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個工匠創新工作室在唐鎮揭幕,千年古琴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
來源:上觀區情2017.11.6

中華傳統文化日益受到全民的關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古琴,作為琴棋書畫之首,是中國古老的、活著的音樂,也是中國文人的音樂語言。2003年11月,中國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最早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四個項目之一,它不僅是音樂、藝術,更是中國傳統文人必備修養。
本周五,楊致儉創新工作室(古琴制作技藝)在浦東新區唐鎮正式揭幕對外開放。2017年度上海工匠——楊致儉帶著傳承了1300多年、源自唐朝的古琴古法斫制技藝,以及十多年來秉承的傳統、正確、科學的古琴教學法,走進了唐鎮,為唐鎮增添了風雅之氣,豐富唐鎮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楊致儉古琴制作技藝創新工作室重現整個復雜的古琴斫制工藝,包含木胚、髹漆、裝配等工藝流程,經十幾個步驟、百余道工序。制作一張完整的古琴,需耗時2-5 年。傳統的制琴工藝,在選材、外觀造型、腹槽結構、裱布灰胎、髹漆推光、裝配調音等各個環節都傳承古法。每一道工序,都獨具匠心,融進了斫琴師對古琴的理解,是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
作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斫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致儉非常重視工匠精神,并對其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藝術繁盛的時期,一定是經濟繁盛、國家穩定的時期,很多匠人有一代一代流傳的心訣、口訣,也有不外傳的制作方法。國家的經濟實力、藝術氛圍、匠人師承能力加起來,才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無法復制的傳世藝術品。
十多年來,秉承著工匠精神,楊致儉主持“幽篁里”古琴制作中心。“幽篁里”一直堅持傳統古琴教學法,用科學的方法,正確、廣泛地傳播古琴,將古琴演奏技巧的學習和古琴文化的學習緊密結合,突出古琴的文化屬性,強調古琴作為人文修養對中華文明的重要性。
本次楊致儉創新工作室(古琴制作技藝)入駐唐鎮文化創藝中心,對于唐鎮建設優秀的上海現代國際化社區,以現代化的手段傳播傳統文化及工匠精神,起到了極為積極的作用。工作室所在的唐鎮文化創藝中心已運營2年,聚集了眾多優秀的文化創意企業,本著讓藝術活動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初衷,這里將成為唐鎮居民文化休閑的好去處、社區配套的一部分。
更多資訊
-
“世紀劇院”第二季啟動,世紀匯廣場以精神內涵賦能商業升級2023.7.28
上海世紀匯廣場第二屆“Century Theater世紀劇院”暨“Grow Up申長”公共藝術展演計劃近日啟動。作為世紀匯廣場打造的獨家IP,“Century Theater世紀劇院”以共創與互動形式… 查看詳情 >
-
全面拉動“智慧”引擎!靜安這個“智慧園區”究竟“智慧”在哪?2023.7.28
園區管理人員通過特定AI攝像頭的人臉、人體算法識別,便可快速高效生成如在園區內走散兒童、黑白名單等特定人員的行動軌跡,定位所處位置,成倍縮短人工查看比對時間,大大提高了尋人效率;園區入駐企業只需點點手… 查看詳情 >
-
預計惠及10000戶家庭,寶山“數字生活100”行動計劃發布2023.7.28
隨著5G、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技術飛速發展,全方位、深層次、零距離的數字生活正在到來,打通數字新基建“大動脈”成為構建數字生活的重要支撐與堅實底座。當前,上海寶山正大力推進地下停車庫信號覆蓋… 查看詳情 >
-
?金山與普陀、臨港、商飛攜手啟動“鑫講堂·合伙人計劃”2023.7.27
今年5月,由中國商飛自主研制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完成商業載客首航,而今,在金山的華東無人機基地,一架展出的同比例縮小C919模型也受到了前來參觀市民的“追捧”。這個場景,正是金山區聯合中國商飛等多家…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