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金山新義村:探索“眾創入村”,讓農民的閑置農宅“活”起來

來源:上觀區情2018.3.13

摘要:楓涇鎮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探索農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有利于讓農村的閑置農房等要素逐步流動起來,這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種積極探索。

農民依然住在農宅里,但多余的閑置房可以租出去,統一交給一家上市公司,打造成一個個散落在鄉村里的眾創空間。3月12日上午,在上海金山楓涇鎮新義村,“天域?新義田園綜合體”宣布啟動建設,計劃先用100天推出第一批眾創空間,未來則將通過全面的“鄉村更新”,成為集現代農業、創業創新、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振興實踐基地。

新義村期待通過“眾創入村”、“眾創入戶”,讓一大批閑置農宅“活”起來。“美麗鄉村轉型為眾創空間,既為企業和創客提供了創新創業的平臺,也為農民增收提供新載體、新渠道。”金山區領導告訴記者,楓涇鎮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探索農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有利于讓農村的閑置農房等要素逐步流動起來,這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種積極探索。

據悉,第一批9戶農民的附屬房屋已被租下,簽約15年,接下來,還有更多的閑置農宅將被納入這個平臺。村民陸玉芳說,自家6口人住在兩層小樓里,旁邊的四五間輔助房租了出去,總面積大約100多平方米,每個月可以增加1000多元收入。據介紹,村委會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統一將村民閑置房屋出租給天域公司,合同期滿后,裝修改造過的房屋使用權仍屬村民;在此過程中,房屋出租將增加村民財產性收入,就近工作還可以增加村民工資性收入,而雞鴨蔬菜出售也能增加村民的經營性收入,一舉多贏。

目前,第一批愿意出租的農宅,主要集中在陸家埭的宅基頭。那里的鄉村道路旁,還豎起了一幅幅巨大效果圖,告訴村民們未來這里將被建成什么樣,比如創新工作室、特色民宿、休閑農業基地、開放的郊野公園等。據透露,對于第一批閑置農宅的改造,項目運營方還引入了第三方盈創建筑科技公司的3D打印技術,將它們“打印”一個個別具風格的眾創空間,建筑垃圾也可以成為環保再生材料。

在啟動儀式的現場,還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村民。一位俞老伯告訴記者,橋東面那幢繪著漂亮農民畫的兩層農宅,就是他在27年前建造的,一共有8個房間呢,如果接下來村里要打造民宿,自己愿意整體出租。而另一位阿姨則說,她家也有不少閑置房屋,現在還沒有出租,如果租金再稍微高一點,村里對出租合同進行統一把關,自家也是愿意出租的。

作為楓涇鎮“鄉村更新”的試點基地,新義村近年來因地制宜,全面推進以鄉村道路、村內河道、村口門頭、宅基示范點、鄉村旅游點為重點的“十個一”美麗鄉村行動,集中實施村莊改造、污水納管、河道整治、道路擴建等項目,村容村貌不斷改善,村民獲得感與日俱增,還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上海市“美好家園示范村”、 “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依托“上海臨港·楓涇科創小鎮”平臺,芝麻基地、黃桃基地、梨園基地、石榴基地、草莓基地等一批農創項目已經在新義村“落地生根”。

雖然眾創空間還沒建成,但已吸引了一批企業準備入駐,包括中華老字號馬利美術顏料、村內的芝麻種植企業等。在新義村種植400畝芝麻的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有種植和加工環節,希望把研發、展示、體驗等功能放到眾創空間里,真正實現一、二、三產業的串聯發展。“在美麗的鄉村里創新創業,既為鄉村注入了年輕的新鮮血液,也會帶來大批的旅游人群。這樣一來,鄉村就不愁沒有活力。”楓涇鎮一位人士展望道。

不過,有沒有人來,關鍵還在產業。據介紹,此次參與楓涇“鄉村更新”的天域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十佳園林工程企業、全國十佳園林科技創新企業。在今后的戰略合作中,雙方將攜手打造核心產業、支持產業、配套產業、衍生產業四個產業群。其中,核心產業是指以新義村特色農產品和園區為建設載體的現代農業;支持產業是指以創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為先導,在新義村集聚各類創新主體、創業人才和創投資本等創新要素資源的全方面的創意產業;配套產業是指為新義村現代農業和創意產業提供良好環境和氛圍的企業群,包括旅游、餐飲、住宿、娛樂、會務、培訓等;衍生產業是指為支持休閑農產品的研發、加工、推介和促銷的企業群及金融、媒體等其他企業群。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