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雙創空間 > 正文

收到陌生人短信:企業上市要落空,求幫忙!……且看臨港當家人自述怎么做

來源:上觀區情2018.3.27

摘要:記得大調研剛開始的時候,我收到過一條短信。發件人是易具精工股份的負責人,企業從事的是無人化工廠和智能切割、檢測。2017年初,企業遷到臨港時,上市流程只剩下環評這一環節,但去年底向臨港管委會遞交材料時突然發現,在書院鎮無法做區域環評。

【小編說】作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區,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主體承載區,臨港集聚了超過400家企業。大調研剛開始后的一天,浦東新區常委、上海臨港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陳杰收到一條陌生人發來的求助短信,向他傾訴自己企業上市計劃可能因環評而落空,他怎么做呢?讓我們來聽聽陳杰的自述。


大調研線索來自每時每刻,絕不是走一個地方,開一個會就解決全部問題。要做全天候的調研者,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解決問題的“店小二”。

記得大調研剛開始的時候,我收到過一條短信。發件人是易具精工股份的負責人,企業從事的是無人化工廠和智能切割、檢測。2017年初,企業遷到臨港時,上市流程只剩下環評這一環節,但去年底向臨港管委會遞交材料時突然發現,在書院鎮無法做區域環評。

原來,企業雖符合環評標準,但由于臨港主產業基地因控詳規劃和產業規劃沒有明確,暫緩開展規劃環評工作。萬祥、書院工業區因屬主產業基地,規劃環評也未開展。泥城工業區屬重裝備產業配套園區,但當時重裝備產業基地規劃環評未將該地塊納入。

2017年國家取消了環保驗收審批,但對規劃環評要求更高。根據上海市環境保護局印發了《上海市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區域限批實施暫行辦法》(滬環規[2017]12號),明確要求從2017年11月1日起,對未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產業園區,暫停審批該園區除污染治理、生態恢復建設和循環經濟類以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對在臨港三鎮產業區項目落地產生影響。

短信中,企業負責人很焦慮,如果區域環評無法完成,企業的上市計劃就會落空。雖然我從未見過那位負責人,但企業反映的難題不容等待,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排在首位。收到短信,我立即跟臨港管委會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十幾分鐘后給這位企業負責人回復說,“反映真實,現經貿辦、審批辦都在聯系建環辦和市區環保局”。

難道企業上市之路要泡湯?急企業之所急,我們臨港管委會多個部門數次上門,前往調研,經過與市環保局多次協調,找到了兩步同時走的解決路徑:

一是組織臨港各鎮抓緊開展園區規劃環評編制工作,計劃4月初上報市局審批;

二是請行政審批辦提前服務,同步受理項目環評文件,并開展相關技術審查工作,不影響項目落地。

經多方努力,今年1月23日,易具精工股份順利取得環評報告,正在進行上市程序。負責人也再次給我發來了短信,表示感謝。

對易具精工股份來說,迫在眉睫的訴求解決了,但是落戶臨港的其他企業是否會遇到類似難題?針對目前企業項目落地情況,臨港建設環保辦已與行政審批辦建立了環評審批管理聯動機制,加強與各園區的日常溝通,以不影響項目受理為前提,強化項目全程跟蹤服務。

臨港作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區,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主體承載區,以智能制造為主題特色的產業正在規劃布局且有序實施中,集聚企業超過400家,“2+3+4”(即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高端裝備、海工裝備和智能網聯汽車,軟件與信息、集成電路、航空航天和節能環保)產業體系已初步構架。

優化營商環境、做好新時期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政府部門不再只是有求必應,還需主動靠前,跨前服務,充分了解企業訴求,“店小二”的腳步沒有停歇。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