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駒橋家園:北京市最大產業化公租房住宅示范工程
來源:人民網2017.6.13
租金24元/平米,60平米的兩居室月租還不到1500元,這樣的房子住著舒心嗎?帶著疑問,記者和首都市民們走進了位于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興茂二街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以下簡稱:保障房中心)公租房項目燕保·馬駒橋家園,這里是北京市最大產業化公租房住宅示范工程。
據記者了解到,項目10棟共3004套公租房,整個建筑群超過60%是裝配式建筑構件,樓梯、陽臺、部分內外墻約60%部件采用裝有“電子芯”的預制板材拼裝而成。預制板內部均內置“電子芯”,可動態查詢加工信息,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整個工程21萬平方米,地上16層,地下2層,全部采用裝配式精裝修。
項目屬于綠色低碳建筑,整個工程21萬平方米全部采用產業化2.0版本裝配式精裝修,整個建筑群超過60%是裝配式建筑構件。建筑構件均產自保障房中心參股子公司北京市住宅產業化集團燕通建筑構建有限公司,嚴格把控質量。 “組裝”起來的房子色彩非常統一,后期外立面沒有“涂脂抹粉”有種“天然去雕飾”的美。
很多市民對于裝配式建筑并沒有太多的了解。近年來,市政府大力推行住宅產業化政策、百姓住宅房高品質需求成為裝配式建筑市場化的積極推動力。保障房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裝配式建筑源自中國古老的建筑工藝,如不用鉚釘的斗拱結構就是中國古代建筑工匠們的秘密武器。
圖為:市民代表們參觀公租房的各個戶型和內部裝修情況。(人民網 朱江/攝)
市民代表們參觀了公租房的各個戶型和內部裝修情況。裝配式建筑除使建筑本身“天然靚麗”外,內部裝配式精裝修更能給租戶帶來高品質生活保障。工作人員講解到,在房間中,大家看到裝修全部采用環保硅酸鈣板裝飾,干凈整潔好打理。墻面上還有能夠手動調節暖氣溫度的面板,使住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節室內溫度;電子門鈴、門禁系統、廚房衛生間全部精裝修;水暖管道全部布設在地板之下,使空間利用率更高;所有房間南北通透,采光極佳;精裝修真正實現了可“領包入住”;所有這些令參觀的市民代表們贊不絕口。
輕型龍骨搭起來的隔斷墻,是馬駒橋項目的一大特色:輕型龍骨“包”住保溫材料,再用兩塊刷白或貼上瓷磚的硬隔板將龍骨夾在中間,墻面看上去就像用刀切過一樣平整。傳統面普遍存在的墻面不平、表面裂縫等問題得以解決。由于地面和墻面都是預制板面,后期維護可直接將板材掀起進行維修,更不會留下墻裂后遺癥,降低了維修維護成本,最大限度降低了維修對租戶和周邊居民帶來的干擾。
項目處工作人員向市民代表介紹,您別小看這個墻面,因為里面有保溫隔層,所以隔音效果特別好,還保溫,冬天住著特別舒服。
在項目的樣板間里,大家看到的不是四白落地的水泥墻,而是潔白平整的硅酸鈣板組裝而成的墻面。硅酸鈣板作為新型綠色環保建材,具有防火,防潮,隔音,防蟲蛀,耐久性較好,是當今最理想裝飾板材,裝修完成后即可入住,避免了傳統磚混和涂料裝修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為入住居民的健康提供了綠色安全保證。
一位帶著孩子來的母子在現場第一次看到“組裝”好的墻面,她對記者表示,這個墻面不用刷漆,沒有味道,沒有污染,老人孩子住在這里,就放心多了。
由于公租房項目都是精裝修交房,我們在樣板間也看到了許多貼心的細節,進門處的小柜子巧妙地遮擋了繁雜的管線,還能為業主提供一個置物空間;臥室的墻上預留了安裝壁掛電視的說明,衛生間也預留了安裝洗衣機的位置……讓人驚喜的是,該項目的供暖采用地暖模式,節省了居家空間,且可以做到自主調溫。
一位市民代表現場表示,我也看過一些商品房的樣板間,今天在這里看到好多細節感覺一點也不輸商品房。
在參觀完小區環境、真實體驗了公租房的入住環境和戶型格局后,大家來到公租房管理服務中心項目管理處,“租務、物業、社會化”三位一體的管理、“五統一”標準化服務,讓大家真正了解了提供高品質服務背后的專業化團隊。作為特大城市的首都北京,探索市場化、專業化保障性住房供應和管理機制,是黨和政府對百姓提供基本保障的莊嚴承諾。
圖為:在活動現場,市民代表紛紛手機拍照,了解公租房申請條件。(人民網 朱江/攝)
在活動現場,市民代表最關心問題是“公租房如何申請,自己是否具備申請資格?”。本網記者從保障房中心了解到,按照政策設計,公租房的保障對象為三類: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無房職工和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北京市目前的公租房入住家庭以第一類為主,在此基礎上,保障房中心有序擴大配租覆蓋范圍,通過社會單位集體租賃以及無房職工和新北京人專項配租等舉措創新配租機制,逐步將后兩類群體納入其中。
北京市保障房建設投資中心黨群工作部胡美娜強調指出,今天收到了很多市民代表的反饋,發現大家對于公租房有了全新的認識,無論是從小區的設計還是我們的管理和服務,許多人性化的設計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對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鼓勵,未來我們會繼續做好服務,不但讓大家住的放心、住的安心,還要住的更有尊嚴。
在國家住建部、北京市住建委和市住房保障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保障房中心參與編制的《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標準》《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被確立為國家標準并在今年世界環境日前夕正式頒布實施。
更多資訊
-
靜水流深!漢口路解放大廈在歷史中誕生,在發展中孕育2023.8.2
識別一座城市的歷史文脈和品質風貌,最直觀就是建筑物。它不僅是人類生活的棲身地,亦是文明的發源地,更是鄉愁的慰藉地。 漢口路,曾經鬧中取靜,不顯山不露水。屈指算來,她竟已存在近160年了。屹立于漢口路的… 查看詳情 >
-
上海,外環高速邊一條1公里馬路,何以成為億元名車坊?2023.8.2
“給我的車來一件隱形車衣。”“我想車的外表看起來更酷一點。” 這樣的對話,每天都發生在一家名為“暗物質”的店鋪里。上海源田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喻奧介紹,這是一家專供汽車改裝和美容的企業。在一些時尚… 查看詳情 >
-
140歲上海楊樹浦水廠華麗轉身:數字孿生水廠基座正成型,明年水質全面提級2023.8.2
8月1日,橫跨三個世紀的上海楊樹浦水廠迎來了140歲生日。1883年,楊樹浦水廠建成通水,這里曾流出第一滴城市自來水,誕生第一批自來水產業工人,并建立上海供水行業第一個地下黨支部。如今,昔日“遠東第一… 查看詳情 >
-
科創策源鏈動長三角,悠悠水鄉與各色機器人“相映成趣”|特色園區觀察2023.8.1
“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7月末的一個下午,長三角綠洲智谷·趙巷園區A區的一間會議室里,和記者聊著聊著,園區招商團隊負責人看了看表,邀請記者一塊兒去看看搬入園區D區的第一家公司——東方科脈。 東方科脈主…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