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紅利”摸得到!崇明給符合條件人員發“生態養老補貼”、辦“生態惠民保險”
來源:上觀區情2018.1.16

怎樣讓老百姓共享“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成果?今年崇明探索推出了新的方式。記者從崇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區民政局了解到,從今年1月起,崇明給符合條件的人員發放每人每月40元的“生態養老補貼”,還給本區戶籍老人、未成年人等群體辦理“生態保險”,給老百姓提供看得見、摸得到的“綠色紅利”。
根據“生態養老補貼”實施方案,補貼的對象是具有崇明區戶籍,且已在本區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崇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筆補貼按月發放至城鄉居保養老金銀行賬戶,注明“生態養老補貼”,并與城鄉居保養老金分開發放。“近年來崇明養老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已提高到2017年的每人每月850元。不過,由于各方面因素,本區城鄉居保養老金享受水平仍然比較低,與全市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發放生態養老補貼,是提升崇明城鄉居民養老保障水平、縮小與全市差距的重要途徑。”
據了解,2017年底崇明區共有14.7萬人領取城鄉居保養老金,區財政每年需要補貼資金7000多萬元。在讓老百姓享受“生態紅利”的同時,崇明將積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從垃圾分類、生活污水處理、移風易俗等身邊事做起,為生態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除了能享受“生態補貼”,崇明人今年起還能辦理“生態保險”。記者從崇明區民政局了解到,為進一步增強城鄉居民抵御災害風險的能力,減輕因災害等造成的損失,加強因病致貧群眾的救助力度,崇明區對具有本區戶籍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等群體實施以團體意外(身故/傷殘)和團體醫療為主要內容的“生態惠民保險”。
截至去年10月底,崇明共有戶籍人口67.8萬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23.61萬人,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5.65萬人。這部分群體收入水平低,身患疾病、突發意外事故的概率大,抵御風險能力弱。崇明依托既有的各項保險保障項目的合作平臺,推出“生態惠民保險”。以人均十幾元保費的“杠桿效應”來平衡個體之間的風險波動度,實現更精準救助。
根據方案,“生態惠民保險”的保險期限為今年全年,投保人為崇明區民政局,保費是每人每年13.4元,合計390萬元。老人、未成年人因自然災害、高空墜物、公共場所意外事故為直接原因造成身故,可得保險金20萬元;導致殘疾的,最高可得殘疾保險金20萬元。老人、未成年人因溺水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發生意外身故,可得保險金8萬元;導致殘疾的,最高可得殘疾保險金8萬元。除老人、未成年人外,崇明區戶籍被區委評為見義勇為人群、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和血友病患者也是“生態惠民保險”的對象,且不需要繳費,直接作為保險對象納入。老人和未成年人的保費也不用自己交,全部由財政資金承擔。
崇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崇明區人民群眾為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不論‘生態養老補貼’還是‘生態惠民保險’,都是崇明區委、區政府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實現生態建設與生態惠民良性互動的重要舉措。我們要讓老百姓在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中分享發展紅利,進一步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
更多資訊
-
“大虹橋國際會客廳”揭牌!2023.8.30
8月29日下午,長寧區2023年“政府開放月”主題活動暨大虹橋國際會客廳揭牌儀式在上海虹橋國際圖書館舉辦。長寧區委副書記、區長侯繼軍,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盛強,市外辦副主任貝兆健,市政府辦公廳政務公開辦… 查看詳情 >
-
洞涇推動在線新經濟產業集群建設,松江城市直播間洞涇研訓基地正式揭牌2023.8.30
8月29日,松江區在線新經濟產業集群——主播直播勞動技能競賽在洞涇鎮5808直播基地舉行。比賽中,“松江城市直播間洞涇研訓基地”“洞涇鎮總工會在線新經濟培訓實踐基地”正式揭牌,為在線新經濟產業發展注入… 查看詳情 >
-
靜安區蘇河灣黨建聯盟成立,蘇河灣集聚21家跨國總部、18幢億元樓2023.8.30
8月29日,靜安區蘇河灣功能區黨建聯盟在上海最高的云端“紅色引擎”——蘇河灣黨群服務中心成立,會上發布了“靜聽、靜覽、靜創、靜育、靜享、靜聚”等六大系列濱水黨建項目,推進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 … 查看詳情 >
-
聚焦細分產業鏈、供需協同攻關,普陀區高端醫療器械專委會今成立2023.8.30
8月29日,普陀區高端醫療器械專委會正式啟動成立。 據介紹,這是普陀區生命健康產業聯盟內首個聚焦細分產業鏈的“專職服務平臺”,匯集了來自區內近50家相關企業單位。普實醫療就是專委會成員單位之一。企業總…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