樂。
在這位住客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新社區所在的一條埭。只見,一排農家宅院似乎并無特別之處,但細看能發現經過了整修,風貌基本統一;門前,都是一塊塊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生機勃勃、自然有序……任意走進一間客房,內部裝修簡約雅致,但配套齊全,整體顯得寬敞明亮。推開窗,則是一望無際的綠色水田,鄉野風光盡收眼底。
來到一處活動室,悅耳的歌聲和爽朗的笑聲不時傳出,在其中載歌載舞的正是一群住客和享萊樂社區創始人王紅梅。“我們平時就這樣,喝喝下午茶,興致高時,就拉起手風琴合唱一曲。”住客葛阿姨說,“這里環境好、氛圍好,待了一段時間,就再不想回市區樓房里住了。”
享萊樂新生活文化社區
享萊樂的“引力”,源于王紅梅對老年群體和滬郊鄉村的調研與認知。“上海常住人口老齡化比例已超25%,其中空巢或單身老人不在少數,一部分還住在沒有電梯的‘老破小’……孤單寂寞,生活不便,這個群體的需求正是現下養老市場的空間。”為何將康養項目嵌入鄉村?王紅梅說,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鄉村生態和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的優化提升,這就為“田園康養”產業發展筑牢了基礎,加之鄉村有大量的閑置農宅等資源,所以,以“康養”為銜接點,有利于一體解決空心村和城市養老難的雙重困境。
長租這樣一套房的租金,會否將大部分老人拒之門外?據了解,享萊樂已與建行展開合作,探索了一種“存房養老”模式:退休長者可以選擇把住房委托給建信養老金管理公司進行資產管理,獲得穩定的租金收入,用以支付各類適老服務……已經入住享萊樂三年半的陳奶奶,就是這一模式的體驗者,她在建信辦理了存房5年的租房合約,每月有7400元的收入,刨去每月支付享萊樂的租金,還有2000多元的結余,再加上自己的養老金,她可以安心地在享萊樂社區長住下去。
老有所為
目前,享萊樂已建設兩期,共有22棟房子,76套客房,既可滿足人們短期旅居的需求,也可提供簽約長住的服務。
較于傳統養老機構,“享萊樂”的長者們在精神文化生活上更加豐富多彩。他們除了可以享受到社區“管家”式服務,以及公益組織配送的各種文體、康養服務,還能根據各自的興趣,在自己的農家小院里組織咖啡沙龍、書畫展等活動,并嘗試通過直播等形式,與社區內外的朋友們共享特長和興趣。
為了將“老有所為”發揮得更加充分,這個社區里還大膽探索打造“熟齡創業園”,整合城鄉資源,讓有一技之長的長者通過“一室一項目”再度實現人生價值。其中,社區的一對常住居民,也是在滬上中裝設計圈頗有名氣的王毅夫婦,就是創業園的首批入駐者。聽聞二老“出山”,不少“旗袍迷”迫不及待地探路新涇村,來到這里的旗袍工作室定制新衣。這個沒有圍墻的康養社區,在成為老年人安養地的同時,也成了他們的圓夢地。
長者王毅在村里的旗袍工作室
去年,隨著青年創新創業家園在新涇村正式啟用,享萊樂的農文旅“朋友圈”進一步擴大。目前,這里已吸引了10多家合作伙伴加盟,帶來了涵蓋民宿設計、數字鄉村、羊肚菌種植、鄉村旅拍等多元項目。“我們也在和享萊樂合作開展一些數字化項目,比如社區的全景云觀光。”目前,已將公司搬入新涇村的張垚皞表示,“依托鄉村文旅產業的發展,BIM數字化系統的應用也有了更廣的空間。”
享萊樂為老者開辟了直播空間
鄉村活了
資本與資源,是撬動鄉村產業振興的杠桿。近幾年,村民們在康養社區的帶動下,獲得了可觀的收益。村民彭月娥,除了是享萊樂的“管家”,還是村里第一批參與簽約的出租人。幾年里,彭月娥不僅從一個與人說話不敢抬頭的農村婦女轉變成了自信開朗的“管事人”,還成了月入近萬元的“五金”農民。如今,有著退休金、房租租金、管家薪金、土地流轉金和自產自銷農產品現金的她,年收入比以前增了好幾倍。
更可喜的是,這兩年,在享萊樂的新員工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95后、00后新面孔。他們都是新涇村及周邊村的“農二代”“農三代”。
溢出效應還不止于此。據享萊樂項目總經理王凱統計,僅去年一年,享萊樂就以帶貨、采摘等形式,累計帶動金山一批合作社銷售農副產品超300萬元。
背靠“花開海上”生態園,前擁千畝稻田,東有東林寺,西部樂高小鎮也正加速建設——如今享萊樂正穩步向新生活文化社區升級,覆蓋全季節、全年齡段的康養產業鏈也正在延展。據介紹,去年以來,入駐社區的年輕群體顯著增多,越來越多的親子家庭把朱涇作為旅行目的地。目前,享萊樂除了繼續創新二十四節氣系列活動,還積極為有需求的游客量身定制串聯金山全域的旅游路線。
長者們在社區里參加各種文體活動
“這個新社區模式,帶動了農文旅發展,推動了‘三產’融合,培育出了我們村的特色產業,讓村民的錢袋子實實在在地鼓了起來。”新涇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朱元峰表示,結合“稻香新涇”的定位和鄉村產業發展的現狀,村里將繼續做好對不同主體的服務,發揮好“穿針引線”的作用,讓美麗鄉村成為更多人的宜居地、創業地和致富地。
更多資訊
-
建立科創孵化新模式! “普陀+同濟”攜手保持單個園區20%的稅收增速2023.8.18
在普陀區的環同濟生命健康產業帶上,有一個外形不太起眼,但內涵亮眼的科技園區——同濟大學科技園普陀園。在這個建筑面積不到4000平方米的“袖珍型”園區里,自從普陀區與同濟大學以區校合資的形式“聯姻”后,… 查看詳情 >
-
讓“方便”更方便!松江15座公廁“適老化適幼化改造”9月底將完成2023.8.18
今年,環衛公廁“適老化適幼化改造”被列入上海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松江區環衛管理部門積極行動,將“適老化適幼化”理念融入公廁建設管理,滿足不同群體如廁需求。據了解,今年全區計劃完成15座環衛公廁適… 查看詳情 >
-
2023全球元宇宙大會(上海站)啟動,AI城市元宇宙協同創新中心揭牌2023.8.18
8月17日,數智中國AIGC科技周2023全球元宇宙大會上海站活動在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舉行。 本次活動為兩天,圍繞“智能涌現”“算力突圍”“超越現實”三大核心主題,聚焦元宇宙、AIGC、大模型、算力… 查看詳情 >
-
校區園區社區聯動打造創新生態,楊浦在復旦同濟周邊打造了自己的“硅谷”2023.8.18
坐落在楊浦區新江灣城區域的上海灣谷科技園,緊鄰復旦大學江灣校區,所在的新江灣城5公里輻射半徑內還聚集了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與“硅谷”有著相似的區位優勢。8月17日,在“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