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上海這個區的180多位干部為啥愛逛馬路,還習慣性摸摸垃圾桶?

來源:上觀區情2018.2.2

摘要:按照要求,局級干部對所負責的道路一個月只要巡查兩次,但不少局級干部沒事就去兜馬路,還不要人跟著,有的區領導連垃圾桶都要摸一下,看看干凈不干凈。而會被時不時@的二級路長、處級干部時刻都要保持緊迫感。

靜安區臨汾路街道,嶺南路100弄小區的圍墻外,有條寬度一米左右的垃圾帶,路人將垃圾丟到這里,嚴重影響環境。記者近日采訪時,附近小區居民告訴記者,“‘路長’來過了,垃圾帶問題很快就會解決了。”原來,嶺南路二級路長、臨汾路街道副主任吳月之前在巡查道路時,發現了這一現象。在她的推動下,街道很快拿出了整改方案,從硬件上進行改造,杜絕垃圾帶的源頭。

去年5月,靜安區在全市首推“路長制”,全區25個局級干部與街鎮160多個處級干部作為全區246條道路的“一級路長”與“二級路長”,要檢查、發現道路上任何問題,并協調推動疑難雜癥的解決。這一做法,“倒逼”靜安的干部壓實城區治理的責任,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的城區治理工作格局,實現了協同到位、問題快速處置機制,促使靜安整體城區品質的整體提升。

層層落實,讓干部保持緊迫感

去年6月,靜安寺街道黨工委書記、南京西路二級路長葉智堅在微信群里面被人@了一下,原來是靜安區委書記安路生,在“南京西路路長制工作群”中給他發了一條留言。

作為南京西路一級路長,安路生過去幾個月沒事就去“逛馬路”。他在對南京西路進行巡查時發現,久光百貨南廣場上有一處臨時廣告設施,未將相關審批文書公示。

被@后,葉智堅立即聯系街道城管中隊核實該臨時廣告設施是否有經過審核備案。經核實,發現未有該處臨時廣告設施的登記備案記錄。葉智堅第一時間牽頭街道分管領導、城管中隊及網格中心到現場查看,當場責令這一臨時廣告設施進行整改,將相關審批文書進行公示。

如今,全區25個局級干部與街鎮160多個處級干部,都養成了“逛馬路”的習慣,從路面路燈、店招店牌、小區外部環境等等目之所及,邊逛邊記邊管。

盡管按照要求,局級干部對所負責的道路一個月只要巡查兩次,但不少局級干部沒事就去兜馬路,還不要人跟著,有的區領導連垃圾桶都要摸一下,看看干凈不干凈。而會被時不時@的二級路長、處級干部時刻都要保持緊迫感。

“路長制,是以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城區管理責任體系,壓實相關領導干部與職能部門對城區精細化治理的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的工作格局。”安路生說,通過路長制,靜安已梳理明確每條道路上管理、執法、作業、固守人員并相對固化,確保道路巡檢到位、問題處置到人。

協同到位,解決疑難雜癥

泰興路是南京西路的后街,一條“網紅路”:不少小店透著煙火氣,居民悠閑地坐在弄堂口聊天,街區干凈雅致。

過去的泰興路并不是這樣。曾經,沿街零星店鋪占道經營,歷史遺留的東方書報亭長期占道,沿街垃圾壓縮站管理不善,污水橫流、臭氣熏天。居民晾曬的衣服掛在樹杈、欄桿上,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環境衛生與街區景觀都比較差。

去年,泰興路一級路長、靜安區政協副主席陳靜薇與二級路長、石門二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宇韜在“逛馬路”的時候發現了這些問題并進行了梳理。

兩位路長牽頭協調相關部門與居委會共同對這一街區進行了“微改造”:引導沿街占道經營的店鋪必須遵守門責管理制度,不遵守門責制度的進行業態調整升級,占路報亭進行了拆除,依照居民生活習慣安裝了沿街公共晾衣架,亂停放的車輛都進行了有效疏導,原來暴露在外的垃圾壓縮站重新進行了整修,街區面貌與環境都發生了巨大改變。

“目前,針對路長們巡查中發現的問題,靜安區已經建立了部門與部門、部門與街鎮、街鎮與街鎮之間的問題快速反映與協同處置機制,一批長期存在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靜安區網格中心主任曾紀忠說。

截至去年底,各級路長共巡查發現各類問題超過2.08萬件,其中一級路長發現問題700多件,二級路長發現問題2萬多件,目前解決率超過99%,尚未解決問題已列入整改計劃或者正在督辦中。

一路一策,提升街區品質

最近,為加快“美麗城區”建設,臨汾路街道在今年的道路微改造項目中,請街道的二級路長一起參與街面改造和整治計劃的制定、討論。哪些道路設施、門店門面應該改造,如何改造?哪些街面的頑癥需要路長牽頭協調解決?面對這些問題,二級路長都備足功課、心中有數。

“路長不是一般的街面網格巡查員。他應該對所負責的道路、街面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并對道路改建、整治的具體任務、目標了然于胸,能為街區品質的提升提出意見和建議。”吳月說出了自己的理解。

路長制試行下來,靜安區許多干部都在思考:路長制接下來怎樣進一步優化,更好地發揮作用?

據介紹,在開展道路現狀梳理,摸清底數查找薄弱環節,做好問題處置的基礎上,靜安區各級路長已從道路現狀和管理實際出發,研究制定了道路的“一路一策”方案,接下來以此為目標,推動城區面貌的整體提升。 比如,對區內某一商業街計劃從改造燈光、增加城市小品等角度對街區品質進行提升。“國外街角的花壇可以有各種形狀,我們街角的花壇現在都是方方正正的,是不是可以進行一些美化,比如做成有弧度的。” 正是因為經常走在路上,而不是坐在辦公室內,靜安的干部才會對城區細節有這么多思考。

“接下來,我們還將進一步落實門責制度。街區面貌改善不應僅靠政府干部在單方面做,還應該調動起居民、企業等方方面面,通過共治自治來共同管理與維護。” 曾紀忠說。

去年11月,臨汾路商會在彭浦新村街道成立正式,有100多家沿街小商戶加入。臨汾路在美麗城區建設后越變越美,沿街小店主感同身受,于是在街道引導下成立了商會。他們承諾,將自治自律,要將臨汾路打造成為文明商業一條街。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