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南京西路商圈,一批標志性城市更新項目將亮相

來源:上觀新聞2023.9.20

南京西路商圈是上海樓宇經濟發展的標志性區域之一,也是上海最具時尚范與國際范的商圈之一。近年,靜安區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為南京西路商圈高質量發展提供進一步支撐。錦滄文華廣場變身為高品質甲級寫字樓,“海上第一名園”張園成為石庫門建筑活化利用和功能更新的典范。未來,城市航站樓、梅龍鎮廣場、恒隆廣場二期、機場城市航站樓、靜安寺下沉式廣場等一批標志性城市更新項目將亮相。

19日,“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舉行了靜安區專場。記者從會上獲悉,靜安區正努力打造成為新一輪全面開放的功能高地、上海配置全球資源的重要門戶。

南京西路瞄準“千億商圈”目標

靜安區是上海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的城區之一。靜安區委書記于勇透露,2022年,靜安的外稅總額為447.8億元,占稅收總收入的比重達56.56%,兩項指標均連續多年位居中心城區第一。

高能級總部經濟集聚是靜安區開放經濟的壓艙石。靜安區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20家、民營企業總部23家、貿易型總部14家,有外資研發中心10家,總量位居中心城區前列。近年,靜安區圍繞提質擴容和賦能增效,不斷完善總部經濟促進政策,加強對總部企業的服務保障,持續提升總部經濟發展能級。

“一方面,聚焦跨國公司,支持中國區總部向亞太、全球總部升級,鼓勵單一功能總部向疊加新型貿易、投資決策、資金管理等多功能復合型方向升級。另一方面,聚焦本土企業,著力吸引更多國內企業總部或二總部、海外總部落戶靜安,積極打造市北園區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集聚一批標志性、高能級民營經濟頭部企業和功能機構。”于勇說。2018年,靜安區率先提出了“實施全球服務商計劃”。目前,靜安區已集聚全球服務商機構達78家,其中全球高端專業服務機構43家,他們為跨國公司深耕中國市場、為本土企業開拓海外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靜安區進一步發力高水平開放。南京西路是上海頂級商圈之一,集中了2000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其中70%以上是國際知名品牌,是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商業街區。南京西路商圈去年零售總額達800億元。在此基礎上,靜安區提出,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南京西路商圈零售總額突破1000億元,在全市率先建成“千億商圈”。

歷史建筑活化后華麗轉身

高品質載體是高質量發展的承載空間。靜安區地處中心城區,土地資源相對緊張。近年,靜安區以城市更新驅動發展空間擴容、產業迭代升級。靜安區區長王華透露,“十四五”以來,靜安區已拓展超過130萬平方米的商業辦公面積。

打造了一批功能復合、業態高端、要素匯聚的商務商業綜合體,加快產業功能迭代更新。如,南京西路地區,錦滄文華廣場由上海早期知名五星級酒店變身為高品質甲級寫字樓,中國內地第一家四季酒店正在由單一酒店改造成為集高端辦公、酒店、商業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建筑。未來,城市航站樓、梅龍鎮廣場、摩士達商廈等樓宇也將展現全新面貌。

靜安區的中環兩翼地區曾是典型的上海老工業基地,靜安區盤活利用這些工業遺存,注入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功能,推動老工業區煥發新生機。如,大寧地區盤活上海第一機床廠等存量工業資源,聚焦影視電競、芯片設計、智慧健康等新興產業,打造了“科創+文創”特色產業園區;市北國際科創社區保留占地約4萬平方米的彭浦機器廠原址建筑,同時建設130米高的商辦樓宇,加快布局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走馬塘地區、鼓風機廠等地塊將在保護工業遺存的基礎上,強化數字賦能,提升創新濃度。

靜安區歷史文化脈絡豐沛,充分挖掘城市鮮明的文化特質與脈絡,推動歷史風貌建筑活化利用。如,張園保留了170幢歷史建筑,去年開放了西區,融合了傳統海派文化與國際時尚文化,將與未來的東區一道,打造石庫門建筑活化利用和功能更新的典范;蘇州河畔修繕后的百年建筑慎余里、天后宮,與現代化的蘇河灣中心相得益彰。未來,四行倉庫“光三分庫”將與全球頂級攝影藝術博物館碰撞出藝術的火花;東斯文里將在保護里弄風情和紅色記憶的基礎上,建設全球資管中心,打造世界級濱水區發展的新高地和文化傳承的新地標。

聚焦“舊老小難”,增進人民福祉

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是民生。靜安區近年聚焦“舊、老、小、難”等百姓關切,補齊短板、增進福祉,讓“國際靜安、卓越城區”的愿景真正落到百姓心里。

聚焦住房民生需求,靜安區在2020年全面完成成片二級舊里改造任務,并于當年底啟動零星二級舊里改造,共47幅地塊、近14萬平方米。目前,已啟動31幅,受益居民1883戶。同時,已完成18個舊住房成套改造項目,受益居民約6000戶,特別是日前全市最大體量小梁薄板房屋改造項目蕃瓜弄實現100%簽約、100%搬場,并將于年內開工建設。

聚焦城市養老需求,靜安區持續增加養老床位和服務設施供給,在全市率先形成街鎮覆蓋、布局均衡、梯次合理的“樂齡生活圈”。全區有養老機構30家、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23家、長者照護之家18個、日間服務中心28個、老年助餐服務場所95個,日均最大供餐能力達1.47萬客。靜安區在全市率先推動所有養老機構和區級醫療機構推廣“五床聯動”模式,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照料等一體化服務,讓更多老年人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安。

聚焦優質均衡發展,靜安區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靜安去年在江寧路街道率先建設社區托育“寶寶屋”,目前已在為老服務中心、黨群中心、產業園區、商圈內建成10個嵌入式“寶寶屋”,年內實現街鎮全覆蓋。

聚焦為民排憂解難,努力優化公共服務供給。如,針對“就業難”,持續優化100%建立“一人一檔”、100%提供個性化服務、100%推薦適配崗位的服務機制;針對“就醫難”,加快區域醫療中心軟硬件設施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