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精致漂亮,走出門“要啥沒啥”?上海鄉村高端民宿怎么避免成“盆景”
來源:上觀新聞2023.8.22
“本周已接待三批公司團建客戶了,每批都爆滿!”8月的一天,記者見到王志亮時,他正和民宿管家一起熱火朝天地收拾客房。他是崇明區建設鎮“應天”民宿負責人,當天下午,又有一個公司團隊將入住“應天”的7個房間。
“應天”的火爆,是建設鎮民宿產業火熱的縮影。作為崇明18個鄉鎮中民宿最多的一個,目前建設鎮民宿總量已超260家,其中有80多家市、區級星級民宿,2021年民宿業營收3500多萬元,去年營收380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全鎮高端星級民宿整體入住率為83%。
后疫情時代,出省游、出境游市場回暖,上海本地鄉村旅游點位面臨不小壓力。在此背景下,建設鎮的民宿經濟發展依然穩健,究竟有何秘訣?
山之御宿
高端民宿怎么避免成“盆景”
外墻用紅磚切割后按土布紋理進行拼接,屋頂用的是人工捆扎的蘆葦稈,室內桌椅、布藝裝飾皆由本地木工、裁縫精心打造——位于建設鎮滧東村的“松慢”民宿,是一家高端民宿。不過,除了考究的裝修,真正讓這家民宿“高端”起來的元素,其實不在屋內,而在屋外。
“松慢”民宿
“松慢”的屋前是大片玉蘭和水杉林,高大的樹冠遮天蔽日,即便驕陽似火,走進樹林也能感到陰涼。“松慢”的右側是寬闊的老滧河,住客不僅能坐在水邊竹椅上賞景,還能劃著槳板在河面上游玩。
“相較于精致的住宿條件,清澈的河道、茂盛的樹林等自然資源,才是崇明民宿的核心競爭力。”建設鎮黨委書記陳群告訴記者,“松慢”之所以能火,重要原因是找到了依水傍林的寶地,并巧妙地將民宿和自然風貌融為一體。“高端民宿不是只可遠觀的‘盆景’,不能和周圍環境、普通農宅形成強烈反差。”
民宿造得精致漂亮,可出門只有土路,旁邊就是本地老舊農宅,民宿和村域環境格格不入、沒有“連接”,是滬郊一些民宿面對的窘境。對此陳群認為,鄉村振興過程中,和建設現代化同樣重要的是規劃理念現代化。如果民宿出入不暢、被大片稻田包圍,通往民宿的路窄得連大巴車都無法通過,或者游客在客房內推窗只能見到無法親水游玩的小坑塘,這樣的民宿難有長久生命力。
這些年,建設鎮大力發展民宿產業的同時,也注意在規劃層面和民宿產業進行適配,通過理水、調林、移宅等方式,實現水域、林地、道路和產業用地組團打造,為更多高端民宿落地營造空間。
比如,近年來市、區林業部門開展了林地利用試點建設,目前全市已有多個開放休閑林地項目,建設鎮富安村內千余畝林地就是其中之一。通過精心打造,這片林地內設農耕文化展示區、觀鳥區、森林探險區、林下漫步區等多個功能區。這不僅大幅改善了村民居住環境,也吸引了“杉水”等星級民宿在林間水畔扎根。
富安開放休閑林地
“杉水”民宿
今年,建設鎮還申報了本市2023年度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將通過“小田并大田”促進耕地集中連片、推進低效建設用地整理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空間集約度和產業集中度。項目一期整治區域將復墾200多畝“竹園基”(無人居住、無農宅,僅剩竹園的宅基)、近14畝坑塘水面、近15畝鄉間小路等,在滧東村、虹橋村、界東村打造文化旅游片區。
“通過集約利用碎片化土地,項目一期預計可新增耕地660余畝,同時將重新梳理河道水系、農宅路網,成片打造更多大地景觀,適配升級版鄉村文旅產業。高端民宿不是突兀的‘盆景’,而是全域美麗風景中的一部分。”陳群表示。
民宿集群如何發展多元業態
建設鎮的“農家樂”產業起步很早,2006年,滧東村就有了“外婆農家樂”。發展至今,昔日規模小、布局散的農家樂,已演變為多個民宿集群。
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其中不僅有規劃引領、土地整治等外部因素,也蘊含著滬郊民宿產業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外地相比,自然風光并不是滬郊鄉村游的優勢,多數游客希望在民宿獲得一站式旅游體驗。打造民宿集群、內部發展多元業態,才能克服單一民宿體量小、資源有限的弊端,滿足游客需求。
位于虹橋村的顧伯伯民宿群創始人顧洪斌,這幾天忙著處理暑假期間的房間訂單。2012年,他和弟弟顧洪宇開了一家“顧伯伯農家樂”,生意很紅火,后來邀請附近村民加盟。如今,這個民宿群已有37戶農戶參與經營。顧洪斌告訴記者,如今顧伯伯民宿群已形成集住宿、餐飲、采摘、農產品銷售于一體的鄉村民宿組團。
顧伯伯民宿群
