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個!寶山區概念驗證中心管理辦法發布,助力科技成果踏出“最初一步”
來源:上觀新聞2023.9.19
要跨越科技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扎實走好概念驗證這“最初的一公里”至關重要。近年來,包括上海在內,我國各地政府相繼投入力量、發布政策,推動并參與建設專門用于驗證新概念、新想法、新技術的商業化可行性、可靠性的概念驗證中心。
9月19日,為主動探索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深度融合,著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寶山區概念驗證中心管理辦法》(下簡稱《辦法》)正式發布。這是上海首個發布的區級概念驗證中心管理辦法,也是寶山區全力打造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積極破除科技成果轉化堵點難點的重要舉措。
寶山區概念驗證中心首發項目——上海大學環上大工訓概念驗證中心同步揭榜亮相。未來,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滬的首個概念驗證基地也將落地寶山。
環上大科技園
跨越“死亡之谷”的關鍵一步
業內專家提出,技術創新鏈一般可分為基礎研究、概念驗證、工作樣機、工程化及生產線、產品生產5個階段,基礎研究與產品開發之間的“死亡之谷”主要包括概念驗證、工作樣機、工程化及生產線階段,概念驗證正是跨越“死亡之谷”的關鍵一步。
目前,我國存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的科研面向外部市場的產業鏈機制不夠健全的問題,使得這些科創成果的重要策源地對科研成果缺乏專業的市場前景與產業化潛力評估,導致科技創新活動偏離市場需求。術業有專攻,科研人員擅長技術,對投資、管理、法律、財務等方面可能不甚熟悉,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應用落地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概念驗證中心這樣的新型科技服務機構發揮作用。
寶山區科委副主任趙江介紹,寶山區推進概念驗證中心建設,緊扣兩個重心,一是技術驗證,二是商業驗證。前者提供科研場地,借助儀器設備資源和專業評估團隊確認技術可靠性;后者具備商業可行性評估能力,偏重資源嫁接整合。
以上海大學環上大工訓概念驗證中心為例。上海大學工程訓練中心面積達12000平方米、設備達2000余臺,已構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醫療、互聯網、物聯網、先進材料制造等高新技術領域的多學科交叉大工程中心。依托該工訓中心的軟硬件設施和開發環境,基礎研究項目可進行工程技術概念驗證。緊鄰上大校園的環上大科技園則負責對項目進行市場研究,制定商業策略,對項目的商業模式進行設計和優化,幫助項目團隊對接投融資,尋找合適的商業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后續還將對項目進行商業化績效評估,分析市場反饋、銷售數據和財務指標等。
“高校是‘創新原點’,依托上海大學和環上大科技園,上海大學環上大工訓概念驗證中心有望在科技成果轉化前期,從眾多優秀的基礎研究成果中合理預判科研成果后期轉化的可能性,從源頭上杜絕科技和經濟‘兩張皮’現象。”趙江說。
政府“跨前一步”,凸顯“風險共擔”
美國、歐盟、新加坡探索概念驗證中心的建設及運營時間較長,積累了豐富經驗。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外模式的成功離不開完善的創新生態,概念驗證階段項目所需的種子資金往往由相關基金會或社會資本提供,只有部分資金來源于政府。
而我國前沿早期成果往往難以得到資本市場重視,要讓科學家的“想法”變為市場上的“技術”,助力科技成果踏出“最初一步”,需要政府部門“跨前一步”。寶山區科委主任陽暉表示,概念驗證中心作為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的橋梁,為早期成果配置資金、開展技術與商業化驗證,能夠較好地彌補目前科技成果轉化前端市場運行機制不足的缺陷。
《辦法》中的支持政策體現了寶山區的跨前服務。比如第十七條,“對年度績效評估為優秀的概念驗證中心給予不超過100萬元運營經費補貼。”又如第十八條,“對經區科委備案入庫的概念驗證項目,經區科委評審認定驗證成功,擇優按其實際投入該項目的驗證經費給予概念驗證中心獎勵,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5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新政策與以往政策之間產生了聯動。《辦法》指出,“經認定的概念驗證中心及其驗證項目可享受《寶山區大學科技園專項政策》、科技成果轉化‘先投后股’等政策支持。”此舉被視為“風險共擔”理念的延伸。
“概念驗證是從0-1,‘先投后股’是從1-10,成果轉化鏈條的進一步完善也得到了社會資本的支持。對他們而言,在有政府背書的‘儲備項目池’中投資意味著更小風險,對項目而言,轉化成功的概率也會更高。”陽暉解釋。
培養一批更專業的技術轉移經紀人
概念驗證中心要發揮實效面臨諸多挑戰,其中人才培養和儲備尤為突出。
什么樣的機構能被認定為概念驗證中心?作為概念驗證中心建設和運行管理責任單位的依托單位所提供的相關條件保障是否完善?提交的項目備案是否符合要求?不超過12個月的驗證時間過去后,依照哪些標準對概念驗證中心的多方面進行績效評估……種種環節都需要對概念驗證有著深度理解和實操經驗的專家把關。對此,寶山區科委從3年前便開始溝通接洽,與一批行業專家達成合作,形成了專家庫。
商業驗證的實際執行者——技術轉移經紀人,他們的專業度和綜合素質也與概念驗證能夠成功關聯密切。寶山區從去年起依托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依據科技部發布的《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大綱(試行)》,對區內各街鎮(園區)科創工作負責人員,大學科技園、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載體管理人員,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等科技服務機構從業人員進行培訓。相關人員參與國家技術轉移人才等級考試后,獲得相應的初級、中級、高級職稱認定。
我國正式的技術轉移學歷教育起步較晚。2021年,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在金融碩士之下設立了技術轉移專業方向,每年僅招收30人。上海高校中,同濟與2021年與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合作,從MBA或MPA方向碩士研究生中遴選人員,以實證教學方式開展技術轉移專項培養;交大在2022年啟動全國首個技術轉移碩士項目。寶山區科委和人才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區內技術轉移經紀人報考、攻讀這些專業碩士項目,確立自己的專長方向,將來在垂直領域更好地為項目服務。
更多資訊
-
森蘭綠地年底將全域試開放,多座主題公園已率先和市民見面2023.9.25
9月24日,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森蘭分展區開幕式暨森蘭無界公園開園儀式在森蘭商都舉行。 森蘭綠地是上海總體規劃建設中的十大楔形綠地之一,也是上海自貿試驗區產城融合和國際社區營造的重要載體。記者… 查看詳情 >
-
打造環境最優的生態新城,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南匯新城生態展開幕2023.9.25
9月24日,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南匯新城重點樣本展區開幕。展覽主題為“美麗新城,綠意生活”,從南匯新城建設歷程&生態藍圖、生態之城·綠環熤彩以及南匯新城設計展三個板塊全面呈現了南匯新城在… 查看詳情 >
-
2023城市空間藝術季回到徐匯濱江,原亞洲最大水泥廠變身西岸夢中心2023.9.25
9月24日,主題為“共棲”的2023第五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開幕式在徐匯濱江西岸穹頂藝術中心舉行。今年城市空間藝術季相關活動將于9月25日至11月20日向公眾開放,在為期兩個月的展期呈現20個精心策劃… 查看詳情 >
-
花車巡展首次亮相上海影視樂園,上海之根文化旅游節正式啟動2023.9.25
9月24日,上海影視樂園(車墩影視基地)作為松江區唯一指定的地點,將迎來第34屆上海國際旅游節的16輛花車,這也是旅游節創辦30多年以來,花車隊伍首度光臨上海影視樂園。 記者在現場看到,旅游節花車陸續…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