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如何讓人愿意走進?靜安區掀起全城文博熱潮
來源:上觀區情2018.5.18

西藏北路上,一座兩層石庫門小樓內隱藏著一家小型的美術館,面積不大,館藏主題也比較單一——全部為俄羅斯美術大師梅爾尼科夫各個時期的繪畫作品。但這家小型美術館一年卻有3000多位專業人士的接待量,不少專業學院的學生拿著畫筆現場臨摹,一畫就是小半天。
梅爾尼科夫美術館
博物館,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指標之一。靜安區是上海博物館分布最密集的城區之一,在37平方公里的區域面積上有著60座大大小小、各種類型的博物館,但靜安區覺得還不夠。靜安區文化局負責人昨天(17日)透露,靜安區正全力打造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城區——突破傳統博物館空間與時間的局限性,放眼整個文化環境,把區域內的人、物、故事、歷史、生活作為博物館內容,以形成開放多元、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像梅爾尼科夫美術館這樣“小而美”的民間博物館,就是市民身邊的博物館,開放性、可達性強。靜安區創造各種條件,支持與扶持它們,讓它們能活下去、活得好,為市民文化生活服務。梅爾尼科夫美術館館長沙愛德是一名普通市民,15年前拿出全部的財力與精力創辦了這家私人美術館,一辦就是15年。最初,美術館無人問津,沙愛德很是苦惱,后來在區文化局牽線搭橋下,沙愛德結識了不少學校的美術興趣團隊,老師與孩子們一下發現了梅爾尼科夫美術館這座“富礦”,雙方一拍即合。如今,沙愛德再也不用為美術館的客源發愁,相反不少美術團隊要追著他預約才能排上場次。這幾年,梅爾尼科夫美術館還拿到區文化局對私人博物館的扶持基金以及鼓勵對市民開放的公益基金,這也讓沙愛德有了更多底氣將美術館堅守下去。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唐燁攝
去博物館最怕遭遇冷場,如果沒有傳遞與接受,博物館的文化教育意義就無從說起。靜安區紅色文化豐富,近年通過改擴建場館、豐富提升館藏、舉辦新穎多樣的活動等方式,讓一大批紅色場館成了網紅地。
去年6月,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重開,增加了AR增強現實技術等多媒體展示形式,展陳手段新穎有趣,讓專業人士側目;今年1月,毛澤東舊居陳列館修繕后重開,恢復了歷史原貌,大量毛澤東1924年在上海工作與生活的藏品與史料被挖掘出來,開放至今都保持工作日150到200人、雙休日300多人的高參觀量;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推出的浸沒式情景劇,將參觀者帶到了當年800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歷史場景中,親情、選擇、責任以及對生命的拷問都融入了當下的現實中,催人淚下又引人思考,是上海青少年最愿意多次參觀的教育基地。
從今年開始,靜安區將逐步啟動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遺址紀念館、彭湃烈士革命地紀念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中共淞浦特委機關舊址陳列館等紅色場館的建設與修繕,以進一步豐富現有博物館城區建設,提升展陳水平。同時配合場館更新,靜安區未來還將設置“博物館奇妙夜”等一系列主題鮮明的游覽路線,比如蘇州河畔實業倉庫的燈火通明,中共地下組織的秘密活動,商務印刷廠工人忙碌的通宵達旦等,為白領們開放夜場活動。
陜西北路短短千米,云集了名人舊居、典型風格建筑、革命遺跡等歷史文化景觀近20處。目前,靜安區已成立了“陜西北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保護性開發開放工作領導小組”,計劃從“資源整合、規劃整治、活動宣傳、功能升級”四個方面實施推進,推動陜西北路上場所的開放。
靜安區完整地保留了蘇河灣發展、上海開埠、新中國初期工業發展期等各個時代的典型實例,這些都使得“博物館城區”有了沃土。當下,靜安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37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文物保護點207處;擁有13處里弄住宅風貌街坊、4處混合型風貌街坊、7處工業遺存風貌街坊以及1處歷史公園風貌街坊。“一座座有故事的老房子,應該也是可以讓人走進的博物館。”靜安區文化局負責人說,靜安區將重點打造一批“活態里弄”博物館。比如,張園正計劃籌建石庫門建筑精品博物館;東斯文里結合街區改造將一部分區域作為展示空間,并建立其與靜安雕塑公園及中共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的道路聯系,將游覽路線延伸至街坊內部;而安康苑則考慮將吳昌碩故居與梁氏民居作為展示對象,通過傳統民居的宜居性改造,盡可能留住原住民,保留活態文化。
今天(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靜安區將開啟全城文博熱潮,推出具有靜安文博特色的“連著網絡去博覽”主題活動。區域內的30多家博物館共同吹響集結號,向市民送上豐富多彩的文博大餐:在為期一周的時間內,有文博市集、專家講座、博物館奇妙夜、名家詩詞朗誦會、博物館情景互動劇等豐富活動,更有“移動端720度全景導覽”、“我最喜愛的文博攤位評選”、文博線上集章兌獎、在線直播互動等線上內容。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靜安區提供
更多資訊
-
李寧集團首個智慧物流倉落地嘉定,園區里還藏有一家“寶藏店”2023.9.20
9月19日,位于安亭鎮眾百路的李寧集團電子商務運營中心暨華東智慧物流中心啟用。區委副書記、區長高香,李寧集團執行董事兼聯席CEO錢煒出席相關活動。 高香表示,嘉定正在積極搶抓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機遇… 查看詳情 >
-
材聚“工博”,寶山區三家企業獲批上海新材料中試基地建設試點企業2023.9.20
9月19日下午,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標志性活動——“2023中國?上海新材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論壇以“綠色材料、數字賦能”為主題,發布《上海市新材料中試基地和中試項目管理… 查看詳情 >
-
徐匯外資總部及研發中心累計達149家,居上海中心城區第一2023.9.20
9月19日,以“梧桐深處育新機,擘畫藍圖共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徐匯區第三批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舉行,20個重大項目現場簽約,會上還正式發布了《徐匯區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 查看詳情 >
-
化工重鎮?閔大荒?“浦江第一灣”畔,閔行這個鎮仿佛換了一個天地……2023.9.20
作為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潤澤水域兩岸,見證城市變遷,流經的幾大濱江區域更是上海城市未來發展的焦點。在閔行吳涇鎮,自西向東奔流的浦江水轉了一個近90度的大彎,隨后北上,造就了一個獨特的自然河道景觀。因此…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