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在這座全國知名的汽車城,傳統造車企業正“大象轉身”?

來源:上觀新聞2023.8.29

上海西北部,曹安公路嘉松北路附近,一個二手車交易市場正在經歷一場騰籠換鳥:這片近50畝的土地正被改造成一個汽車元宇宙產業園,探索在汽車“新四化”關鍵技術研發、零部件生產和智能制造乃至汽車營銷推廣等方面引入元宇宙技術。目前,這個名為元創灣的園區已有多家企業入駐,預計8月底即可正式投入運營。

從買賣二手車到研發元宇宙技術,這種“連跨數級”的產業轉型升級樣本,背后體現了上海汽車產業發展的新風向:讓整條汽車產業鏈切入元宇宙這根“新賽道”,有助于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這汽車“新四化”發展如虎添翼。在“汽車城”嘉定,“汽車+元宇宙”的組合,激起了怎樣的創新火花?

汽車元宇宙產業基地(效果圖)

元宇宙需要汽車,汽車也需要元宇宙

日前,位于曹安公路4801號的上海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實驗室內,軟件工程師正在為某款線控底盤系統進行剎車測試。實驗室內陳設簡單,僅有一套桌椅、一臺電腦、數個轉接器及數根導線,以及待測試的線控制動系統。這里,完全看不見實體汽車。車在哪?

“車在屏幕上,在我們的汽車電子工具鏈軟件TSMaster里。”40歲的公司首席執行官莫莽指了指電腦屏幕。通過工程師對于各種參數的調整,這款軟件可模擬車輛在不同速度、載重情況下的制動表現,還能通過智能算法模擬雪地、冰面、砂石路面等各種極限工況,獲得制動數據后再對線控底盤系統進行調整優化。

“在汽車產業鏈中,元宇宙技術有不同的表現形態,在研發階段主要表現為數字孿生。通過虛擬仿真技術,我們在實驗室里就能模擬各種工況,大幅提高研發效率。”莫莽告訴記者,對汽車新技術研發來說,元宇宙帶來的是研發模式的革新,目前已有超千家企業使用TSMaster這款軟件。

在位于嘉定安亭的綠地經濟城內,與同星智能科技一樣,將元宇宙技術引入汽車產業鏈的企業已有數家。在綠地經濟城總經理陳利看來,汽車和元宇宙,二者能互相成就。

一來,元宇宙需要汽車。由于技術體系復雜、投入成本高、商業化路徑不清晰等原因,大多數元宇宙產品及解決方案仍然停留在“看”的階段,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商業閉環。“簡而言之,就是概念和技術有了,缺場景。‘新汽車’產業,是能讓元宇宙落地的絕佳場景。”

二來,汽車也需要元宇宙。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行業語境下,決定汽車好壞的不再是馬力大小等機械性能,而是軟件技術。“未來汽車是一個移動的生活空間,是類似于手機的智能終端,涉及的多項智能網聯技術,都需要元宇宙等新技術去賦能。”

安亭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安亭已構筑完善的汽車產業鏈,但也存在產業結構相對單一、新動能支撐力有待提升、產業發展空間有限等瓶頸問題。“元宇宙技術的介入,可讓安亭在‘新汽車’領域占據有利身位,‘桿位發車’。”

不只是概念,多項技術已有實際應用

“新產業”當然需要“新概念”,但只有“新概念”無法形成“新產業”。在元宇宙領域,上海近年來已在進行具體布局,重點工程、主要任務、應用場景、關鍵技術等已逐漸明晰,其中多項指標均明確指向上海的支柱產業之一——汽車。

去年發布的《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中,明確要“推動建設各具特色的‘元宇宙’產業園區”,“打造數字孿生工廠,對工業制造全環節進行建模仿真、沙盤推演”,汽車領域被明確為工業“元宇宙”標桿示范工程之一。不久前印發的《上海市“元宇宙”關鍵技術攻關行動方案》中提到的空間計算技術、多模傳感技術等,都和智能網聯汽車密切相關。

