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角場現“發光斑馬線”,為行人點亮一條“安全光路”
來源:上觀區情2018.2.12

近日,在五角場政通路國濟路路口,“發光斑馬線”成為一道亮眼的風景線。在沒有行人通過時,這條人行橫道線和普通的斑馬線無異,然而只要有行人通過,斑馬線兩邊的地磚燈會閃爍冷色白光,提醒過往車輛減速禮讓行人。
對行人和車輛“雙向警示”
夜晚的五角場商圈街頭,人流車流密集,政通路國濟路路口,一輛輛車呼嘯而過,往淞滬路匯聚。“由于與淞滬路距離近,該路段的司機容易急躁,因此將此處作為過街警示系統的試點。”楊浦區建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光斑馬線”也體現了五角場作為城市副中心的智能化元素。
前腳邁進斑馬線范圍,兩邊的發光地磚便同時亮起來,形成一條閃爍的“光路”。直行和右轉的車開到斑馬線前,都主動減速甚至停下來,等行人通過后才繼續前行。“光路”對行人和車輛來說都是一種警示。附近居民表示,發光斑馬線運行以來,車輛禮讓行人的情況有了好轉,自己過馬路時也會更加集中精神。
人行橫道為何能自動檢測行人通行情況?楊浦區建管委負責人表示,機動車禮讓行人的過街警示系統采用紅外與雷達進行復合檢測,判定人行橫道區域是否有行人通行。當路口有行人通過紅外觸發器,系統自動判定人行橫道區域有行人通行,斑馬線兩邊會亮起地磚燈,并連續閃爍提示過往車輛減速禮讓行人,對人行橫道上的行人及過往車輛進行雙向警示。當行人安全通過斑馬線后,地磚燈自動熄滅。
亮燈方式也有多樣性選擇,可同時亮滅,也可以固定的相位差進行“馬蹄式”動態亮燈。目前最新的試驗產品可根據白天與晚上的光感智能調節地磚燈亮度,使這道“生命線”成為更親和的“風景線”。
不禮讓行人將被斑馬線“抓拍”
人行橫道是行人安全通行的區域。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人行橫道有行人在行走時,機動車均應停車讓行。然而,很多人員傷亡都發生在人行橫道。從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全國斑馬線上共發生交通事故1.4萬起。
究其原因,主客觀因素同時存在。楊浦區建管委曾牽頭做過一項調研發現,在城市中易發生事故的人行橫道有兩種,一種是在人煙較少地區的燈光昏暗處,一種是在人流車流密集的車燈高亮處,這兩種情況下,司機都很難識別前方的人行橫道,尤其是非燈控制路口和道路中間的人行橫道。而同時,由于行人闖紅燈,“低頭族”一邊玩手機一邊過馬路的現象普遍存在,司機沒形成停車讓行的安全意識等因素,都會導致過馬路的安全隱患大大增加。
燈光昏暗處的人行道。
燈光高亮處的人行道。
去年,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總隊組織開展了不禮讓斑馬線整治行動,雖禮讓行人的情況有所好轉,但耗費的人力成本很高。目前保障行人過街安全的方式主要有志愿者站在斑馬線兩端提醒行人注意安全,及交警到場指揮,尚無有效警示人車過斑馬線的技術手段及此類違法行為的取證技術。
為了解決斑馬線安全隱患問題,不少城市采取了一些嘗試。在西班牙馬德里,“彩色斑馬線”利用不同色彩組合讓斑馬線更加鮮艷。荷蘭早就有“常亮型的發光斑馬線”,用LED燈做成斑馬線,夜晚為行人照亮安全通路。在我國的西安和武漢,不少斑馬線兩端安裝了發光道釘,當行人或非機動車經過時,道釘會自動發光。
馬德里(左上)的彩色斑馬線,丹麥(左下)的常亮斑馬線,西安(右上)和武漢(右下)的發光道釘。
“發光斑馬線未來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會在基本的行人車輛提示基礎上,加入違法抓拍模塊,并智能化判定等候人數。一旦監測到在行人行徑方向的行人達到一定數量,而車輛沒有沒有禮讓行人,則自動對車輛進行拍照取證。城市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上海智能交通正在不斷努力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更多資訊
-
何為新潮國風古鎮秘境?南翔國潮大會揭開神秘面紗2023.9.28
作為嘉定旅游節重點活動之一,9月27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嘉定區人民政府主辦,以“新潮國風?古鎮秘境”為主題的第二屆南翔國潮大會暨第十七屆南翔小籠文化展伴著古風、國風民俗匯… 查看詳情 >
-
商務部點名上海自貿試驗區:以六大產業為核心,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2023.9.28
9月2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在回答“自貿試驗區是否已經建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的問題時,商務部自貿區港建設協調司司長楊正… 查看詳情 >
-
與企業攜手闖過成果轉化關,寶山“先投后股”撥付扶持資金更重服務2023.9.28
“我們新建成的生產及研發中心占地面積2100平方米,包括3個GMP潔凈生產車間及P2生物實驗室,順利通過了ISO13485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階段驗證,初步達到年產值3億元的生產規模!” 作為寶山“先… 查看詳情 >
-
上海首批20處工業遺產公布,上海船廠、上海造幣廠、“遠望1號”均入選2023.9.28
上海的工業遺產,凝結了城市發展的每一段成就,誕生了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許多“高光時刻”。9月27日,上海首批工業遺產在世界設計之都大會現場公布。它們將通過保護管理和活化利用,發揮標桿示范引領作用,傳承…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