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開展高水平對外開放探索,打造開放促改革生動樣板
來源:上觀新聞2023.9.20
今年3月,源健優科上海生產研發基地在上海自貿區外高橋保稅區片區開業。這是外高橋保稅區被上海市確定為“細胞和基因治療產業跨境研發生產先行區”以來,首個開業的CGT(細胞與基因治療)項目,將為國內CGT企業的出海提供方案。
更多項目也正向外高橋聚攏,不少龍頭企業、投資機構表示,外高橋能讓創業者充分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集聚全球要素。這折射出上海自貿區積極開展高水平對外開放探索帶來的多重制度創新和資源統籌優勢——成立10年來,上海自貿區堅持把擴大開放與改革體制結合起來,打造了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的生動樣板。
開放戰略激發市場活力
外高橋1990年以來依托“境內關外”保稅優勢發展起來,被稱為中國離世界最近的地方。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在外高橋保稅區掛牌成立;2015年擴區后,保稅區域成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先發區域和核心區域。
2017年3月,非特殊用途化妝品進口“審批改備案”改革試點實施,全國第一張備案憑證由保稅區域內企業獲得。過去,企業每進口一種新化妝品,都要到北京提交材料、接受專家審評。“過去為了進口一支口紅,常要帶著一箱子的產品資料、企業資料和樣品趕去北京。”從事多年進口化妝品代理的陳先生說,他的拉桿箱常年跟著他在京滬之間來來往往。
改革試點后,“非特”化妝品進口從5個月縮短到5天,外高橋保稅區域成為全國化妝品主要進口集散地之一,2022年進口額達261億元,比2021年增長20.5%,占全國同類商品進口額比重達17.5%。
外高橋還率先實施海關稅款保證保險試點、原產地信用簽證制度、通關無紙化改革等,口岸通關無紙化率達98%,進口整體通關時間壓縮50%以上。生物醫藥特殊物品入境、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等試點開展,去年生物醫藥研發收入比2021年增長12%。在外高橋港綜保區內率先實現國際國內、期貨現貨“四個市場”全流通,成為國際銅期貨品種的主要交割地,占上市以后市場交割量的51%;全國性大宗商品艙單注冊登記中心落戶保稅區域。
在自貿區開放發展戰略引領下,外高橋保稅區域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結構優化、產業升級、動能轉換和質效提升。10年來,保稅區域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5.5%,十年合計完成86464.3億元,是掛牌前22年累計完成數的2.1倍;實現外資年均增長17.3%,十年合計完成183.2億美元,是掛牌前22年累計完成數的2.5倍,始終保持著在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中的領頭羊地位。
銜接國際通行經貿規則
去年7月,“世博地區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生態集成區”正式揭牌,為提升我國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權、在國際市場上逐步形成多品類大宗商品“上海價格”邁出堅實一步。
根據生態集成區發展愿景,到2025年,計劃初步建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生態集成區,貿易規模突破10000億元,經濟貢獻超過20億元。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宗商品國際貿易生態集成區,同時建成有色金屬國際貿易人民幣跨境結算中心和定價中心,貿易規模超過20000億元。目前,國際貿易生態集成區已有千億級企業2家,百億級企業9家,年銷售收入超6000億元。
世博地區的大宗商貿交易品類齊全,既有有色金屬、化工、鋼鐵等工業產品,也有金屬礦物、能源、糧食等基礎性大宗商品;貿易流、物流、資金流與技術流等國際貿易所需的“四流合一”也在這里實現融合發展。
“十四五”以來,世博片區發揮國內首個自貿試驗區央地融合發展平臺作用,形成跨市區、跨部門、跨區域、跨事權的問題解決機制,推動跨境人民幣結算、原產地信用簽證制度等金融創新和貿易便利化,為企業在海外布局工廠和生產線提供金融支持。
在世博片區,寶武跨境金融平臺首次實現全流程電子信用證跨境結算;力拓礦業走通“美元簽約、人民幣結算”路徑,成為上海自貿區首例;路易達孚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功開展大豆期貨交易套保試點,由工商銀行總行提供金融服務,成為全國首單。
適應開放型經濟體制
上海自貿區還率先試點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該制度已寫入《外商投資法》;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RCEP最優關稅查詢系統,口岸貨物申報和船舶申報100%通過“單一窗口”辦理,服務企業數超過60萬家……
上海自貿區在外資公募基金、外資再保險法人機構、外資控股證券公司等60個開放領域落地了一批全國首創性項目;本外幣一體化運作的自由貿易賬戶功能進一步拓展,已有63家機構直接接入分賬核算系統,實現銀、證、保全覆蓋,累計開立14.4萬個自由貿易賬戶,本外幣融資總額折合人民幣超過2.8萬億元,FT賬戶體系向海南、廣東、天津等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上海金”的國際定價話語權不斷增強,原油期貨日均交易規模已躍居全球第三;打造離岸轉手買賣先行示范區,上線全國首個直接整合境外數據用以支持貿易真實性審核的輔助信息平臺——“離岸通”平臺,離岸轉手買賣收支金額約占全市的90%以上,基本實現規模化常態化運作。
擴大開放的窗口效應持續顯現,金融開放創新持續深化,一批面向國際的金融交易平臺平穩運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提升——上海自貿區以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為目標,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對外開放取得新成效,形成適應經濟更加開放要求的系統試點經驗。
更多資訊
-
8條世博地區citywalk路線推出,主打串聯美好生活2023.9.25
9月23日,第一屆“世博前灘BETTER生活節”在浦東世博前灘拉開帷幕。生活節以“串聯美好”為主題,通過統籌轄區內地標性文化場館、標志性商圈、特色商戶優質資源,將集成推出33場高質量精彩活動。 活動期… 查看詳情 >
-
上海黃浦江畔兩座文化地標啟幕,“一江一河”這些亮點組團上新了2023.9.25
上海兩座新地標西岸穹頂藝術中心、白貓植物科普基地,將點亮徐匯濱江的文化版圖。隨著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啟幕,這兩座地標將正式在公眾面前亮相。置身其中,人們會感受到獨特的空間魅力。 白貓主展區是本次… 查看詳情 >
-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重返徐匯濱江,白貓庫房主展館演繹“共棲”2023.9.25
2015年,首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在徐匯濱江啟幕。9月24日,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第五屆)重返徐匯濱江,以岸線南段的白貓洗滌劑廠庫房作為主題演繹展區,聯合全市范圍6個重點樣本展區、13個實踐案… 查看詳情 >
-
上海今年第九批次集中供應樓盤,29個項目備案均價62148元/平方米2023.9.25
記者24日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上海今年第九次以集中批量供應的方式推出房源,距離上一次集中推盤不足一個月。 本批次房源共計7205套,涉及29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84.8萬平方米,分布在浦東(含臨港)、…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