松下AR專利駕駛體驗

在安亭,目前汽車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都已開始嘗試應用元宇宙技術,并已取得不錯的效果。

專注研發工業軟件的同星智能科技,其產品和整車及零部件研發制造密切相關。莫莽告訴記者,汽車生產車間內一直有個行業痛點:車輛組裝期間需進行程序自檢,該過程會消耗汽車蓄電池的電量,導致部分汽車蓄電池電量不足。“通過應用工業軟件,可用數字孿生的方式實時檢測流水線上車輛的蓄電池電量,為生產線進行能耗管理提供數據支撐。目前,該技術已應用于知名車廠的產線。”

零部件檢測階段,同樣能用到元宇宙技術。中恒創科(上海)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不久前落戶安亭,公司項目總監楊筱雯告訴記者,“新汽車”的標志之一是集成了多種人機交互技術的智能座艙,其中涉及大量精密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和檢測。“我們的主營業務之一是基于工業視覺的檢測,通過線激光的3D輪廓掃描和高倍相機掃描對零部件進行3D建模,能實現微米級的測量和檢測,建模效率比傳統工藝提高了20倍以上。”

在整車下線后的營銷推廣環節中,元宇宙技術也能大顯身手。日前,在位于安亭的上海國際短視頻中心內,一個攝制組正在給一款新車型拍攝視頻廣告,但攝影棚里根本沒有車。“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和虛擬拍攝,可以讓車隨意‘上天入地’,還能根據客戶需求隨意調整車輛配置和配色,既節約了成本,還讓用戶體驗感更好。”上海華譽名亭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杰說。

虛擬制片(效果圖)

元創灣產業規模有望破千億元

最近,陳利非常忙碌:元創灣投入運營在即,項目招引、招商推介工作緊鑼密鼓,還要和園區運營方、安亭鎮相關部門等一起制定對于元宇宙產業的扶持政策。“產業導向是明確的:我們希望借助元宇宙技術來助推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本質上還是為了讓汽車產業更有競爭力,而不是憑空去踩元宇宙這個概念的風口。”

在安亭鎮黨委書記嚴健明看來,安亭鎮域內傳統造車企業體量龐大,“大象轉身”并不容易,“新汽車”既是傳統車企轉型升級的出路,同時也是元宇宙的重要入口。“我們將充分借助‘新汽車’浪潮,發揮整車及零部件企業作為智能終端的支點作用,撬動汽車元宇宙產業生態集聚。”

記者了解到,元創灣總投資5億元,用地面積47畝,園區將通過元宇宙技術和安亭汽車產業的結合,建設汽車元宇宙研究院等機構,引育一批汽車元宇宙企業,遠期產業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目前,中恒創科等一批項目已落地。

汽車元宇宙研究院(效果圖)

結合元宇宙產業鏈和安亭的產業基礎,未來元創灣將在四個方向上引育優質項目:元宇宙+智能座艙,將聚焦車載芯片、域控制器、車載操作系統等領域;元宇宙+智能制造,將聚焦數字開發、建模仿真等工業軟件研發;元宇宙+汽車營銷,將聚焦沉浸式展廳、虛擬試駕等領域;元宇宙+汽車文化,將聚焦虛擬汽車賽事等領域。

2009年,碩士畢業于同濟大學汽車學院的莫莽毅然開始創業,連續創業多次后,于2017年選定研發工業軟件TSMaster。彼時正值智能網聯汽車初興之際,搭上行業“東風”的同星智能科技,成了不少“新四化”車企的合作伙伴。“‘新汽車’的興起,對我們有很強的正向促進作用。不論是‘新汽車’還是元宇宙,都是全新的賽道,在這些賽道上沒法跟著別人尾燈前進。扎實推進研發和原始創新,才能在新賽道上闖出新路。”莫莽說。

蔚來車載AR體驗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