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花功夫| 歷保建筑裝修是否違規?哪處街面出現垃圾?黃浦這個街道大數據平臺全掌握
來源:上觀區情2018.3.13
前幾天,社工小王在南昌路上巡查,發現一戶居民家正在裝修。他立刻打開手機中的“黃浦瑞金”APP,輸入這戶居民家的地址,發現這里是一處歷史保護建筑。于是,他走進居民家,按照APP中對歷保建筑裝修的要求,提醒居民要嚴格執行這些要求。同時,他在APP中標注了這戶居民正在裝修的狀態,后臺網格中心的工作人員查看到這一情況,提醒其他巡查人員密切注意這戶居民的裝修情況,不要對歷保建筑造成任何破壞。
小王使用的“黃浦瑞金APP”以及后臺網格中心工作人員可以查看的“社區治理數據庫”,正是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開發的“社區治理大數據應用平臺”。通過一年多運作,這一平臺已經積累了113萬條數據,幫助街道摸清了轄區內居民與社區情況的“底數”,在社工走訪、養老服務、受理大廳、社區巡檢、自治共治、黨建等15個社區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提高了社區治理的精細度與效率。
為居民勾勒“畫像”,讓走訪有備而來
在茂名南路某號一戶居民家門,居民曹阿姨接待了社工小王的走訪。走訪前,小王已經通過“黃浦瑞金”APP查看了曹阿姨的信息,發現她是一位高齡孤老、僑眷,非常熱心,經常參加社區自治活動,對社區為老服務有所了解,此前已經享受過代為烹飪、陪同看病、洗衣洗被等社區養老服務。小王在與曹阿姨聊天后,得知她希望能獲得更多貼身照料,就向她介紹了不久前上海推廣的長護險。
在瑞金二路街道,這樣有備而來的走訪調研,已經成為街道工作人員的工作常態。“社區治理大數據應用平臺”以區人口信息庫、網格管理平臺等區業務平臺為依托,整合了街道各辦公室、下沉力量等街道層面數據,再加上走訪調研中錄入的數據,已形成121個數據標簽,每個標簽對應一個數據子庫,能夠對居民進行較為精準的“勾畫”,幫助社工們掌握居民真實情況。
曹阿姨對長護險感興趣,問得非常仔細。小王對照著APP中“數字全崗通”欄目中關于長護險的政策內容逐條向她解釋,并代她在APP中申請了長護險。
“數字全崗通”是APP中的一個項目,它就像一個社區知識庫,讓社區中人人都變成“全崗通”。無論是街道工作人員,還是居民,只要輸入想查詢的社區問題關鍵詞,APP就會自動匹配出答案。目前,“數字全崗通”中已包括街道8個職能部門、所有窗口業務以及社區工作常見問題,約400余項,初步實現社區工作“全覆蓋”。后臺工作人員還會經常查看搜索關鍵詞,一旦發現某個關鍵詞搜索量大,但沒有匹配答案,會進一步將答案補充進去。“數字全崗通”已經成為街道工作人員服務居民的好助手。
瑞金二路街道老年人比例高,“黃浦瑞金APP”有一個項目叫“養老服務”,將社區養老資源與40多項養老服務全部納入其中,并可以直接通過APP申請這些服務。考慮到老年人大都不會使用智能手機,APP中對養老服務的申請,還貼心地設計了代為申請的選項,可以由社區工作人員幫助老人進行申請。數據上傳后,街道購買服務的社會組織看到數據信息后就會派工作人員上門服務。
遇到治理“疑難雜癥”,網上可“會診”
在思南路上的一個小區,正在巡查的居委會干部發現小區東南邊的一處鐵門嚴重生銹,門栓打不開了。居委會干部拿出手機,對著鐵門一角的NfC卡掃了掃,將鐵門損壞的狀況上傳到數據庫,后臺工作人員看到后通知房管進行查看與修理。
“社區治理大數據應用平臺”不僅僅建立了居民的數據庫,還建立了社區部件的數據庫。對消防器材、鐵門等社區公共部件,街道都貼上了NfC卡,街道工作人員在巡檢中掃一掃卡,就知道這些部件的運行情況。在后臺的電腦上,一張社區地圖上星星點點標注著社區林林總總的部件,部件的狀況可以做到實時更新。街道還建立了部件的日常巡檢“亮燈”機制,對于接近巡檢周期和超過巡檢周期的,將亮“黃燈”和“紅燈”提醒,確保這些部件處于正常狀態。
