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昔日低效廠房如今稅收過億,上海這個科技園加速“騰籠換鳥”提升能級

來源:上觀新聞2024.1.11

滬上產業重鎮安亭,有一條北至寶安公路、南臨蕰藻浜橋的眾百路。路旁有個古樹公園,住著一棵樹齡1200多年、編號為上海0001的古銀杏“樹王”,公園所屬近6平方公里的園區也因此得名“壹號灣科技園”。

草木不語,變化滄桑。在安亭鎮下屬集體企業——上海安亭經濟發展中心(下稱“安經發”)持續數年的推動下,盤活土地資源、引入優質項目成了眾百路沿線發展的關鍵詞。眼下,曾經業態低下、人員混雜的廠房已徹底改頭換面,成為稅收過億的智慧物流倉,園區也牢牢把握“產業中心化”策略,為大企業增資擴產保駕護航。

12月7日,在上海嘉定區古樹公園拍攝的千年銀杏。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舊貌:魚龍混雜,稅收低下

眾百路往東不到1公里就是G15沈海高速收費站。便利的交通區位深得大小物流企業青睞,也吸引了一批“二房東”“三房東”。他們瞄準產權單位不在地經營、更愿意穩定收租的心態,租下廠房,出租給更多小微企業,經年累月間對園區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

那時的園區,路況差、管網破、綠化糟糕,要“面子”沒“面子”;廠區人員密集,魚龍混雜,安全隱患突出,“里子”更是不登臺面。對園區管理方安經發來說,里外的亂,意味著居高不下的維護管理成本,每天看上去人流、車流進進出出很“鬧忙”,實際產值、稅收卻極為低下。

安全生產是保障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以消除廠區倉庫消防安全隱患為契機,2019年起,安經發成立調研專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逐戶走訪檢查園區內的47家產權單位、181家經營單位,發現一些廠房因建造年代久遠,存在部分墻體開裂、屋蓋嚴重老化破損等情況。根據走訪情況,工作人員將企業的信息造冊,同時建立企業數據信息庫,并在此基礎上整理底數清單、隱患清單、整改清單。

曾經魚龍混雜的物流基地。 資料圖片

眾百路448號,當時聚集了物流企業及餐飲店48家,成為“重大消防安全隱患掛牌督辦點位”。在與土地產權方澳思生物和“二房東”西發實業座談時,園區明確告知,低質企業發生安全事故,房東也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不租給他們,租給誰?”這一問,堅定了園區騰籠換鳥的決心。“整治是為了讓房東承擔起主體責任,不能‘躺著收錢’,但更重要的是引入優質穩定的項目,帶動園區產業提質增效,倒逼企業形成優勝劣汰的管理格局。”安經發總經理李成陽說。

轉變:整治清退,為鳳筑巢

為鳳筑巢,先要騰籠。李成陽回憶,“為了給優質項目騰出發展空間,針對眾百路448號地塊,我們兵分兩路:一路主攻產權方,動之以情,向其普及安亭鎮最新的產業定位和規劃布局;一路攻‘二房東’,從長遠角度建議他們改變現有模式、轉型升級,并承諾為他們解決清退后的辦公場所和相應的工商服務。”

經過不懈努力,“騰籠”工作在兩個月內全面完成。但隨著時間推移,產權方見“換鳥”遲遲未進行,便自行招商,先后洽談了近20個項目。可眼見項目還是以倉儲類為主,不符合園區產業導向,安經發一一拒絕。為了讓產權方安心,園區自掏腰包,按市場價簽合同、付租金,寧將好地方先空著,也不降低準入標準。

期盼的“鳳”在2021年到來。此前已落戶嘉定10年的李寧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李寧體育用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業務發展需求,想要建設電商運營中心暨華東智慧物流中心。北鄰上海市民體育公園、毗鄰G15沈海高速的眾百路,恰好與企業自身定位和需求相符。

但地塊原有廠房面積僅26000平方米,與企業所需的近95000平方米相距甚遠,怎么改擴建又成了難題。安亭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安亭鎮和壹號灣科技園探索實施“合作共建”“零增地、改擴建”“直接收儲”三種模式,根據項目情況精準施策進行盤活。由于產權方拒絕政府土地收儲,項目采取“零增地、改擴建”模式,然而地塊恰好位于上海市劃定的戰略預留區內,辦理改擴建手續周期過長引發了新的擔憂。

通過“零增地、改擴建”模式,為企業建設所需廠房。 吳越 攝

為了留住優質項目,安亭鎮領導牽頭成立工作專班,向區投促辦上報改擴建申請。隨后,由區投促辦接力,向各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意見征詢,并在收到意見后迅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認定該項目為戰略預留區優質項目,同意其改擴建申請。

