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位小鎮青年開了個微信號,竟能吸引居民“每日必看”
來源:上觀區情2017.11.10

33歲的顧村青年秦小青,最習慣別人喊他“村長”。這個總是笑瞇瞇、很有親和力的青年,是寶山頗具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顧村新鮮事”創始人。
由于顧村是大量人口導入的居住區,變化快、信息需求大,這個新媒體順勢成了居民手機中每日必看的內容。當地甚至有句話:“出門要辦事,先看‘新鮮事’。”目前,“顧村新鮮事”的微信和微博的粉絲數總共接近14萬人,大多都是青年人。幕后的“村長”秦小青也成了當地不折不扣的“青年意見領袖”。
不過現在,“村長”的身份有些變化。在寶山團區委及區社建辦的支持下,秦小青成了顧美青年中心的負責人。今年2月,在顧村鎮的支持下,他還注冊了社會組織:顧村贊益鴿青年活動指導中心。線上的“村長”成了線下真實的“青年領袖”,不僅積極參與社區治理,還將越來越多的正能量傳遞給顧村居民。
母親不明白:他整天騎著踏板車逛啥?
秦小青是土生土長的顧村居民,自認為了解這里的一草一木。不過近些年,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和大型居住區的建設,顧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要說外區遷入的居民,就連秦小青也不清楚一些規劃、設施的更新了。
2010年,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秦小青覺得,要讓大家對社區從不熟悉到熟悉,必須得有個可視化的“窗口”。結合自己的專業,他很快注冊了名為“顧村新鮮事”的微博和微信。一開始,他到處搜羅線索,在新媒體上發布大量便民信息:買菜哪里方便?附近的銀行、醫院、派出所在哪里?或是在顧村舉行的有趣活動等。
讓他沒想到的是,本只是興趣愛好,卻很快吸引了很多粉絲的關注,一些活動也得到了不少居民響應。2013年,他索性辭去了工作,全職負責起“顧村新鮮事”。
這個冒險的舉動開始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當時他的孩子只有1歲多,家中急需“奶粉錢”,可他做自媒體的收入實在微薄。尤其是母親,看到他整天騎著踏板車到處逛,十分不明白:這是在忙啥?
“因為發布的信息絕大多數是原創內容,而這都是自己跑出來的。”秦小青說,自己就像個小記者,哪里發生什么新鮮事,或者收到居民的爆料,都到實地去看,騎踏板車是最快最便捷的方式。
從附近超市班車時刻表,到地鐵規劃,再到居民們的求助信息……“顧村新鮮事”接地氣的信息,讓老居民們找到“新鮮事”,更成為了每個入住顧村新居民的“生活指南”,名氣也越來越大。
秦小青的妻子和朋友聊天,還會聽別人說起“顧村新鮮事”,逐漸地開始支持他。不過秦小青告訴了家人他的考慮:先不考慮經濟效益,盡量把各種活動做好,把社會效益增強。
讓秦小青最得意的,是促成了15號線延伸段終點站的調整。2014年6月23日,15號線規劃公示,沒有設置顧村公園站,北部終點站是錦秋路站。當時,顧村的居民反映很強烈,很多人在“顧村新鮮事”后臺留言。當晚,秦小青就將居民的反映和他個人的感受整理了一封郵件,發送到申通公司。同時,也在微博發布了這件事,并呼吁居民們一起參與反饋意見。2014年9月15日,媒體公布:在充分聽取市民意見建議后,15號線規劃日前調整走向并全新公示,起點站從原本的錦秋路站向北延伸,最終抵達顧村公園站,與7號線形成換乘。
“我們成功了!通過我們的努力竟然讓地鐵延伸了!”秦小青說,眼下,15號線已進入施工階段,通車指日可待。
政府部門發現:這個大V公益心特別強
秦小青運營“顧村新鮮事”有個原則:認真對待每一個粉絲的提問,這也為他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居民信任。