對巡檢中發現的問題,街道工作人員都可以通過APP進行匯報,后臺收到后將協調人員進行處置。比如,發現違章搭建,可以拍照上傳,由街道網格中心派單,將數據信息同步推送城管、房管和綠化等相關部門,進行及時處置。也正是通過“社區治理大數據應用平臺”,街道理清了轄區內165處文保與歷保建筑的具體位置與情況,并安排人手每日進行重點監控與巡查,確保歷史文脈的完整留存。
發現問題重在解決,對巡查中發現的棘手問題,街道工作人員還可以使用數據后臺的“會診”功能與其他各方共同商議解決,提高了問題解決效率。如,去年南昌路附近暴露垃圾發生率最高時達18.5%,社管辦發起線上“會診”,綠化所重新規劃清運路線,并提出與居民區一起合理設置暴露垃圾堆放點以便清運。在自治辦指導下,居委動員骨干力量成立弄管會,形成居民公約,勸導居民定點堆放建筑垃圾。黨建辦打造“樂安坊黨建特色項目”,以項目化鞏固自治成效。今年以來,南昌路暴露垃圾發生率明顯下降。通過“會診”,進一步提升街道各部門相互工作支撐的效率。
暴露垃圾怎么管,數據來說話
數據庫還有一項重要功能是統計分析,并為街道進行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比如,通過對網格案件數據的分析,街道發現環衛市容事件發生率較高,為40%以上,其中最突出的是暴露垃圾事件,占環衛市容事件近一半。通過數據與地圖比對,可以鎖定發生暴露垃圾最頻繁的街區—長樂路、南昌路等等。街道分析,這些街區上小餐飲店集中,因此協同條塊部門進行了綜合治理,并增加了社區巡查力量,以鞏固治理成果。
又如,街道去年在轄區內部分區域增加了消防設備的布點。哪里增加,由大數據說了算。后臺根據數據庫歷年火災發生數量與分布,以及老房分布圖,進行了比對推算,最終給出了容易發生火宅的區域圖。
如今,街道在制定民生政策、社區治理規劃時,都會比對一下數據庫中的數據再進行決策。
街道負責人說,社區治理大數據應用平臺確立了“倒逼機制”,促進了街道工作的整體提升,推動了街道與下沉隊伍深度融合,形成了科學決策提供精準服務,凸顯了黨建引領自治共治的成效。下一步,街道將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在推進社區治理智能化上進一步探索實踐,提高社區治理精細化水平。
更多資訊
-
上海浦東發布全市首部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南,提供多種策略2023.10.12
10月11日下午,《浦東新區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發布會在上海市浦東軟件園舉行。 《指南》由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和浦東市場監管局聯合組建編寫組,邀請法官、檢察官、律師、鑒定專家等專業人… 查看詳情 >
-
又一家世界名企落戶蘇河灣→2023.10.12
日前,全球最大的廣告傳播集團WPP旗下知名廣告公司GREY GROUP CHINA葛瑞中國,正式落戶蘇河灣功能區內的蘇河灣中心,為蘇河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專業廣告服務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悉,葛瑞… 查看詳情 >
-
楊浦首條智慧步道來了,快來解鎖健身新玩法→2023.10.12
追求健康、熱愛運動,是不少市民的生活態度。眼下秋高氣爽,正是外出健身的好時節。近日,楊浦區體育活動中心增設了一條全長550米、沿途設置打卡點、包含互動大屏的“智慧步道”。通過AI智慧技術,令居民在運動… 查看詳情 >
-
“華東師大校區、科技園區、城市社區”三方聯動,打造閔行基礎教育新高地!2023.10.12
9月26日,解放日報對華東師大閔行基礎教育集團依托華東師大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作了整版報道。一起去了解一下! 目前,上海推進“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華東師范大學作為核心引擎的高校之一正釋放更…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