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怎么向舊廠房“要空間”?嘉定工業區想了三個“錦囊”

來源:上觀區情2018.1.2

摘要:“騰籠”完成之后,怎么能確保再次引進來是“鳳凰”而不是“烏鴉”?嘉定工業區集團公司跨前一步,密切跟蹤廠房使用情況,將一批廠房的使用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市郊工業開發區是上海制造業發展的“主戰場”,但在土地、廠房等資源接近飽和的狀態下,高端制造業和新興產業怎么才能順利落地?針對這個難題,嘉定工業區抓住技術更迭、產業革新的窗口期,統籌資源,通過“承租一批、回購一批、轉型一批”,加快園區二次開發,為科創企業落地“騰籠換鳥”。


承租一批,避免走上老路

科創企業占地面積小、產出效益高、發展潛力大,但也存著技術更迭快、窗口期短的特點。從申請拿地到許可開工再到建成使用,通常需要三年左右的周期,科技型企業根本耗不起。怎么辦?

前不久,在國內互聯網造車企業中聲名鵲起的電咖汽車正式宣告技術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將進入量產階段。如果拿地自建廠房,在即將到來的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井噴期”,電咖將錯失良機;可如果自己租廠房,廠方四處尋覓后卻發現合適的廠房并不多。經過嘉定工業區招商部門牽線搭橋,最終電咖選中了位于現龍村的一處三層樓廠房。

對于現龍村來說,能招到如此好的企業,也是“未雨綢繆”的結果。電咖企業落戶的這處廠房原是一家膠帶廠,2016年,因為環評不達標被關停,但此處廠房仍為這家企業所有,如果任由企業自行招商,勢必又會走上良莠不齊的“老路”。現龍村領導班子商量決定,由村里先租下這些廠房,從源頭上進行把關。廠房騰空后,有意入駐的企業來了好幾撥,這些企業要么有污染,要么屬于落后產業,村委會始終保持定力,即使租金很高也不為所動,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等來了電咖汽車。

“騰籠”完成之后,怎么能確保再次引進來是“鳳凰”而不是“烏鴉”?嘉定工業區集團公司跨前一步,密切跟蹤廠房使用情況,將一批廠房的使用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位于永盛路上的永敬紡織廠,因為產能落后關門歇業。嘉定工業區下屬子公司高科園區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與企業接洽,承租了廠房20年的使用期。去年初,國內著名的利揚創芯片測試有限公司準備在嘉定工業區落戶,這家企業投產后年產值將超過上億元,入駐園區后,將填補集成電路產業鏈上芯片測試環節的缺失。因為商機的急迫,企業提出,需要先租用廠房再拿地建廠。同時,對廠房的層高、周邊環境和商業配套都有要求,嘉定工業區把永敬紡織廠的這處廠房提供給他們并代為裝修,去年11月,利揚創順利投入生產。

無獨有偶。位于招賢路655號的園區本是一處倉儲基地,高科園區從廠房所有者取得了使用權轉讓后,將這里打造成為了一個智能制造產業園,做光纖激光器的飛博激光、做AGV機器人的聿冠、做工業機器人的菲絡、做3D眼鏡打印的視家都在這里集聚,未來這里每平方公里的土地產出將是原來的數十倍。


回購一批,盤活閑置土地

一邊是閑置的土地遲遲不開工,一邊卻是有大量科創企業因為資金少和土地指標吃緊的原因被擋在了拿地的門檻之外,高端產業、新興產業對調整后土地、廠房等資源要素的盤活利用非常迫切。嘉定工業區對現有土地進行梳理,評估,鼓勵有實力的子公司回購閑置土地,盤活存量資源。

位于新徠路的一塊10000多平方米的土地2012年就被一家創意設計公司拍得,但因為種種原因遲遲沒有開工。2015年6月,嘉定工業區與這家企業協商后,由下屬公司嘉定工業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整體收購該項目,在現有規劃的基礎上,調整了廠房的功能,啟動了智創歸谷科創園的建設。

去年8月,園區五幢、建筑面積共25000平方米的辦公和研發樓宇拔地而起,目前為止,已有鈦靈頓、達恩特、訊展智能科技、捕神無人飛行器、瓦立機器人、蛙撲網絡、繆繆網絡、陽普醫療等數家企業正式入駐,這些企業多集中于人工智能、高端醫療設備、互聯網+領域,多為研發總部,具有占用資源少、科技含量高、產出價值高的特點。預計整個智創歸谷科創園可為30家中小型科創企業解決辦公及研發場所問題。


轉型一批,讓企業發展轉向“內涵挖潛”

園區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一批產能低、能耗高的企業都面臨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針對有意愿轉型升級的企業,嘉定工業區予以扶持,引導企業通過舊廠改造、內部調整等途徑合理利用土地和廠房,促進企業發展從“外延擴張”向“內涵挖潛”轉變。

位于招賢路1181號的意安樂創中心,占地35畝,原來也是一家倉儲基地,因為發展受限,企業面臨轉型。怎么轉?鑒于當前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對盤活資源的迫切需要,這家企業決定投入1.5億元在空間布局和功能設計上全新改造,與高科園區攜手打造創新創業中心。該中心為高科園區的延伸,同樣享受張江高科技園區的政策優惠,使入駐企業在項目扶持資金、人才引進、投融資等方面免去后顧之憂,高科園區則可以免費獲得一部分廠房的使用,作為初創企業的孵化空間。

經過兩年發展,目前,中心已引入了生物醫藥、文化創意、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不少企業。這樣一來,對于嘉定工業區來說,科創企業能夠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得好,而對于企業來說,租金回報收益更加穩定可觀,雙方實現了雙贏。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