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系統,讓這個基地一批“獨角獸”敢去全球搶用戶
來源:上觀新聞2023.8.22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
最近,從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以下簡稱:北斗西虹橋基地)傳來喜訊:基地企業緊跟北斗系統建設步伐,地理信息服務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基地企業北斗導航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水文監測、測繪地理信息、通信系統、電力調度、森林防火、救災減災等領域。
位于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青浦片區的北斗西虹橋基地是國家特色服務(地理信息類)出口基地、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全球數字貿易港重要承載平臺之一。北斗西虹橋基地首席運營官方舒告訴記者,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問世以前,國外廠商如徠卡、天寶、拓普康等衛星導航測繪儀器“大咖”品牌,憑借成熟經驗及技術壟斷快速搶占全球市場。
而伴隨著北斗系統不斷成熟,北斗西虹橋基地的地理信息服務出口也迎來快速發展期。2022年,北斗西虹橋基地稅收同比增長20.98%,其中,企業地理信息出口額達7442萬美元,同比增長90%。2023年1—6月,基地總體稅收同比增長88.8%。
基地企業華測導航是北斗導航領域頭部企業。8月8日,華測導航發布2023年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08億元、凈利潤1.76億元,營收及凈利同比增幅均超過30%。“吸睛”的是,2020年至2022年,公司國外主營收入占比由14.05%升至21.8%,2023年半年報顯示,這一板塊占比進一步提升至27.32%。
據公司董秘孫夢婷介紹,目前華測導航的GNSS接收機、農機導航自動駕駛系統、激光雷達系統、無人船等產品與解決方案,已經遠銷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們出口的農機導航自動駕駛系統,滿足用戶作業需求的同時,與國際品牌相比,性價比還更高,在日本等發達國家快速推廣,廣受好評。”
華測導航的無人船。
她表示,華測導航已在全國建設了擁有4000多個基準站,網、端同源的“華測一張網”,大大提高了地理信息服務的精準度,未來公司目標是建設“華測全球一張網”,讓全球用戶能享受到中國標準的地理信息服務。
除了華測導航,北斗西虹橋基地的其他“獨角獸”也在大步“走出去”。聯適研制的核心產品“北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在國內推廣建設數十個無人化智慧農場。尚遠通訊深耕天線領域10余年,從最初的手機天線研發設計,到如今服務全球物聯網企業,定制化、全品類天線服務遍及德國、美國、法國等國家。
時空奇點2021年10月剛剛入駐基地,從初創時員工僅8人已經發展到目前的25人。“我們的產品和相關解決方案目前已經覆蓋了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地理空間信息、精準農業、機械控制、機器人、電信以及IoT等各水平及垂直行業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務。”創始人殷慶說,“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爭取在不久以后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于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進一步提升能級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要依托全球數字貿易港,加快培育發展數字內容分發和知識產權交易等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強化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核心功能,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開放樞紐。
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
北斗西虹橋基地首席運營官方舒介紹,自2022年起,基地已經開始著手全面布局以上海為中心輻射長三角的北斗產業經濟帶,促進北斗產業在長三角形成有效聯動和整體效應。據透露,北斗西虹橋基地將在現有創新孵化區青浦高涇路、高光路園區基礎上,大力拓展總部經濟區趙巷園區和長三角一體化關聯發展區,包括洞涇軍工電子產業園、無錫梁錫未來空間信息產業園、北斗智聯東臺產業園等。
“我們的目標是面向國際打造百億元級的數字化、智慧化空間信息產業集群,為地理信息服務貿易相關工作提供頂層支持,積極推動長三角北斗空間信息產業溢出長三角、輻射全國,并邁入全球服務的新時代。”
更多資訊
-
森蘭北塊綠地建成開放啦!你去打過卡嗎?2023.8.25
森蘭綠地是上海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大型楔形綠地,該區域由外高橋集團承擔全面開發建設任務。 森蘭綠地面積約相當于2.5個世紀公園,它以“陽光下自由生長”為設計主題,涵蓋了區域城市生態、風景游憩、運動健身… 查看詳情 >
-
1300㎡滑板公園、約3000套租賃房,集商、住、休閑于一體TOD來了!2023.8.25
據申通地鐵集團介紹,位于閔行區顓橋鎮、毗鄰“大零號灣”的元江路TOD上蓋正在全力建設,元江路保利光合上城一期正在加速建設階段。如今從高空俯瞰,則能看到錯落有致的景觀帶環繞住宅社區。預計自2025年起,… 查看詳情 >
-
上海地鐵60余個出入口已建成未開啟?官方:已明確計劃,推進“應開盡開”2023.8.25
“13號線金運路站建成的8個出入口,只有三個開放通行。早晚高峰車流量大,非機動車都擠在一起,關閉的出入口是否可以開放分流?”乘客的訴求,已經有了回應。上月底,該站點正式啟用多個新出入口,方便周邊市民通… 查看詳情 >
-
除了樹、草坪和凳子還能有什么?上海45座公園已“變身”2023.8.25
上海土地資源稀缺、人口密集,無法依靠城區的無限擴張來創造更多公共空間和公共服務。所以,在有限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注入功能,成為一個突破口。公園是窺見這個變化的一扇窗。在上海,許多公園已經跳出“幾棵樹、幾塊…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