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大調研|上海這個鎮盯上“陳年舊賬”,百姓難點痛點變“放一放”為“卯足勁解決”

來源:上觀區情2018.2.2

摘要:對這段村路的“腸梗阻”問題,周邊村民反映了好幾年。在近期的大調研活動中,朱涇鎮黨委書記李士權梳理全鎮問題“數據庫”,特別關注到這一“陳年舊賬”。

這幾天,在朱涇鎮民主村村口,一段大約200米的村路正在緊張施工之中。“爭取在2月5日通車,讓村民可以過一個舒心歡暢的春節!”民主村村主任陳春風興沖沖地告訴記者,通車后,不僅民主村村民終于可以放心自如地開車進出,就連附近大茫村、新涇村和隔壁呂巷鎮的居民,也多了一條方便又快捷的主干道。

實際上,對這段村路的“腸梗阻”問題,周邊村民反映了好幾年,村干部也想了一些辦法,卻始終難以解決,問題便“沉”了下來。不過,在近期的大調研活動中,朱涇鎮黨委書記李士權梳理全鎮問題“數據庫”,特別關注到這一“陳年舊賬”。

李士權在自己的調研手記中寫道:近日,我看到一張被多次投訴過尚且沒有辦結的單子,原因寫著“需研究解決”。帶著疑惑,我沒有跟村干部打招呼,也沒有帶職能部門的人,一個人來到了單子上反映的“現場”。這里有一段約200米長的狹窄路段,路寬不到3米,一輛小轎車和一輛小三輪車都沒法交匯。村民老李跟我說,這條路雖然小,卻是附近新涇村和大茫村部分村民上下班的必經之路,尤其夜班回來,到了這里就不便。村民老陳告訴我,這問題之前跟村里反映過,村里也想了辦法,豎了告示牌,但沒能治本……

于是,李士權又來到村委會,把問題直截了當地跟村干部說了,要求他們再多想想辦法,把事情解決好。村干部對于這張“單子”也進行了解釋:之所以成為“陳年舊賬”,原因之一是修路牽涉路邊村民自留地、遷墳等問題,達不成共識;原因之二是以前這里并沒有這么堵,金山大橋開始修建后,不少呂巷鎮、新涇村的市民從這里經過,車流量就大了,方案已經有了,但是要解決問題,還需諸多工作,所以一直“擱置”著。

“我知道,要順順利利地做好這件事是有困難的,群眾理解、資金渠道都是問題,但辦法總比困難多,百姓有需求,我們得再想想辦法!”李士權對大家說,村干部不妨再做做相關村民的思想工作,鎮里也會與城建部門再想想其他可能的辦法。

眾人齊下決心,不久后,事情有了突破:一方面,村干部做通了一戶村民思想工作,成功拆除了一戶村民路邊的修車棚;另一方面,經過與城建部門協商,對朱增路拓寬方案進行調整,道路往另一側拓寬,可以占用原來的老路基,同時,狹窄的直角拐彎處被做出了大大的彎度,眼下,施工已接近尾聲。

梳理、完善“數據庫”,從“陳年舊賬”里挖難點、堵點、痛點,為人民群眾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短短200米的村路問題,只是朱涇鎮在大調研解決的問題之一。

記者了解到,從大調研工作開始后,朱涇鎮班子成員們就分組分批將目光投到了那些“陳年舊賬”上,通過“翻舊賬”,大家在調研時也就能更加有的放矢,對焦問題,聽到真話,抓到難點、堵點、痛點。對基層村居負責人而言,這既是一種減壓,又是一種考驗。大茫村村主任沈建民說:“如此一來,我們在解決群眾問題的時候就更加不能馬虎,不能因為有難度就產生放一放的想法。”

所謂的翻“陳年舊賬”,其實就是朱涇鎮在大調研工作開始之后,要求鎮網格中心、信訪辦以及各基層單位等對之前群眾反映問題的單子進行大匯總,形成一個初步的小數據庫,在這個數據庫中,群眾反映的問題、問題解決狀態、群眾滿意度都有記錄,并通過網絡平臺共享,讓鎮班子成員在第一時間可以看見,打開這個數據庫,等同于直接跟群眾面對面。“建立基礎數據庫,不但便于解決問題,也有利于今后的分析決策,可以預防一些問題的發生,或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李士權向記者解釋道。

2017年,朱涇鎮鎮網格中心共接收熱線單子2900多件,網格化受理案件13600多件。在鎮領導看來,這些都是可貴的數據資源,要充分利用這些數據去做好大調研工作。同時,鎮班子成員深入開展“五個一”走訪機制,每人每2周調研走訪一個村居,通過“聽一次匯報、看一個現場、解一個難題、訪一戶農戶、找一人談心”,聽需求、找問題、想辦法、解難題,基本做到每位班子成員在一年內走遍所有村居。

下一步,朱涇鎮鎮將對各村居和基層單位在過去兩年內的訴求單子進行全面匯總,以鎮網格中心為平臺,建立覆蓋全鎮的大數據庫,在這個全新的數據庫中,將推出問題清單、措施清單、解決清單等,建立起解決難點、堵點、痛點的長效機制。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