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立足“一南一北”戰略支點,打造創新開放發展新高地
來源:上觀新聞2023.9.8
在南部“大零號灣”,一條“從0到1,到10,再到100”的科技創新生態鏈初步構建,環高校科創帶已具規模,科學家創業形成氣候,硬科技企業達3000多家,其中60%-70%為高校師生校友企業……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成為“大零號灣”的三大主流人群。
在北部“大虹橋”,閔行正加快制度型開放,放寬外資準入、設立自由貿易賬戶、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16項國家政策和10項市級專項政策的落地應用。目前,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閔行部分已累計落地總部型企業 240余家,同時60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加速集聚……
9月7日,“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舉行閔行區專場。記者在會上獲悉,下一步,閔行將把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作為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源、關鍵增長極、首位主戰場,充分發揮這“一南一北”兩大戰略支點的整體牽引帶動作用,強化“四大功能”承載力,努力打造創新開放發展新高地。
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石
閔行區委書記陳宇劍在發布會上表示,閔行位于上海地理版圖中心,是鏈接長三角的橋頭堡和溝通全球的重要樞紐門戶,近年來始終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牽引,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合力、揚優勢、塑功能、促發展。今年上半年,閔行完成區級財政收入181.37億元,同比增長24.5%,高質量發展基石不斷夯實。
在構建對外開放“強磁場”方面,閔行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一核”和“南向拓展帶”的主力軍、主戰場、主引擎,正全力推動48平方公里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閔行部分)的建設發展,著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這幾年,閔行加強高能級功能性平臺構建,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國際商務人才港、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分別集聚了貿易、人才、法律等龍頭企業和服務機構600余家、155家、52家。截至目前,閔行區已匯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5家、外資研發中心87家,已累計有51家企業上市。
在激活科技創新“主引擎”方面,自今年2月市政府發布《推進“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方案》以來,閔行充分聯合整合區域內2所985高校,10多家航天、航空、船舶領域的科研院所,440余家各級研發機構,千余名海外高層次人才等資源優勢,推動“大零號灣”科技創新功能布局落地。該區聯合市級部門、區域高校、市屬國企組建“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管委會,設立“大零號灣”專項資金和區校合作專項資金,支持高校開展基礎研究特區計劃、全球引才計劃、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改革試點。目前,“大零號灣”已建成74萬平方米科創載體,集聚一批優質眾創空間、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科創園區。
在打造產城融合“新高地”方面,閔行以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在惠民生、強文化、優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該區首次將民生實事項目列入區人大議題,持續破解“老小舊遠”問題,2021年以來累計完成老舊住房改造15萬平方米,投入超42億元用于美麗家園建設,與瑞安、地產等重點企業合作,對召稼樓、顓橋中心村等城中村實施改造。今年初,閔行召開全區教育、衛生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與9所高校合作舉辦27所中小學,與上海交大合作建設上海閔行職業技術學院;與中山、華山等市級醫療機構共建9家醫療機構,在全市率先推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晚門診”服務。目前,閔行已建成海派藝術館、寶龍美術館、吳頤人藝術館、張淵藝術館、“大零號灣”圖書館等一批文化設施,閔行博物館首次上榜全國百強博物館;累計建成浦江郊野公園、閔行文化公園等193座公園,森林覆蓋率達18.9%,讓市民“出門見綠、推門入園”。
強化“四大功能”承載力
下一步,閔行首先將聚力推動北部地區核心功能強化,促進高水平開放邁上新高度。該區將積極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升級版政策落地,爭取加大跨境貿易、離岸貿易、跨境投資便利化、高水平醫療服務供給等政策落地應用。這里將建設更高水平的國際化中央商務區,聚焦生物醫藥、新能源、數字經濟、高端專業服務業等重點產業,打造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大力拓展貿易、人才、法律、金融等標志性、引領性功能平臺和服務機構的引進。閔行還將加快虹橋前灣中心、虹橋未來中心和虹橋國際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重點設施的規劃和建設。
同時,閔行將聚力推動南部地區三區聯動發展,以高質量創新積蓄新動能。閔行著力推動校區、園區、城區三區聯動發展,持續推動區域創新水平提升。這里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構建高能級協同創新平臺體系,聚焦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同時,加快高質量孵化器、大學科技園、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構建全鏈條孵化培育體系。閔行還建立完善區校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設立“大零號灣”創投基金,建設“大零號灣”金融港,構建全過程科技創新金融支持體系。
第三,閔行聚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塑造區域發展新優勢。該區堅持“制造業立區”,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導向,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等產業蓬勃聚勢,爭取在航空航天、新能源、基因技術、量子科技等領域培育一批硬核企業。同時,閔行加快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推進綠色低碳、數字經濟、未來能源等新賽道和未來產業布局。另外,堅持“服務業強區”,推進現代金融、文化創意、國際商貿、科技服務等重點產業多點布局、形成集群,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另外,閔行聚力推動城市功能品質提升,積極回應市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該區將加大“兩舊一村”改造力度;深化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創建,再建設3到4個市級示范性高質量學區(集團),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加快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六個一工程”,促進醫療資源和居民就醫“雙下沉”;推動春申湖四島、馮遠美術館等重點文化設施建設,讓市民在家門口可以就近享受到有品質、有情懷、有溫度的公共文化服務。
更多資訊
-
浦東這家企業在首屆全球AI藥物研發算法大賽中嶄露頭角2023.9.11
近日,首屆全球AI藥物研發算法大賽總決賽在清華大學舉行。經過與來自全球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的878支隊伍的激烈角逐,上海浦東企業——上海冰鑒科技-南京大學聯合團隊脫穎而出,斬獲三等獎。首屆全球AI藥物… 查看詳情 >
-
成立僅三個多月,偉力吉六零科技發展中心就為松江引入兩個優質科技項目2023.9.11
作為全球最大的學協會出版商WILEY出版集團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合作的產物,上海松江區偉力吉六零科技發展中心成立3個多月來,積極推動前沿科研成果轉化,已為松江引入國內領先的X射線分析儀器和高比能低成… 查看詳情 >
-
靜安區江寧路街道76街坊舊改居民搬場,居民與單位簽約率均實現100%2023.9.11
9月8日上午,靜安區江寧路街道76街坊零星舊改項目舉行了首批居民集中搬場儀式。現場居民收到了喬遷掛飾、定勝糕以及街道專門為76街坊居民準備的幸福相冊。10輛搬場車浩浩蕩蕩駛離了76街坊。近700戶居民… 查看詳情 >
-
國內規模最大!全國首家氧化鋁連續纖維量產企業從臨港走到百色建萬噸工廠2023.9.11
投資百億、建萬噸生產線,臨港企業攜手百色資源,實現東西部產業深入協同發展,促進自貿區經驗服務全國。9月8日,廣西省百色市政府與上海榕融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榕融新材料)簽署“百色市氧化鋁纖維制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