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雙創空間 > 正文

滬蘇浙皖探索“創新一體化”,長三角25家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結盟

來源:上觀區情2018.5.28

摘要:聯盟的成立,相當于把各方主體推到了一個平等的平臺上來,形成了“交叉融合”的態勢。

近日,位于上海楊浦區創智天地1號樓的接力連籌(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現,每天來咨詢投融資服務和企業對接項目的除了上海企業以外,還有許多來自江蘇、浙江和安徽的初創企業和投資人。“過去,對接外省市企業并不方便,如今,同在一個‘朋友圈’里對話,創新資源充分流動起來。”從事了12年創業服務的接力連籌CEO吳秀娟說。

今年4月21日在楊浦區舉辦的2018年“創響中國”首站活動中,滬蘇浙皖四地25家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成立“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以聯盟名義發起的大企業對接會和投融資交流會將定期在長三角各地舉行。聯盟成立只有一個多月,效應已開始顯現:大企業代表、投資人、創業者和各地政府創新辦負責人隔三岔五拖著行李箱往來于自三省一市,尋求創新合作的契機,至今已形成41次有效對接,多個合作項目逐步落地。

在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看來,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應發揮自身獨特的作用。“楊浦與蘇浙皖等地雖在地域上不接壤,但創新資源的流動可以跨越空間,距離不是問題。”


合作訂單正在形成

大企業對接會,是聯盟成立后的第一步。作為聯盟中的一家創業服務載體,接力連籌過去一直致力于為企業提供投融資對接。“初創企業最缺的是錢,我們就給企業籌錢,然而后來我們發現,如果能把行業中最具領先資源的大公司納入雙創生態,利用它們的資源來服務雙創企業,效率更高。”

在長三角25家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中,有4家企業類雙創基地——阿里巴巴、萬向集團、寶武鋼鐵、榮事達,均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聯盟成立當天,23個初創項目與4家企業雙創基地進行了一對一面談。

稚尚網絡是一個互聯網家具設計平臺,這家扎根在楊浦的初創企業,匯聚了眾多年輕家居設計師,專為30歲以下受眾提供定制家具。年輕、新銳、互聯網+,這些都是從事智能家居的合肥榮事達集團所看重的特質,雙方在對接會上一拍即合。近日,稚尚網絡受邀到榮事達位于合肥的集團總部考察,進一步推動業務合作。另一邊,初創企業謙尊升與鳶安智能現場與寶武鋼鐵集團進行了面談,受邀參加寶武鋼鐵內部路演,探討在智能制造以及安全生產領域的合作。

“對接會從早上9時30分開始,到近13時結束,完成了41次有效對接,許多企業家拖著行李箱來參加,為了珍惜對接時間,午飯都顧不上吃,談完就直接去趕高鐵了。”楊浦區創新辦王榮告訴記者,企業對接的熱情是他們之前未曾預料到的。


聯盟形成“交叉融合”

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有三類,區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過去,各地政府更多是在宏觀層面互訪交流,企業則局限在與當地企業或高校合作。”吳秀娟說,達成跨省市合作難度較大。“本地企業較難掌握外地的行業信息,對接外地企業有所顧慮,”如今,接力連籌內部的投資人和企業數據庫大大擴展了,對接企業也不需要再一個個去搜索,聯盟對內部企業起到了“背書”的作用,匹配企業的精準度也大大提高。

聯盟的成立,相當于把各方主體推到了一個平等的平臺上來,形成了“交叉融合”的態勢。聯盟成立當天,一個類似于大學課堂的分組討論會緊接著舉行。各類雙創示范基地代表人被分散到不同的“小房間”里,每個小組拿到一個切中各領域痛點的問題進行討論,最后選出一名代表做總結發言。

這些來自三省一市的代表們圍成一圈,過去他們也許在各種會議上打過照面,但從未互相了解過對方。一小時緊湊而熱烈的討論讓大家“互訴衷腸”,或因一個共性問題而發出共鳴,或為彼此的困惑出謀劃策。原來僅存在于通訊錄上的25家基地,如今被拉到了線下成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朋友圈”。

“長三角各地的雙創示范基地有著不同的資源優勢,上海的投融資機構和投資人比較多,江蘇有扎實的制造業基礎,而浙江民營企業比較有活力,各地資源流動,才能實現優化配置。”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主任鄭浩峻告訴記者。此外,不同類型的雙創基地在聯盟中的分工也不同。區域類示范基地要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創業孵化、投融資、產業培育等方面的政策環境;高校科研院要開放科研設施和資源,推動科技成果共享和轉化;而企業則要落實企業創新創業協同行動,行業領軍企業、大型互聯網企業向聯盟內各類雙創主體開放技術、開發、營銷、推廣等資源,打造與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的生態。


雙創基地輪流“做東”

早上6時從上海虹橋高鐵站出發,7時到達常州,8時便準時出現在會場。交通的便捷,讓雙創基地代表去參加聯盟單位舉辦的活動就如“走親戚”一樣方便。“聯盟成立以后,哪家基地有活動,只要在群里‘喊’一聲,其他人都會捧場。”楊浦區創新辦負責人告訴記者。

雙創基地聯盟在國家發改委的支持下成立,是一個開放的、圓桌式的聯盟。“沒有主席臺,不設立常設組織,只有‘下一輪誰做東’的概念。”聯盟采取“輪值主辦活動+日常對接”的運行模式,由聯盟各成員輪值牽頭主辦交流會及技術、項目、融資對接活動。年度主辦方的產生采取自愿申辦的方式,由某一成員主動發出邀請、多數成員支持參與即可確定。據悉,在楊浦區作為第一個主辦成員開展首次交流會以后,下一個主辦地的“接力棒”將傳到嘉興南湖。

聯盟成立初期,力求在創新合作、服務聯動、資源對接三方面取得突破。在創新合作方面,擬探索建設一個跨地區、跨行業的創新資源共享平臺,目前上海正在組建18個以科技成果轉化為目標的平臺,將向長三角其他區域開放。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