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區為首批40處歷史建筑和名人故居掛牌
來源:上觀區情2018.5.18

丁玲舊居、景林堂、東吳大學法學院舊址、商務印書館虹口分店舊址、大橋大樓……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虹口區為北外灘地區的首批40處歷史建筑和名人故居掛牌。
記者獲悉,為了講好歷史建筑背后的故事,虹口區力求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將全區120處歷史建筑和名人故居串聯,構成現實與數字結合的“沒有圍墻的博物館”。今后,每處掛牌歷史建筑都將增設二維碼,只要掃一掃,便能呈現出內容簡介、建筑圖片等。
虹口是一個歷史人文積淀深厚的區域,各類舊址遺址、名人故居、優秀歷史建筑星羅棋布。2018年初,虹口區提出了《關于推進文化強區建設的決定》,要“運用新技術、新媒體整合推廣優秀歷史文化,傳播歷史文化背后的歷史故事”。
根據虹口區日前出臺的打響文化品牌三年行動計劃,該區將分類梳理和研究區域內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名人文化舊址遺跡,運用新媒體技術挖掘遺跡舊址的故事和特點,編制發布虹口文化遺址舊址目錄和地圖,并運用二維碼“掃一掃”技術實現場館的全媒體閱讀,著力打造“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當天,主辦方還以“丁玲舊居”掛牌為示范,現場掃二維碼,展示掃描后呈現的內容簡介、建筑圖片等內容。中共四大紀念館的講解員則誦讀表演了丁玲的作品《五月》。
之后,與會的百余名青年黨團員護送“丁玲舊居”、“景林堂”、“東吳大學法學院舊址”、“商務印書館虹口分店舊址”、“大橋大樓”的標牌至對應的歷史建筑進行掛牌。沿途可探尋北外灘街道的歷史建筑、歷史名人和歷史事件,了解虹口歷史。
更多資訊
-
項目結構封頂,上海這個新城打造國際一流教育綜合型社區2023.9.21
9月20日,金橋臨港平和項目結構封頂。該項目覆蓋了從幼兒園到高中全學段,預計2025年9月對外招生,總投資達32.9億元,總建筑面積30.1萬平方米。對標國內外一流教育社區項目,引入業內最先進的設計理… 查看詳情 >
-
九成企業感到貿易便利,八成認為成本下降,上海自貿試驗區政策效應顯著2023.9.21
9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10周年主題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行。 作為全國第一個自貿區,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十年來,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不建“… 查看詳情 >
-
大虹橋傳來喜報,又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入駐,看看哪家是你熟悉的企業?2023.9.21
“選擇大虹橋,就是選擇未來”,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關于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進一步提升能級的若干政策措施》發布后,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核中核”的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讓更多海內外有識之士把投資興業的目… 查看詳情 >
-
首單、首次、首筆……上海自貿區十周年,銀行業保險業交出了怎樣的答卷?2023.9.21
截至6月末,上海自貿區內銀行業機構數量達588家,其中區內法人機構49家,分行級機構121家,分行級以下機構418家。保險機構數量為135家,其中區內法人機構16家,分公司54家,分公司以下機構65家…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