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規劃揭開塵封記憶,寶山之名源于浦東,古城遺址令人驚喜背后也有遺憾
來源:上觀新聞2024.3.18
3月5日,《大吳淞地區專項規劃》結束為期一個月的草案公示。至此,“大吳淞”構想浮出水面,將重點規劃區寶山與浦東緊緊相連,一段塵封多年的歷史記憶,也因為規劃工作人員的實地踏勘而走到臺前——寶山的名字,竟是來自浦東。
寶山和浦東有一江之隔,文化鏈接卻緊密。最早的寶山城,就在如今的浦東。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身份,道出老寶山城蘊含的深厚的歷史價值。
去年年底,老寶山城遺址剛剛完成新一輪修繕工作,遺憾的是,當時并沒有引起社會關注。相比身份相同的孫科別墅、上海總商會舊址等,老寶山城遺址為何沒有破圈?
老寶山城的城墻殘垣 內文圖攝影均為:戚穎璞
為何寶山城在浦東?
老寶山城遺址位于浦東新區高橋鎮楊高北一路285號,距離最近的地鐵站——軌道交通10號線終點站約兩公里。走出地鐵站,烈烈江風撲面而來。這里靠近長江口,獨特的地理位置,正是寶山城崛起的原因。
老寶山城南門拱券歷史照片 來源:上海市測繪院
老寶山城僅有南門一帶城門城墻尚存
歷史上,寶山是一處航標,寶山城則是一處軍事要塞,二者頗有沿海特色,述說的是一段古人的家國情懷。
寶山真有其“山”,且是一座人造土山,位于高橋地區,現今距江海不到一公里。明朝永樂十年(1412年),“初筑山時,山基以巨木為柱,壘土而成,高三十丈,方廣百丈,山頂平坦”,可見其雄偉。
為了給長江上的船隊指引方向,土山之上又建一處烽堠,晝舉煙、夜明火,為海船往來標識,是我國海運史上較早的燈塔。明成祖朱棣親自為其樹碑,賜名“寶山”。
寶山御碑
“我們查了歷史資料,原來鄭和船隊下西洋,從江蘇太倉瀏河港出發約15海里,駛入吳淞口,就要在‘寶山’的注視下,前往世界各國。”業內一位規劃師告訴記者,雖然“寶山”和老寶山城并不在“大吳淞地區”規劃范圍內,但它與今寶山區的淵源依然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寶山城的名字,便來自“寶山”。1576年,為了抗擊當時的倭寇,高橋地區急需建造一座軍事要塞,便在“寶山”西麓筑城。據《上海名鎮志》記載,經過兩年時間,一座周長四百九十五丈,高二丈六尺二寸的堡城終于建成。城設四門,皆有城樓。防御設施敵臺、窩鋪、吊橋、護城壕,一應俱備。
這是上海第一個寶山城,也叫明代寶山堡城。建成短短四年,初代寶山城被一次特大海潮破壞,寶山也被沖毀,最終于1669年全部沒入海中。
我們今天看到的古城遺址是清朝重建的版本。1694年康熙年間,高橋地區出于軍事需要,再造一座寶山城,為海防駐軍之所,城內河道可泊船,城外河道通江海,是目前上海少有用于屯兵的古城遺址之一。
為何寶山城在浦東?記者梳理材料發現,原因在于上海行政區劃的變遷。《嘉定縣志》記載,嘉定縣最初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包括今天的寶山區的全部、楊浦、原閘北、虹口、普陀、長寧和黃浦江以東的高橋、黃家灣等地。所以在明朝時期,高橋地區屬于嘉定縣。
到清朝雍正時期,嘉定縣辟出縣域內的東部地區(含今寶山區、高橋地區)成立新縣,因高橋地區的明代寶山御碑、寶山城很有名氣,便把新縣定名為寶山縣,高橋地區也因此改隸寶山縣。1928年,高橋地區從寶山縣中劃出,改稱高橋區,1958年,浦東首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出現,高橋又被劃入浦東。寶山縣黃浦江以西的區域在撤縣改區之后,成了如今的寶山區。
簡言之,由于種種建制沿革,導致寶山城和如今的寶山區,并不在同一個轄區。為了方便區分,人們便把浦東的寶山城改稱為老寶山城。
上海老地圖中標注的老寶山城方位 來源:上海市測繪院
新一輪修繕于去年完成
“到今天,全國能保留下來的海防城堡已不多見,老寶山城作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海防城堡,在上海更是孤例,價值很高。”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表示。早在1984年,老寶山城就被列入上海市文物保護地點,2014年成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步入其中,記者發現,老寶山城最初的威嚴不復存在,這里更像一處可供休憩的公園,有城垛、石碑、水池、竹林步道。20世紀70年代,老寶山城城門陸續拆除,僅有南門一帶的城墻殘垣和舊屋尚存,磚砌墻面長約60米,城墻2米至3米高,枝葉在磚縫間扎根。城墻上鑲嵌的古磚,依稀可見“寶山”字樣,這是當年修筑寶山城的銘文城磚。登上城墻北望,不遠處就是集裝箱、碼頭和長江。
寶山字樣的銘文墻磚
城墻臺階
遺址內有可供休憩的涼亭
根據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梳理,進入新世紀后,老寶山城共經歷兩次大修。2011年,在保護老寶山城遺留部分的基礎上,對南門拱券進行保護修繕設計,恢復原城門、城樓以及部分城墻。很多細節經過嚴格考證,按照真實比例還原,比如城墻范圍是根據地形實測圖和歷史地圖推算出來的。
2023年,高橋鎮再次啟動維護保養,拔除城墻滋長的喬木雜草,疏通清理內部排水系統,更換大面積風化爆裂的墻磚,但以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為原則修繕工程,過程中盡可能減少干預,并于年底完成修繕。
修繕之后的城垛
驚喜背后也有遺憾
雖然頭頂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的光環,老寶山城遺址卻十分低調,近乎鮮為人知。孫科別墅、上海總商會舊址等文物單位,在修繕完成之后總能收獲一波流量,為何老寶山城遲遲沒有破圈?
