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快來濱江火電廠、灰倉打卡!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展區即將開幕

來源:上觀新聞2023.9.26

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實踐案例展區之一——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濱江展區將于9月26日開幕。展覽將持續至11月18日,以“共育相生”為主題,分別于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和灰倉藝術空間、共青森林公園濱江段兩個展場,以多元的科普展陳內容和豐富的藝術互動體驗,展現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空間,向公眾演繹楊浦區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共促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實踐的全過程。

“共育相生”

為呼應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共棲”的主題,本次2023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濱江展確定主題為“共育相生”,“共育”表達出對公眾參與的重視,強調更美好的未來來自所有人共同的努力,“相生”強調人與城市、自然不可分割,呈現其間各要素的互動性,突出公眾參與和生態互動的重要性。

此次楊浦濱江展由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和灰倉藝術空間、共青森林公園濱江段兩個展場組成,分別強調低碳未來和綠脈共生,共同構建一組組融入城市日常生活的城市藝術景觀。

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和灰倉藝術空間展場以“低碳未來”為主題,體現著城市空間轉型的低碳理念。電廠段展場以楊樹浦電廠遺跡公園的游覽路線為基礎,結合了工業遺存文物保護的線索,由城市濱水慢行道與灰倉藝術空間串聯起了一系列藝術展點。

曾經高碳排放的火力發電廠,如今已經轉變為一個生態共享和藝術共賞的濱水岸線地標性建筑。以“低碳未來”為核心,通過一系列在地互動裝置的藝術形式,發掘場地的獨特價值,傳達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的理念,為城市空間的再利用樹立典范。由電廠粉煤灰儲灰罐改造而來的灰倉藝術空間內,結合了場館空間特色的多個主題展館將低碳技術與設計展示于公眾,從不同維度全面展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共青森林公園濱江段展場以“綠脈共生”為主題,強調生態性營造和濱水公共空間的融合,依托國家級森林公園的豐厚綠色生態資源,為公眾提供更為豐富的自然觀展體驗。

展場將公園城市的公共性與森林背景的生態性相結合,打造一個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示范區的先行段。展場中,生態互動藝術裝置不僅為游客提供了與自然互動的機會,還突出了生態保護和城市綠化的重要性。共青段展場不僅是一個藝術展示舞臺,更是一個生態教育平臺,為親子教育活動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互相學習的場所,有助于引導年輕一代更加關注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使他們成為未來綠色生活的倡導者和參與者。

“雙碳”濱江

近年來,在以綠色產業為引領,以綠色科技為動力,以生態建設為支撐的理念下,楊浦區正積極推動綠色生態建設,積極地努力以實現碳達峰目標:爭取到2025年,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本市下達指標,最終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

楊浦濱江將“雙碳”的戰略導向和目標要求貫穿于濱江建設的全過程。通過大力發展建筑光伏、積極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化應用、推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鼓勵新能源與節能技術研發、資源循環利用、碳捕捉技術等新技術手段,進一步促進綠色建筑和低碳技術的創新。

目前楊浦濱江的所有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均符合綠色建筑三星標準,確保了建筑的低碳性能。此外,楊浦濱江正積極推進公園城市建設,以期通過構建生態網格,形成一個有機的生態系統,提供清潔的空氣和美麗的城市景觀。

楊浦濱江還積極將低碳綠色建設運用于工業遺產的有效保護和修繕利用。楊浦濱江入選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名單,涉及71處不可移動文物和優秀歷史建筑,其中不可移動文物54處,占全區各類文物總數的60%以上。通過修復和再利用這些工業遺產,減少了新建建筑所需的能源和資源。改造工業遺產引入的綠色科技和可持續建筑技術,不僅有助于推廣環保和低碳技術的應用,而且樹立了綠色技術應用的示范,激發綠色創新的發展。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