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地產行業經營步履維艱 行業搭上“共享風”或能突圍
來源:廣州日報2018.1.24
曾經紅極一時的養老地產日前被稱“已偏離路徑”,大部分只是制造賣點,本質與傳統普通住宅無異,小部分“真正”的養老地產也因回報率低、服務費高,惡性循環導致經營步履維艱。
看起來需求全面爆發的養老地產行業發展為何“雷聲大、雨點小”?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行業自身未能成功轉型,只有社區服務行業發展成熟,養老地產才能走向盈利。不過2018年新興的“共有產權養老”為養老產業的發展開拓了一個新思路,乘上“共享風”的養老地產能否突圍?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琳
養老地產是房地產和養老服務的有機結合體,不但能滿足老年人的居住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為老年人提供餐飲娛樂、醫療護理、生活休閑、金融保險等方面的相關產品和服務。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人,占總人口的13.26%,而城鄉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約3300萬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9%。
記者了解到,在2005年前后就已經有房企進入到養老地產這個領域,不過最初的養老地產都是以銷售為主,在小區的設計上會初步考慮到滿足老年人的基礎需求,配備了老年活動中心、醫療設施、老年食堂等。廣州及珠三角周邊也有類似案例,如清遠某樓盤的部分別墅、洋房就是打著養老的旗號,花都和增城的不少樓盤都曾推出“廉價養老”“享受青山綠水”的宣傳口號。
千人以下的養老院盈利難
房天下廣州二手房高級分析師李超稱,從全國范圍內看,地產企業進入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直接選擇建立養老小鎮或社區,自建周邊配套,部分引入養老設備;二是在醫療配套、商業發達等地段開發物業,之后利用周邊醫療配套設施作為宣傳噱頭,部分以養老公寓形式出現;三是與保險公司合作,以理財和人保為切入點建立聯動的房產服務,如住房以保險形式購買,回贈高額保單。
然而,曾經吸引無數房地產企業投身其中的養老地產行業卻并未如預期般“吸金”。李超認為,這種養老地產實際基本與正常住宅沒有區別,只不過宣傳側重點以及小區規劃上有些不同:“如果從區內配套運營商看,自建服務社區一般已將成本附加在置業成本中,并不存在回本周期長的問題,只是養老社區運營目前還沒有特別成功的案例和盈利模式,主要還是合作的醫療、養護單位為主,但這些都非自持。”
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認為,出售模式的養老地產收益模式和普通住宅地產開發并無不同,而會員制的則存在明顯差別:“會員制一般是前期收取高額會費,然后根據所住房型每年繳納管理費,這部分則成為養老產業的主要收入。”他研究發現,這類型的養老地產的確存在回報率偏低問題,一方面優質的養老地產收費昂貴,月均數萬元的服務費也不鮮見,讓很多老人望而卻步;另一方面高企的維護運營成本導致服務費只能居高不下,兩者之間的惡性循環導致不少養老地產步履維艱。李超稱,養老院形式的會員制或普通養老社區的整體回報率并不算低,但千人以下床位的養老院盈利較難。
不過,張波發現,2018年新出現的“共有產權養老”則為養老產業的發展開拓了一個新思路。如北京某個試點的項目產權為50年、限定60歲以上老年人居住,每月需繳3000元服務費,養老服務企業與符合條件的購買者按5%:95%的比例持有產權。業內人士認為,養老地產在2018年或者能夠出現突破,而重點是房地產企業能夠成功轉型,逐漸轉向注重社區服務,成為社區生活的運營商。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
事實上,與傳統的住宅相比,涉及養老地產的項目上對于產權要求、房產升值預期、交通便捷度要求相對較低,而對宜居環境、低密度、居住體驗(老年人配套)要求較高。李超對市場進行調查,發現不同人群對養老地產有不同的需求。如低收入老年群體多選擇普通養老院、中心區商住公寓;中等收入群體對于未來養老的質量較為關注,相對而言對于居住環境,更好的護理以及生活便捷度都有較高的要求,一般會選擇外圍區域樓盤以及有養老配套的“山水養老盤”;而高收入群體更傾向于選擇會員制的養老社區。
不過他認為,在城市中心區有限的發展空間情況下,外拓外圍區域時會遇到配套無法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的問題。在他看來可以參照新加坡的養老產業,在政府配資和政策支持下,引入社會資本來進行專門的社區開發,有一定公辦性質與私人服務相結合;如果參照美國,可以選擇企業建立大型的養老社區,以規定價格購置房產,并支付養老服務資金,待老人去世后再反饋房產70%~80%的資金給家屬,使得私人補貼企業而老人又有所保證。
造“養老城”或可借鑒
張波則認為,美國太陽城是個不錯的借鑒模式,除了提供養老所需要的硬件設施外,兩個思路值得借鑒:“其一是造城計劃,每個太陽城都是一座城,里面的居民都必須符合年滿55周歲等條件,讓老年人身處其中不再是封閉環境,而可以形成豐富多彩的社群生態;其二是銷售模式,雖然也收取服務費,但項目都以銷售為主,可以在前期快速回籠資金以支持持續開發。”
更多資訊
-
從“分散采購”向“集中采購”轉變,松江企業通過產業集群實現資源共享2023.8.25
8月24日,記者從松江區食品生產產業集群黨委獲悉,將以“鏈”式思維打造一站式資源服務,將人才匯聚在“鏈”上、將要素共享在“鏈”上、將合作抱團在“鏈”上,推動產業集群內企業從“分散采購”向“集中采購”轉… 查看詳情 >
-
拓展氫燃料電池應用市場,嘉定企業有新動作2023.8.24
近日,由嘉定企業風氫揚氫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風氫揚”)參與開發的氫能叉車整體解決方案發布,助力工業車輛從燃油動力轉變為氫能動力,拓展氫能叉車應用市場。 “氫能叉車工作10小時,比燃油叉車減少… 查看詳情 >
-
“中華武數”科創集市開市,推動武寧創新共同體發揮科創催化劑作用2023.8.24
8月22日,普陀區舉辦武寧創新共同體成員聯組學習會暨“中華武數”科創集市活動。本次活動在上海化工研究院舉辦,并作為武寧創新共同體首個“科研院所開放日”活動,幫助公眾、企業走進了解上化院。在“中華武數”… 查看詳情 >
-
致力于做“機器人的眼睛”,嘉定這家企業即將啟用全新的智造中心2023.8.23
嘉定區寶錢公路3188號,一座頗具科技感的企業智造中心已拔地而起,再過一周就將完工,今年底前投入運營。這是位于嘉定工業區北區核心區的禾賽“麥克斯韋”智造中心,占地面積約40畝,總建筑面積近7萬平方米,…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