慢慢地,秦小青開始有意識地在新媒體上發布一些居民們提供的信息,或是居民組織的活動。一段時間后,他發現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看到的事情分享給他人,而不少人更是借助“顧村新鮮事”這個平臺成為了朋友。
此時,秦小青又萌生了新想法:很多“顧村新鮮事”的青年粉絲都說有相親交友的需求,有閑置物品轉讓的需求,他想繼續把服務做深做大,提供一些線下活動。兩年多前,在他的努力下,首屆“顧美集市”正式開張。在這個集市上,居民們拿出自家的閑置物品出售,或者是求購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從線上到線下,首次活動就吸引了不少居民,“有趣、好玩、合算”是大家一致的評價。
這個影響力日益擴大的自媒體,也開始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關注。
顧村鎮團委書記姜迪霞,悄悄關注了“顧村新鮮事”挺久,“大家會好奇,這個公眾號怎么消息這么靈通?這么做到底有什么目的?”在秦小青發起的線下交友活動中,姜迪霞開始與他建立聯系,并幫助提供資源。“接觸下來發現,秦小青思維活躍,很熱情,公益心特別強,辦活動也特別認真,不像一些自媒體人士動輒談錢。而很多線索,都是他通過各個政府網站搜索或者‘掃街’般地跑出來的。”
當時,為響應團市委的號召,顧村鎮建立了4個青年中心。其中,顧美青年中心負責人的擔子就落到了秦小青肩上。“當時他的身邊已經聚集了一批青年,號召力和影響力也十分強大。”姜迪霞說。比較獨特的是,這個青年中心采用了“互聯網+社區”的運營模式。
2016年11月13日,由寶山區公益服務扶持引導專項資金資助,團區委、顧美青年中心聯合開展的顧美集市活動舉行。本次活動突出“公益”主題,規模較以往更大,內容也更加豐富。通過微信發布傳播,招募、聚集了有熱情、有公益意向的青年攤主社群,集合各類攤位84個,吸引了1000多名社區居民參與。
在現場,許多本來陌生的居民們有了交流的平臺,很多居民甚至還根據各自關注的話題建立了微信群。活動現場發起的“隨手公益———為藏族同胞捐冬衣”活動,更是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捐助。如今,每年 “顧村新鮮事”都會在網上發起倡議,籌集居民捐助的衣物寄給云南、西藏等偏遠地區。
尋求平衡之道:成為政府與百姓間的橋梁
“怕不怕別人說,你被政府‘收編’了?”面對這個問題,秦小青微笑著說:“怎么會?況且也沒有啊。”
他思考了一下說:“自媒體做了這么些年,心態也漸漸成熟了。一開始時為了搶新聞、博眼球,也出現過發布不實消息的情況,現在反倒發現,從百姓、政府多渠道獲得信源會更加全面可靠,所以我們寧可慢一些。”
更加成熟的“顧村新鮮事”開始在輿情應對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2016年5月6日,新浪微博上出現了一條信息“顧村公園旁,城管暴力執法強行抓人,連大肚子也不放過,一點人性沒有!”這條消息出現后,立刻有多條評論和轉發。
秦小青看到消息后,判斷屬于重大輿情事件,馬上了解情況。他向顧村城管部門和其它路過群眾了解事件原委,同時也拿到了現場視頻。在“顧村新鮮事”上發布的信息中,居民們看到了事件真相。原來是路邊水果攤販先打人,城管進行控制的時候發生了沖突,孕婦是路過居民扶著坐下來的。一次突發輿情危機很快化解。
還有一次,秦小青發現微信平臺后方留言很多是關于“華山醫院北院為什么沒有婦科和兒科”的,便將這些疑問和訴求集中反映給政府相關部門。為此,華山醫院北院專門在開放日活動中給他們安排了專場,院領導親自出面溝通解釋。目前,華山醫院北院正逐步開放婦科、兒科門診,以進一步滿足當地年輕人的訴求。