建設鎮民宿協會會長施松培告訴記者,所謂民宿集群,并不是將一排閑置農宅整體改造成民宿那么簡單,而要有科學的資源共享、功能分工、利益鏈接機制。比如,顧伯伯民宿群擁有的“濤濤叫”農業專業合作社每年銷售額有百余萬元,除了留出30%作來年的抗風險基金,其余均按比例發給股東及戶主作為分紅,數額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去年底分到了5000多元!”民宿群內“瀛勝小院”民宿的經營者茅偉虹告訴記者,正因有了分紅機制,民宿群的股東們都干勁十足,彼此之間不會惡意競爭,而是開展合作。“有的擅做戶外燒烤,有的擅做農家土菜,有的擅做崇明糕,有的經營米酒等特色農副產品,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
今年初,顧伯伯民宿群的分紅場景
無獨有偶,最近,在建設鎮富安村,一家企業整體承租了近50棟農宅,打造錯位發展、風格迥異的民宿集群。“比如富安村326號,今后將主要承擔民宿集群的餐飲功能;村里一個閑置多年的老廠房也被改造成村級商務中心,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富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包偉告訴記者。
鄉村景區如何更好引流
民宿和酒店不同,除了用來“住”,更要承擔“玩”的功能。如何讓民宿變得更好玩,讓市民游客愿意玩、有得玩?做好文旅項目配套、提供全鏈條服務是關鍵。
夏夜,在建設鎮虹橋村的鄉間小道上走走,蛙叫蟲鳴聲中,能聽見若隱若現的爵士樂。循聲走近,可看到一家名為“貳6十二”的酒館。這是顧伯伯民宿群里第一家專營咖啡和酒水的小店,由沿河農宅改造而成。
“貳6十二”酒館
“民宿不能‘一條腿走路’,除了提供客房,還要有鮮明的主題、有趣的活動以及和鄉村產業、環境有機結合的配套項目。”顧洪斌告訴記者,目前民宿群已開發了篝火燒烤、露天電影、垂釣龍蝦、咖啡館、酒吧等鄉村文旅項目。
在建設鎮“虹橋花鄉”風景區,一個名為“自然卷卷牧野”的園區已于今年4月開業,占地180余畝,這是一個飼養著60余只羊駝的都市牧場。園區內的羊駝全部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草原,市民游客可在那里感受放牧野趣。
“我們有露天營地,提供內蒙古羊肉燒賣等美食,還會根據季節變化推出特殊人群療愈、小建筑師計劃、大自然繪畫等活動。目前我們已與鎮上多個民宿集群形成聯動,共同推出文旅項目。”園區相關負責人胡大丙告訴記者。
此外,建設鎮還在制度規范、平臺建設方面為民宿經濟提供配套。近期,《建設鎮鄉村民宿服務質量標準》出臺,這是崇明首個鄉村民宿服務質量標準,也是上海唯一一項鄉村民宿服務質量團體標準。一款名為“住建設買崇明”的小程序也已上線,該平臺將建設鎮的民宿資源集納展現,市民游客可一站式訂房、買特產、查詢相關文旅項目信息。
“我們的鄉村產業振興,是圍繞民宿經濟來謀劃的,民宿的紅火不僅打響了旅游品牌,對鄉村產業招商也有很好的引流作用。我們將繼續做強農文旅全產業鏈,把鄉村變成旅游新目的地,讓‘好生態’催生‘新經濟’。”陳群說。
更多資訊
-
森蘭北塊綠地建成開放啦!你去打過卡嗎?2023.8.25
森蘭綠地是上海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大型楔形綠地,該區域由外高橋集團承擔全面開發建設任務。 森蘭綠地面積約相當于2.5個世紀公園,它以“陽光下自由生長”為設計主題,涵蓋了區域城市生態、風景游憩、運動健身… 查看詳情 >
-
1300㎡滑板公園、約3000套租賃房,集商、住、休閑于一體TOD來了!2023.8.25
據申通地鐵集團介紹,位于閔行區顓橋鎮、毗鄰“大零號灣”的元江路TOD上蓋正在全力建設,元江路保利光合上城一期正在加速建設階段。如今從高空俯瞰,則能看到錯落有致的景觀帶環繞住宅社區。預計自2025年起,… 查看詳情 >
-
上海地鐵60余個出入口已建成未開啟?官方:已明確計劃,推進“應開盡開”2023.8.25
“13號線金運路站建成的8個出入口,只有三個開放通行。早晚高峰車流量大,非機動車都擠在一起,關閉的出入口是否可以開放分流?”乘客的訴求,已經有了回應。上月底,該站點正式啟用多個新出入口,方便周邊市民通… 查看詳情 >
-
除了樹、草坪和凳子還能有什么?上海45座公園已“變身”2023.8.25
上海土地資源稀缺、人口密集,無法依靠城區的無限擴張來創造更多公共空間和公共服務。所以,在有限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注入功能,成為一個突破口。公園是窺見這個變化的一扇窗。在上海,許多公園已經跳出“幾棵樹、幾塊…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