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創新創業只會在園區發生?上海楊浦各社區告訴你不一樣的故事

來源:上觀新聞2017.6.5

“世界上有那么多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咖啡館,你卻偏偏走進了我這一家。”創業咖啡吧的存在,就是為創新提供了一次次不期而遇的碰撞。近日,升級改造后的江浦社區創業孵化園內新增了一家“大咖小茶”創咖,時尚的硬環境、精細的軟服務,讓這個本土社區孵化園成為創業者交流激蕩創意的空間。

上海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作為全國雙創示范基地的楊浦,12個街鎮紛紛挖掘本地資源,建成了各具本土特色的創新服務平臺和載體。“一街鎮,一品牌”,在今天舉行的楊浦區街鎮創業就業工作創新項目展示會上交流碰撞。


一杯咖啡,讓本土孵化園走向時尚

咖啡廳、露天餐吧、開放花箱和綠植,這是遍布上海大大小小的創業園區的“標配”。江浦大學生社區孵化園運營了四年,最近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改造。其中最大的變化來自孵化園內一個100平方米的會議室,經過時尚風格的改裝,提供咖啡茶飲,讓創業的“大咖”和“小苗”都能在此交流,一杯咖啡背后往往隱藏著一個個創業機會。

“社區孵化園不如民營的孵化器時尚,我們雖然‘土’一點,但是很實用。”江浦街道社區服務辦主任倪青,將創業孵化園比作一個創業的“超市”,超市的宗旨是為顧客提供服務于創新創業的“商品”,包括辦公場地、洽談室、創業自動測試機、創業指導書籍影碟等“有形商品”,以及開辦費補貼、房租補貼、小額貼息貸款政策受理服務、創業指導服務、代銷服務等“無形商品”。

今年,江浦路街道又與上海理工大學共同建立了“創業訓練營”,豐富了創業服務超市的規模,本土孵化園也擺脫了“土氣”,開始走向時尚專業。至今,創業孵化園共幫助成功創業的企業有218個,培育新苗75個。


一家一家地跑,打破圍墻不簡單

翻開“創業五角場地圖”,高校、創業園區、實訓基地、孵化器等一目了然。五角場街道是楊浦各街鎮中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最豐富的區域,商業集中,又處在交通樞紐,創新創業離市場很近。“面對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政府應做的是資源整合,打通區域內各單位的壁壘,讓信息充分開放共享。”五角場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為民表示。

一個街道把所有創業資源整合起來,并長期與創業基地、高校保持緊密合作,背后有何秘訣?“打破圍墻很難。區域內的高校、創業孵化機構、科創園區,我們一家一家地跑,上門協調訪談。”在孫為民的印象中,一個聚集了轄區內科技園區、高校、創孵平臺等60多家單位的“五角場創業大聯盟”就是這樣形成的。

基于創業聯盟的“五角場創業大賽”,成為一年一度的品牌項目。相比起往年,今年的創業大賽將專門劃出“在校生創業專場”,降低門檻吸引在校創業者參加,不排名次,只為幫助創業者獲得投融資。“市場上的投資機構往往更青睞成熟的創業者,在校生雖然青澀、抗風險能力低,但他們富有想象力,而好的想法需要資金去啟動,通過創業大賽這個平臺能讓資本的眼光越過高校圍墻發現他們。”

據悉,今年的創業大賽報名系統還將與一個全新的投融資匹配數據庫相連,從初賽開始,所有報名者信息都會直接進入該平臺,將上海各大投資方和創業團隊鏈接在一起,通過網絡實現精準對接。


姚媽媽與90后創業人生導師

五角場鎮位于楊浦東北部,雖與五角場街道相鄰并與之有著相近的名字,但其地理位置和創業氛圍都比后者遜色。然而自2014年五角場鎮大學生創業孵化苗圃創立以來,五角場鎮的創業孵化率達到72%,共98家創業成功的案例讓人眼前一亮。五角場鎮社區服務辦主任陳雷告訴記者,高孵化率的背后是細致到入微的創業服務。

在五角場鎮創業苗圃,沒有人不認識姚媽媽。姚媽媽退休以前是五角場鎮就業指導中心的職業指導師,過去幫助困難人群解決就業問題,如今退休后返聘到苗圃的創業崗位,投身創業孵化的新潮流。“苗圃中所有創業團隊的一手資料她都詳細掌握,精細入微地提供保姆式服務,這98個企業都是她一手孵化成功的。”

陳晨是個90后,來自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家庭,父母希望他找一份安安穩穩的工作,而他卻一心想創業。從一個普通的電商代運營起步,陳晨在創業一年后創立了“生鮮太保”APP。去年,他成為“社區微商學院”的創始人,今年他又反哺社區,創立了“社區創業學堂”。學堂開展僅2個月,就吸引了34家創業企業和團隊參與。社區里眾多和他一樣有創業想法、但又得不到父母支持的年輕人,在創業過程中有何疑難雜癥都來找他幫忙診斷解決。創業學堂還鼓勵父母和年輕人一起參加,共同了解創業,點燃創業熱情。

作者:黃尖尖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