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史上含金量最高!臨港系列人才新政明年1月1日起實行

來源:上觀區情2017.12.22

摘要:根據規定,今后臨港地區重點機構引進的緊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戶。臨港地區教育、衛生、農業等社會公益事業單位錄用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給予落戶政策加3分的傾斜。而在臨港地區教育、衛生、農業等崗位工作滿5年的居轉戶人員,持證及參保年限可縮短至5年。在臨港地區工作并居住的上海市居住證持證人,享受居住證專項加分政策,每滿1年積2分,滿5年后開始計入總積分,最高分值20分。

作為上海科創中心主承載區和未來濱海新城,臨港地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今天,臨港管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臨港將實行最新版的人才政策,這些政策聚焦人才引進、人才獎勵、工匠培育、培養培訓和住房保障等多方面,將是臨港地區開發以來含金量最高、資助力度最大、覆蓋面最廣、系統性最強的人才政策。

臨港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臨港區域人才政策以新一輪“雙特”政策為核心,通過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人才扶持舉措,對人才從內心上尊重、從行動上愛護,為人才提供工作的平臺、創業的舞臺和生活的空間。

新政首先在人才“宜居”方面有較大突破。根據規定,今后臨港地區重點機構引進的緊缺急需人才可直接落戶。臨港地區教育、衛生、農業等社會公益事業單位錄用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給予落戶政策加3分的傾斜。而在臨港地區教育、衛生、農業等崗位工作滿5年的居轉戶人員,持證及參保年限可縮短至5年。在臨港地區工作并居住的上海市居住證持證人,享受居住證專項加分政策,每滿1年積2分,滿5年后開始計入總積分,最高分值20分。

目前,臨港已初步形成限價商品房、“先租后售”公共租賃房、人才公寓、人才租房補貼“四位一體”的人才住房保障體系。實施了多年的限價商品房政策,明年將繼續推進,按照“定區域、定對象、限交易、限房價”的要求,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及繳納社會保險滿1年以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本市城鎮戶籍人員;或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標準分值;或符合產業發展需求,擁有一定技能的專業技術骨干,且具有購買本市商品住房資格的人才可以申請購買限價商品房。

“先租后售”公共租賃房的購買對象為企事業單位,租賃對象可以為企事業單位,也可以是職工個人。目前臨港公共租賃房一期、二期項目已建成并交付,共計4600多套房源。

人才公寓則按“拎包入住”標準裝修后提供給人才居住,采用“限定對象、限定價格、限制租期”和“排序輪候、契約管理、只租不售”的辦法實施,租期不超過3年。作為人才住房保障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臨港已投入500余套人才公寓,遠期計劃投入2000余套。臨港還鼓勵人才通過租賃社會房源解決居住問題。租房補貼將按照人才的業績與貢獻實行分類管理,給予不同標準的補貼,其中A類人才每月1600元,B類人才每月1200元,C類人才每月400至1000元,補貼時限不超過3年。

除了“宜居”,還要“宜業”。通過政策引導,臨港將建立“培養+培訓+實訓”的人才職業發展平臺。今后,臨港將充分發揮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在人才培養中的引領作用,給予院士工作站最高100萬元的資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0萬元的資助。鼓勵企業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首席技師工作室,實施“高師帶徒”項目,分別給予最高45萬元和30萬元工作經費資助。臨港還將推進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建設,對在臨港地區實習的符合條件的大學生給予每人每月2000元的實習補貼。

臨港還將加大對創新創業人才的扶持。根據政策,在臨港地區工作的兩院院士,“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入選中央“千人計劃”、“國家特支計劃”、上海“千人計劃”、浦東“百人計劃”的人才和上海市領軍人才,在市、區兩級獎勵的基礎上,臨港管委會將另給予最高50萬元專項獎勵。從認定當年起,按獎勵總額30%、30%和40%的比例,分三年到位。針對創新型領軍人才、經營管理或創業型領軍人才、技能型領軍人才,臨港還將推出“臨港英才”評選活動,對入選的人才給予30萬元的獎勵。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