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優化營商環境等成效顯著,獲得了國務院這樣一個優先權
來源:上觀2018.5.17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方給予督查激勵的通報,上海市、山西省、福建省、河南省、重慶市、四川省6省市在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內貿流通體系改革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及落實外資政策措施成效明顯。通報稱,2018年將對上海等6省市優先支持其行政區域內1家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區或調整區位。
作為此次激勵通報的對象,上海成效顯著。2017年,上海市按照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全市外貿繼續回穩向好。2017年全市貨物貿易進出口32237.8億元人民幣,列全國第3位,同比增長12.5%,增速創2011年以來最好。其中,出口13120.3億元人民幣,列全國第3位,同比增長8.4%;進口1917.5億元人民幣,列全國第2位。
“四個100”專項行動護好“基本盤”,優化營商環境提升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
進出口百強企業、自主出口品牌百強企業、新貿易百強企業是上海促進外貿繼續回穩向好的“基本盤”,2017年,上海大力實施“四個100”專項行動計劃,為加大服務企業力度,市商務委會同上海海關、上海檢驗檢疫局、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分局、上海國家稅務局等部門開展 “四個100”專項行動(服務進出口百強企業、百強自主出口品牌企業、百強新貿易企業、解決百個問題)。行動計劃實施后,2017年“四個100”重點企業進出口額16157.0億元,出口額6745.4億元,進口額9411.6億元。出口占全市比重上升到51.4%。
其中,百強外貿重點出口企業出口額6222.30億元,同比增長6.68%,出口占全市比重為47.4%;百家自主品牌企業出口額1037.96億元,同比增長5.68%,出口占全市比重為7.9%;百家新貿易企業進出口額344.39億元,同比增長8.40%。通過“基本盤”的帶動,2017年上海外貿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本市進出口32237.8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比增長12.5%。其中,出口13120.3億元,增長8.4%,進口19117.5億元,增長15.4%。基本形成了以一般貿易出口、消費品進口、服務貿易進出口為增長動力的新格局。
區域性分撥中心是跨國企業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其承載的功能對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上海將促進亞太供應鏈中心城市建設作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制度支撐體系,完善自貿試驗區功能,促進自貿試驗區分撥中心業態發展。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已涌現出以英特爾貿易(上海)有限公司(2017年進出口785.65億元人民幣,列全市第3位)、樂高玩具(2017年出口22.48億元人民幣,列全市第53位)、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出口18.02億元人民,列全市第72位)、永恒力叉車、斯凱孚等一批面向全球或者亞太的分撥中心。成為實現本市外貿回穩向好的重要支撐。
上海外貿呈現繼續回穩向好的喜人態勢還與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密不可分。2009年,本市成立上海市貿易便利化聯席會議制度,負責協調解決本市貿易便利化工作,分管副市長每年召開聯席會議,市商務委為牽頭單位。制度實施以來,通過在自貿試驗區實施與國際對標的便利化措施、對進出口各環節時限進行壓縮、聚焦解決重點問題提升企業感受度等舉措,在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方面獲得顯著成效,2017年,上海又把自貿試驗區作為對接WTO貿易便利化協定的最重要載體,再造一系列監管流程。
與此同時,上海努力完成中央交給上海市的重大任務,出臺各種便利措施,做好各項工作。市商務委制定《關于聚焦“貿易暢通”推進服務“一帶一路”橋頭堡建設實施方案》,以“四梁八柱”為目標,打造橋頭堡四大功能和8個功能性平臺;在進博會城市保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市商務委成立貿易便利化保障組,制定《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品和人員出入境便利化監管建議方案》,爭取各對口部委政策支持;還不斷深化全國海關和檢驗檢疫通關一體化改革,大力推進APEC示范電子口岸網絡(APMEN)建設。2017年,智利利爾奎和科羅內爾、我國廈門等3個口岸加入了APMEN網絡,2018年又有菲律賓宿務港加入,目前成員已拓展至11個經濟體的16個口岸成員。
