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單位內部綠地變身綠色共享空間!去黃浦、徐匯、長寧這些地方city walk,享秋日愜意

來源:周到上海2023.9.15

復興中路上的上海文史研究館、花園洋房;衡山路上的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徐家匯公園里的百年香樟;長寧匝道下的綠地花園,中山公園的百年懸鈴木……在公園城市“無界”融合、“全民共享”理念下,一批單位內部綠地紛紛拆除圍墻對外開放,伴隨著街頭綠地的幻彩更新,成為秋日city walk的好去處。

黃浦復興中路沿線新增9處綠色空間

復興中路沿線已有9處特色空間“拆墻見綠”,實現開放共享,使得這條主干道轉型為適宜漫步的街道。

思南路和復興中路轉角的上海文史館,今年對52米圍墻適當退界,開放出250平方米左右的公共綠地。

結合復興路整體風貌特征,黃浦區綠化部門對上海文史研究館配套綠化進行景觀改造,遠遠望去,綠地仿佛鬧市中的“綠野仙蹤”。綠地特地設置了座椅供居民小憩。

此前,位于復興中路和瑞金二路街角的“民防苑”綠地已經開放。這里原本附屬于市民防辦,由于被圍欄遮擋,市民不能自由進入。

拆除圍墻共享后的“民防苑”以場景塑造手法,打造成了民防科普主題的多彩植物口袋公園。置身其中,市民不僅能夠親身感受民防元素,更會被這里的特色植物花鏡溫暖治愈。

復興中路沿線的百年法式公園——復興公園也走出了圍墻,與街區“無界”融合。

復興中路與濟南路路口的光音花園則以自然清新、精致簡約的庭院風深受市民好評。

原本是地鐵公司臨時用地的追夢園以及黃浦區黨建服務中心的配套綠化用地,都在“精雕細琢”后,實現了綠化空間的開放共享。

徐匯衡山路,800米就有多個口袋公園

衡山路、吳興路口的市體育科學研究所拆除部分圍墻,改造綠化和市民共享后,漫步800米衡山路就有多個口袋公園和街頭綠地,這段city walk的終點是徐家匯公園。

吳興花園始建于1928年,曾是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董事長倫頓的私家住宅,現由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使用。今年3月,通過“拆墻透綠”讓這座私家花園變身為市民可以步入的口袋公園。

吳興花園總面積約1800平方米。園子雖小,但植物品種卻不少,園內共配置了新優植物約58種。公園主題花卉為繡球,搭配紫色系的鼠尾草、柳葉馬鞭草和百子蓮等,結合開闊的大草坪做底色,突顯衡山路獨特的典雅氣質。

附近的衡山路、高安路附近,還有一座“高安花園”,也是鬧市中的一方綠色天地。

打卡完吳興花園一路向前,來到徐家匯公園。漫步綠道,青翠環繞。

徐家匯公園綠道分內外2圈,內外雙環總長2.02公里,跑步道上內嵌盲道,增加了指向、安全標識、照明、監控等設施,為市民散步、慢跑提供安全保障。

打卡徐家匯公園,不要忘記去找一找“隱秘寶藏”——一棵編號0858的百年香樟。

這棵古樹位于百代小紅樓附近,當年聶耳等許多音樂家在錄制唱片之余,時常會在這棵香樟樹周圍散步放松,尋找靈感。

有時間的話,也不妨去徐家匯公園附近的樂山綠地轉轉。樂山綠地以“樂”為主題,寓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將中國園林的山水觀融于綠地設計中,打開原有圍墻,成為一個開放式公園綠地。

長寧高架匝道下的散步好去處

長寧SW匝道綠道是運動愛好者的天堂,人們在這里散步、跑步,感受城市生活與自然的完美融合。

綠道位于延安西路、中山西路、天山路的合圍之中,雖不長,但頗具特色,搶眼位置運用了觀賞草、菊科、鼠尾草等植物,形成了以《飛天》雕塑為視線中心點的大地植物草甸景觀。

在長寧city walk綠色空間,一定不能錯過的是中山公園后門的萬航渡路沿線。街區綜合改造之后,百年公園和百年校園華政、百年公交20路交融。

在中山公園3號門的梧桐廣場上,有一棵編號為0909號的懸鈴木古樹,有150多年歷史,樹高達22米,胸圍約5米,樹冠長達24米,有“華東第一懸鈴木”的稱號。

據記載,這棵懸鈴木古樹是意大利漢璧禮爵士于1866年從該國帶來贈送給兆豐花園(中山公園前身)主人的禮物,隨即種在花園內。這棵古樹也是中山公園十二景點之一,名叫“獨木傲霜”。

由市綠化管理指導站主辦的“探秘城市中的自然——綠影發現家”活動正進行中,市民可以關注“綠博士”微信公眾號,打卡指定綠色空間,用相機拍下城市綠色美景,就可前往附近市民園藝中心領取獎品。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