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了,靚了!莘莊立交全新亮燈,飛一般的絢麗摩登
來源:上觀區情2018.2.12

最近,家住莘莊的網友又有新發現啦!開車駛過莘莊立交,發現高架兩邊鋪滿絢麗的燈光,還時不時變換色彩,仿佛馳騁在夜底霓虹間,那種感覺,真是“飛一般的美”啦~
景觀燈扮靚莘莊立交,處處都是風景
據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介紹,這位網友所說的夜景正是莘莊立交橋景觀燈帶景觀綜合改造工程,目前已經完成并正式亮燈。這意味著莘莊立交橋高架架空路段,6個方向,20個匝道出入口從此將被絢麗的景觀燈覆蓋。
莘莊立交橋,習慣被人們稱為莘莊立交,是上海市西南角最大的立交橋,也是閔行與周邊地區溝通的重要交通樞紐。TA與外環線、內環線、延安路高架、滬閔路高架、滬嘉高速公路、莘奉金高速公路、滬杭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等盤橫相連。附近還有多處居民區和建筑大樓。
根據人們在行駛過程或者從遠處建筑眺望立交橋的習慣,景觀燈改造區域選擇了重復視角較高的地方,總長7公里,涉及60根橋柱,20個匝道出入口道路。主要集中在北面,由虹橋機場方向去往徐家匯、浦東機場、金山衛、寧波、杭州、松江方向;東面,由滬閔高架,徐家匯方向去往虹橋機場、閔行、金山衛,寧波、浦東機場方向;東南面,由浦東機場方向去往徐家匯、虹橋機場、杭州、松江方向;南面,由金山衛,寧波方向去往徐家匯、杭州、虹橋機場方向;西南面,由閔行七莘路方向去往滬閔高架、徐家匯方向以及西面,由杭州,松江方向去往虹橋機場、徐家匯、浦東機場、金山衛,寧波方向。
洗墻燈、投光燈、投影燈多種燈光聚合,讓開車成為享受
據負責該工程的設計師介紹,莘莊立交橋景觀燈帶綜合改造是以“上海的夢,發展的夢”為主題,采用LED洗墻燈、防水靜態LED投影燈、LED投光燈點綴橋面兩側及橋立柱。
LED洗墻燈緊貼橋兩側,采用了紅、藍、紫三種不同顏色的燈光效果,極富變化和律動感。通過匯聚多種色彩,組成筆直的直線或環繞的曲線,清晰地勾勒出莘莊立交橋的輪廓。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日里,燈光主要顯現為湖藍色;在周末,燈光會自由在湖藍色與紫色中切換,顏色變化相隔一分鐘;而在諸如春節等節假期期間,燈光又會顯示為紅色。
距離橋立柱不遠,在綠化帶里,新裝了防水靜態LED投影燈。夜幕降臨,投影燈把橋立柱表面作為屏幕,向屏幕中央投放圖案——上海市花白玉蘭,帶有開路先鋒、奮發向上的美好寓意。
LED投光燈位于橋立柱底端,燈光采用向上投光,燈光顏色與橋立柱顏色相仿,讓橋立柱不再是黑夜中被埋沒的一角,而是夜色中“表演”的主角。
以車行角度看滬閔路立交交叉口為例,三種燈光組團亮相,為莘莊的夜晚增添了幾分美麗和神秘。
采用智能控制系統,亮燈時間根據季節調節
莘莊立交橋景觀燈采用了綠色、環保LED燈具。還運用智能控制系統,人工控制燈亮燈滅時間。閔閔從區綠化和市容局了解到,平常亮燈時間是從17:30到22:00,根據季節變化,以后也會適當調整亮燈時間。而除夕當天晚上將會從17:30一直亮到0:00。
美輪美奐,閔行夜景醉人
閔行的夜景因為這些景觀燈而變得與眾不同。當我們行駛在莘莊立交橋上,看到絢麗的燈光為我們照亮前行的道路,不僅視覺上得到滿足,心里也感覺暖暖的。
在閔行,除了莘莊立交橋,身邊還有橫瀝港周邊區域、莘莊南廣場、虹橋商務區核心區、虹梅休閑街等一大批與外灘、陸家嘴、淮海路等相媲美的閔行夜景。
按照生態宜居主城區的要求,全區景觀燈光的發展定位為:適度發展、多做精品、修舊建新、合理布局。一方面倡導綠色環保理念,對現有區屬景觀燈光設施實施改造升級,淘汰老舊低端設施,運用大量環保節能的新光源,提升生態環保能級,提升區域夜間景觀燈光效果;另一方面,在一些重要節點打造標志性景觀燈光組團亮點,形成新地標,以點帶面,提升閔行整體景觀風貌水平。
景觀燈是組成閔行夜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大家照亮夜晚前行道路的同時,也給大家帶來美的視覺享受。接下來,閔行還會有七莘路(滬閔路-顧戴路)等景觀完成提升改造。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閔行的夜色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與眾不同吧~
更多資訊
-
重慶狼隊在這里拿下七冠,電競初創企業在這里得到扶持,MAKE11電競眾創空間助力產業蓬勃生長2023.8.11
曾經,電競一度等同于“沉迷游戲”,是刻板印象中的“玩物喪志”,不僅不被主流接受,甚至被視為洪水猛獸。但不知不覺間,電競早已甩開了身上的污名并且持續不斷地向外界輸出積極向上的電競精神。就在今年6月22日… 查看詳情 >
-
進口光刻膠原料是集成電路晶圓生產關鍵物料,可它保質期最多只有6個月……2023.8.11
最近,上海某芯片制造龍頭企業第二次拿到了相關部門頒發的批復文件,這意味著接下來的一年,憑此批復,他們可以多次進口光刻膠原料,從而確保集成電路晶圓的穩定生產。 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糧食”,“喂養”著產… 查看詳情 >
-
運營“一流公園”回應市民建議,上海地產做實做細調研成果轉化“后半篇文章”2023.8.11
“公園座椅不夠多”“騎行體驗一般”“露營區太小了”……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北區自2021年12月31日開放以來,已經接待了約200萬名游客,不少市民結合游玩體驗提出改善建議。 今年底,世博文化公園全園要基… 查看詳情 >
-
千方百計找“螺螄殼”在里面“做道場”,這個中心城區兩年多出24座口袋公園2023.8.11
今年,衡山路吳興路會聚之處,多出一座“網紅”公園。 吸引人們的,除了90多年未曾向公眾開放過的私家花園,還有主景點噴水池上和花園年紀一樣大的小天使雕像,隨著花園圍墻的打開,從背對衡山路轉了180°,首…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