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 | 上海天文博物館展出3萬張天文舊照,仰望星空一睹百年匠心
來源:上觀區情2017.11.7

1902年的獵戶座大星云、1907年的太陽黑子、1994年7月的波爾波普彗星噴流……“百年匠心·仰望星空”天文老照片展日前在位于西佘山的上海天文博物館開展。從拍攝于1902年到1998年之間的近3萬張珍貴底片中,篩選出48張珍貴天文圖片,其中多數是首次與公眾見面。展覽計劃持續至明年6月。
1901年,中國第一張天文照相底片在佘山天文臺誕生。近百年來,中國各天文臺累計拍攝了3萬多張天文照相底片,成為天文界不可多得的寶貴觀測資料。
長期以來,底片信息解讀受技術的限制,只有很少部分信息得到利用,眾多百年原始信息一直有待挖掘。
5年前,上海天文臺底片數字化項目組在科技部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難,不僅高質量完成了佘山庫存的全國3萬張天文底片的數字化,而且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底片數字化開放實驗室,這將為國內外科技界提供高品質服務。
作為今年上海天文博物館3場專題展的“收官之作”,此次老照片展的底片拍攝對象相當豐富,包括小行星、彗星、雙星、變星、超新星、星團、星云、星系等。其中包括首次與公眾見面的1994年7月彗木相撞的影像。
當時,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在木星的巨大引力下被撕裂成20多塊撞向木星,并在木星上留下一連串巨大的撞擊痕跡。上海天文臺全程跟蹤了此次撞擊事件并拍攝到珍貴的照片。這也是人類第一次成功預報并觀測到一顆彗星撞擊木星的情況,通過這次觀測人們了解到作為太陽系質量最大的木星一直在為人類阻擋“致命子彈”。在這一張張照片背后,呈現的是人類仰望星空的一次次好奇與探索。
從1902年到1998年,佘山天文臺為獵戶座大星云拍下了200多張照片,此次展出了1902年和1992年拍攝的照片作為對比。兩名策展人之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高級工程師趙建海介紹說,這百年間的星云變化,僅憑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從底片上看,一顆恒星在100年中的位置變化可能只有2微米,如果掃描精度不夠,就難以發現這么細微的差別。
“百年天文底片的保存和數字化是幾代星空守望者的心路延續。”策展人之一、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佘山站科普主管湯海明說,這些底片背后的故事,其實比底片更珍貴。他說,這次展覽展示的不僅是照片的美麗,更希望參觀者在老照片的時空隧道里,探尋天文的秘密、感受天文人的執著。
題圖來源:松江報
更多資訊
-
“世紀劇院”第二季啟動,世紀匯廣場以精神內涵賦能商業升級2023.7.28
上海世紀匯廣場第二屆“Century Theater世紀劇院”暨“Grow Up申長”公共藝術展演計劃近日啟動。作為世紀匯廣場打造的獨家IP,“Century Theater世紀劇院”以共創與互動形式… 查看詳情 >
-
全面拉動“智慧”引擎!靜安這個“智慧園區”究竟“智慧”在哪?2023.7.28
園區管理人員通過特定AI攝像頭的人臉、人體算法識別,便可快速高效生成如在園區內走散兒童、黑白名單等特定人員的行動軌跡,定位所處位置,成倍縮短人工查看比對時間,大大提高了尋人效率;園區入駐企業只需點點手… 查看詳情 >
-
預計惠及10000戶家庭,寶山“數字生活100”行動計劃發布2023.7.28
隨著5G、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技術飛速發展,全方位、深層次、零距離的數字生活正在到來,打通數字新基建“大動脈”成為構建數字生活的重要支撐與堅實底座。當前,上海寶山正大力推進地下停車庫信號覆蓋… 查看詳情 >
-
?金山與普陀、臨港、商飛攜手啟動“鑫講堂·合伙人計劃”2023.7.27
今年5月,由中國商飛自主研制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完成商業載客首航,而今,在金山的華東無人機基地,一架展出的同比例縮小C919模型也受到了前來參觀市民的“追捧”。這個場景,正是金山區聯合中國商飛等多家…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