涅槃:以智取勝,忙而不亂

2021年9月,安亭鎮與李寧公司正式簽約。2023年9月,占地約90畝,建筑面積近9.5萬平方米的李寧華東智慧物流中心及李寧電商運營中心正式投運。其整體存儲能力可達1000萬件,單天作業能力可達60萬件。

記者日前前往園區采訪時,詢問了辦公作業人數,得到的回答是“不到400人”。偌大的園區,何以僅靠這些人運轉起來?工作人員介紹,華東智慧物流中心是李寧集團打造的首個智慧物流倉,通過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實現智慧物流的升級,充分發揮并提升物流生產及終端樞紐作用。

通過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實現智慧物流的升級,充分發揮并提升物流生產及終端樞紐作用。 吳越 攝

換句話說,智慧物流中心的高效運轉,不靠“人海戰術”,靠“智慧”。走進廠區,映入眼簾的是龐大的傳送紐帶系統和成排的高位貨架。據介紹,華東智慧物流中心一改傳統的“人到貨”的揀選方式,通過機械臂、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實現“貨到人”,以此提升卸貨、倉儲、揀貨、打包、分揀出倉全環節的運營效率和精準度。啟動零揀自動化后,該物流中心存儲效率提高了100%。

李寧集團執行董事兼聯席CEO錢煒在園區投運時表示,該物流中心是李寧華東區最主要的智慧物流中心,也是李寧全國五大智慧物流中心布局的關鍵一步,標志著集團在華東區域的物流體系及業務發展進入全新階段。預計2024年可實現年吞吐量8400萬件,2026年計劃年吞吐量達到1.5億件。

節能減排理念也貫穿著園區規劃全過程,并在各個環節得到應用。據了解,物流中心通過智能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投入,實現全倉儲自動化,以“黑燈倉庫”方式即可高效運轉,此外還配備了光伏發電、雨水回收裝置。

園內李寧工廠店,提供購物選擇。 吳越攝

投運數月以來,物流園區也經歷了“雙11”等購物節點的挑戰。“特殊時期,忙而不亂。”工作人員介紹,“園區提前預判,規劃時就采取了智慧分流,物流車輛進園后根據車道指向走單循環,出園轉兩個彎直接上高速。”

起勢:樣板引領,能級提升

看著曾經的“臟亂差”物流基地變成今日模樣,稅收也從百萬元升至過億元,李成陽十分感慨。“李寧物流園區相當于一間‘樣板房’,為壹號灣科技園盤活土地資源、提升產業能級作出了示范。”

同樣位于眾百路的安亭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安波福,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線束供應商和第二大車用連接器系統供應商。2021年底,企業計劃在新能源領域增資擴產,需用地新建廠房。獲知企業訴求后,安亭鎮選定姚記地塊,與李寧項目一樣通過整租后以聯投公司代為定建的方式,推倒該地原有老舊廠房,為安波福新建了一棟低碳綠色廠房和辦公樓,總面積4.7萬平方米。2023年8月,該改擴建項目建成投入使用,達產后年產值將超40億元。

安波福擴容投產。 資料圖片

采埃孚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二期新廠房順利投產,也是“零增地、改擴建”模式的實踐成果。安亭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采埃孚擴大在華EPS(電子助力轉向系統產品)的種類與產能,企業提出在原有廠區內新建廠房的需求。經鎮政府和壹號灣科技園協調支持,廠區新增了4000平方米廠房,預計2024年新增EPS銷售額將比2022年銷售額增加超10億元。

采埃孚新建廠房。 資料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采埃孚和與其廠區步行距離5分鐘的巴比塑料有限公司也成功牽線。當時,巴比塑料剛騰出2000多平方米廠房,苦于找不到優質項目引進,園區第一時間想到采埃孚擴大產能需要場地,便為他們牽線搭橋。兩邊一拍即合,采埃孚很快就將一條產線遷入該廠房。

安亭壹號灣科技園。 資料圖片

“舊瓶裝了新酒”,產權單位放心,園區能級也不斷提升。2023年以來,安亭鎮聚焦“產業中心化”計劃,著力為世界500強、安亭前50強及高潛力企業提供資源和服務,支持他們增資擴產。“看著園區日新月異,不少產權單位主動找了過來,表達了清退低效租戶的意愿,問我們是否有優質項目可以介紹。”李成陽說,“轉型要一步一個腳印,園區將結合實際,有計劃地盤活低效產業用地,推動經濟和社會效益全面提升。”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