實地走訪一圈便能知曉答案。老寶山城區地理位置偏遠,周邊情況復雜。如今的高橋地區臨江段變成大碼頭,集卡來來往往,堆場物流繁忙,老城已被碼頭倉庫包圍。如果不仔細辨別,人們很難在成千上萬只集裝箱堆砌的“城墻”下,找到這處遺跡。
古城墻與現代化集裝箱“城墻”的對比 來源:浦東發布
如今的古城遺址被碼頭、建筑和堆場倉庫包圍
站在城墻上可見集裝箱碼頭
此外,老寶山城遺址缺乏展示手段和環境。2011年修繕方案曾提出,要重塑老寶山城景觀,力爭形成一處具有濃厚人文特色的教育基地和旅游勝地。遺憾的是,老寶山城至今仍保持著強烈神秘感,主入口的鐵柵門處于關閉狀態,透過欄桿可以看到園內的城墻,經過現場工作人員允許,感興趣的市民也能進入參觀。“平時來參觀的主要是附近的中老年居民,很久沒有年輕人來過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遺址入口的鐵柵門緊閉
記者在現場發現,去年完成修繕的古城遺址看似處于未完工狀態,入口處堆積有較多金山石,部分地磚仍處于爆裂狀態,休閑廣場鋪裝長滿青苔,較為濕滑。
“不了解這段歷史的普通人,在現場很難發現它的價值。”市民葉女士坦言,老寶山城遺址僅有一張文物單位名牌、一塊石碑。雖然城墻后有一處建筑墻面貼有二維碼,但掃碼后只能鏈接至浦東區屬文物保護管理所公眾號,不能直接獲取老寶山城的信息。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老寶山城有非常豐富的抗倭故事,不能集中展示十分可惜。客觀來看,老寶山城的展示傳播的確存在難題,一方面,現場環境復雜不具備充足的展陳空間,另一方面,很多記載是以文字形式存在于鎮志縣志中,很難直觀生動地進行呈現。不過,隨著文化遺產逐漸受到重視,文物的正確“打開”方式不斷被挖掘,從展示傳播到價值闡釋都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新基因。
更多資訊
-
尊重、還原、保護歷史,虹口兩個城市更新項目同日開工2024.3.21
作為創新引領四川北路提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的重要項目,位于四川北路71號的德鄰公寓更新項目和地處虬江路上的176街坊城市更新項目,3月20日同時宣布開工。 提升蘇州河北岸的宜游體驗 德鄰公寓位于七浦路… 查看詳情 >
-
顏值提升,功能升級!松江這個美麗街區建設完成2024.3.21
近日,方松街道思涌路美麗街區建設順利完成,精心打造的可進入式街角綠景、景觀燈光和文化景墻等,為周邊居民、商戶和往來行人提供了一處休憩新選擇,提升了市民群眾的幸福感。 該街區位于方松街道最西部,由辰塔路… 查看詳情 >
-
滬郊這個地方,一片長期被投訴的臟亂差荒地,如今成了許多人眼里的“香餑餑”2024.3.21
近日,在金山區山陽鎮,金海岸小區南側50米處,來自蘇格蘭的Jonathan一家正拿著鋤頭、鏟子在剛認領的一塊100平方米空地里翻土,挑出碎石子等,準備種上辣椒、茄子、包菜等。 Jonathan的妻子香… 查看詳情 >
-
多元化人才社區可拎包入住,臨港產業區服務式公寓投入運營2024.3.21
3月20日,LIN舍服務式公寓交付暨臨港24小時微信小程序啟用儀式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臨港服務公司推出旗下首個自主開發建設的長租公寓項目——LIN舍·臨港泥城服務式公寓,并正式投入運營。 LI…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