上海還積極拓展培育貿易功能,建立新型監管制度,對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包容審慎”的監管模式;通過深入開展“多證合一”改革深入推進出口退稅無紙化管理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優化營商環境,不斷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企業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在加大進口領域積極探索,為外貿繼續回穩向好注入新動能
中國作為貨物貿易大國從不刻意追求順差,而是希望貿易更加平衡。既要擴大出口,又要加大進口;既要進口高技術產品,還要進口高質量產品給消費者更多選擇,倒逼國內企業升級。近年來,上海外貿繼續回穩向好,更離不開在加大進口領域的有效探索。
平行進口汽車試點有成效,汽車進口規模不斷擴大。上海平行進口汽車試點工作按照“統籌協調、穩步推進,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原則推動,三年多的時間里取得了一定的進展。2017年全年,上海試點企業實際報關進口車輛近3000輛,同比增長1.5倍。今年1-4月份,上海試點企業實際進口平行進口車輛近3500輛,本市平行進口汽車業務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
聚焦國家進口貿易集聚區(自貿區外高橋片區),大力提升進口貿易貢獻度。2011年9月29日,外高橋保稅區獲商務部頒發首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六年多來,從保稅區到自貿試驗區,外高橋一直以改革發展創新為己任,深入推進制度創新和功能拓展等各項改革舉措,提升貿易能級和便利化水平,經濟發展特別是進口貿易呈現增長速度快、新興動能多、質量效益好、貢獻比例大的良好態勢。據統計,2017年區域共完成進出口額7959.3億元,其中進口完成5988.6億元,同比增長23.8%,占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比重16.6%。商品銷售額15233億元,同比增長15.0%,占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51.5%。
穩步發展上海跨境電商綜試區。過去一年,市商務委會同本市各有關單位、各中央在滬監管單位,緊緊圍繞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以落實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中國(上海)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為主線,復制推廣商務部等14部委聯合印發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探索形成的“兩平臺六體系”成熟經驗,2017年全市跨境電商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試點模式成交41.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4.8%。2018年1-4月成交13.0億元,同比增長35.0%。
截至目前,上海跨境電商業務領域已經集聚了eBay中國、wish、美國亞馬遜、跨境通、洋碼頭、京東、天貓國際、1號店、小紅書等一大批國際國內知名平臺。特別是在自貿試驗區,目前自貿區的保稅區域內集聚了跨境通、京東等知名企業。2017年,自貿試驗區保稅區域共完成3.7億元,占全市保稅業務總量的19.4%,成為全市跨境電商業務量最大的區域之一。
更多資訊
-
復工復產中的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抗腫瘤藥產線已恢復,檢測機構備戰報復性增長2022.5.5
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在此輪抗疫中成為主力擔當,隨著第一、第二批近兩千家重點企業“白名單”發布,上海生物醫藥企業開始防疫和主業生產兩手齊抓。 據悉,在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 查看詳情 >
-
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原來是它2022.5.5
在漕河涇開發區園區、寶冶集團、石庫門釀酒廠、上海東方壓縮機廠、福陸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這就是來自上海電信的“天翼數字哨兵”,短短幾秒,它就能核查人員… 查看詳情 >
-
滬郊食品企業積極復工增產,讓市民餐桌更豐盛2022.4.27
疫情之下,米面糧油是每個家庭不可缺的,但要想吃到羊角包、三明治、手抓餅或許就有點難度了。近日,在滬郊金山,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努力以更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豐富市民餐桌。 “早上8點,我們的面… 查看詳情 >
-
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閉環運營,把耽誤的工作進度搶回來2022.4.18
疫情防控期間,嘉定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待命,堅守在崗位陣地。3月24日起,位于安亭鎮的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開始封閉管理生產,62名員工堅守一線,用了三周時間,把原先耽誤的工作進度搶了回來,完成榮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