另一方面,顧美青年中心的特色活動也如火如荼。線上,通過“顧村新鮮事”等每日發布各類顧村熱點吸引青年,幫助青年盡快融入社區并產生歸屬感。線下,根據線上收集的青年需求和關注熱點,相繼開展“顧美集市”、環保理念宣傳、攝影俱樂部等各類青年喜聞樂見的活動,提供交流平臺。同時,逐漸培育出創業類、志愿服務類、興趣活動類多個青年社群,挖掘一批有熱情、有能力的青年,培育青年社區領袖,使青年成為創新治理的生力軍。
2016年4月,秦小青被授予“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稱號。他說:“以前舉辦活動主要視我們精力和現有資源開展,頻率較低。現在除了保留一部分自有活動,也參與了不少政府項目,活動經費有保障,在用戶需求的服務上深度挖掘,向青年中心靠攏的青年也越來越多。”
如今,“顧村新鮮事”的團隊已擴大至5人。團隊成員連紅波告訴記者:“盡管工資不高,但我們跟著‘村長’一起組織活動,給居民答疑解惑,很有成就感。大家都是一群熱心的年輕人,我們會一直把公益做下去,經常在辦公室開玩笑——‘要把顧村新鮮事的板凳坐穿’。”
今年截至10月底,“顧村新鮮事”為政府收集居民關注的焦點問題476件,集中在交通出行、居民訴求、綜合問題、社區環境等領域;宣傳顧村發展、為居民提供便民信息超過600條;與鎮域內143家企事業單位合作,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企業招聘合集信息61次;每季出具基于“顧村新鮮事”的網絡輿情分析報告。顧美青年中心已舉辦大小活動27場,有5000余名青年參與。
提及未來,秦小青說:“‘顧村新鮮事’的初心和草根屬性不會變。我們不是專業投訴戶,不是萬能老娘舅,更不是能打通各類關系的線人。我們希望連接更多居民,建立一種可以依賴的社區鄰里關系,也成為政府與百姓間的溝通橋梁。”
團市委相關負責人認為:“顧美青年中心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形成了‘互聯網+社區+青年’的模式,從社區自助到社區互助,促進’陌生人社區’轉變為’熟人社區’,是社區新青年的網絡新玩法、好事新做法,也是創新社會治理和服務引領青年的一次全新嘗試。未來或可衍生出更多的拓展空間,十分值得期待。”
更多資訊
-
“世紀劇院”第二季啟動,世紀匯廣場以精神內涵賦能商業升級2023.7.28
上海世紀匯廣場第二屆“Century Theater世紀劇院”暨“Grow Up申長”公共藝術展演計劃近日啟動。作為世紀匯廣場打造的獨家IP,“Century Theater世紀劇院”以共創與互動形式… 查看詳情 >
-
全面拉動“智慧”引擎!靜安這個“智慧園區”究竟“智慧”在哪?2023.7.28
園區管理人員通過特定AI攝像頭的人臉、人體算法識別,便可快速高效生成如在園區內走散兒童、黑白名單等特定人員的行動軌跡,定位所處位置,成倍縮短人工查看比對時間,大大提高了尋人效率;園區入駐企業只需點點手… 查看詳情 >
-
預計惠及10000戶家庭,寶山“數字生活100”行動計劃發布2023.7.28
隨著5G、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技術飛速發展,全方位、深層次、零距離的數字生活正在到來,打通數字新基建“大動脈”成為構建數字生活的重要支撐與堅實底座。當前,上海寶山正大力推進地下停車庫信號覆蓋… 查看詳情 >
-
?金山與普陀、臨港、商飛攜手啟動“鑫講堂·合伙人計劃”2023.7.27
今年5月,由中國商飛自主研制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完成商業載客首航,而今,在金山的華東無人機基地,一架展出的同比例縮小C919模型也受到了前來參觀市民的“追捧”。這個場景,正是金山區聯合中國商飛等多家…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