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空氣里都是梔子花味道,傳統“香花三絕”現在為何少見了?
來源:上觀區情2018.6.21

又到畢業季,空氣中都飄散著淡淡梔子花的清香,許多上了年紀的人,看到那一張張正在經歷畢業季的年輕臉龐,嘴邊也會不自覺地哼唱出《梔子花開》的旋律。夏季的上海街頭,與梔子花總有著一些絲絲縷縷的緣分。
階前、池畔、路旁,花籬、盆景、綠墻,街頭巷尾開得芬芳的梔子花你能認得出嗎?梔子學名Gardenia jasminoides,又名梔子花,屬于茜草科梔子屬常綠灌木。它們枝葉繁茂,葉色四季常綠,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梔子花土生土長于中國,綠葉白花,是有名的香花觀賞樹種。花期3-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梔子在漢代已成為中國名花。因其花形獨特,花開六瓣,有如雪花。唐代有段成式《酉陽雜俎》:“諸花少六出者,唯梔子花六出。”南宋有陸游詩曰:“清芬六出水梔子。”
畫家賀友直對此也情有獨鐘,他寫道:“每到熱天,都會聽到‘梔子花——白蘭花’輕輕軟軟的叫賣聲……它普通得只配鋪在竹籃子里沿街叫賣,卻受到不同身份的婦女的喜愛。它令人感覺純潔、素雅、有生命。無論佩在何等人的衣襟上,雖不耀眼奪目,卻顯得自然大方,透出平易脫俗的氣息。”
的確,“梔子花——白蘭花……”是屬于上海人的集體記憶,從二三十年前持續到現在。“白蘭花要伐?”一句吳儂軟語的叫賣聲是在提醒我們,江南已是六月。
初夏開始,梔子花就上市了。一朵一朵的花梗上用白棉線穿好,或者是一對一對賣。賣花人大多是上海老太太,提著小竹籃子,講究的都用個茶盤托著,鋪著白毛巾,毛巾一半鋪在盤子上,一半折過來稍微蓋著點花。濕潤一點,花朵整整齊齊的碼好。還有針線,穿好了扎在盤子邊的毛巾上,以備為客人串花,兩朵,四朵,總是不厭其煩的。
一般賣花只有早晨有,在街邊巷口或者菜市場,太陽高照以后花就容易發黃,不能再賣了。賣花是個小本買賣,一盤子花也賣不了多少錢,再晚一些的時候,很便宜的就賤賣掉。
早晨出來上班,買菜的人可以買回去掛在衣襟上,香氣飄滿一天。也有人買回去放在枕頭邊上,屋子里頭陰涼的時候更能感受到白蘭花的那一股香氣,鉆進人的心眼里。或者拿一個小的酒盅,蓄點水養起來,這樣花期會長一點。
由于洋花充斥,花卉品種增多,傳統的“香花三絕”——梔子花、白蘭花、茉莉花產量逐年萎縮。但上海自然博物館專家介紹,梔子花其實用途很多。梔子花具有抗煙塵、抗二氧化硫能力,是一種理想的環保綠化花卉。重瓣梔子很香,結果較少,還可用于綠化觀賞和提煉香精油等。雀舌梔子植株矮小,枝常平展匍地,宜作地被材料,也常盆栽觀賞,可熏茶,做羹果,入膳食。
梔子也是個好染材。梔子染不耐日照,適合染一些室內用品,也適合作為其他染材的底染。單瓣的梔子結果較多,主要用于黃梔子色素生產,廣泛應用于化妝品、紡織等工業中。
所以,你穿的百褶裙上也許真的有梔子花瓣的染痕。
更多資訊
-
古典樂走進衡復風貌館、襄陽公園,上海這片“音樂街區”驚喜不斷2023.7.10
伴隨2023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啟幕,7月9日,上海交響樂團與徐匯區湖南路街道聯手,“MISA全城古典”活動先后走進衡復風貌館、老房子藝術中心和襄陽公園,在“梧桐區”不同人文地標營造多元音樂場景… 查看詳情 >
-
300多畝荷花即將進入盛花期,來顧村公園消夏賞荷吧2023.7.5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深入打造“四季賞花”品牌,7月15日至8月15日,顧村公園將推出2023消夏賞荷活動,以“荷”之名,傾力打造一場融合攝影、文化、科普的繽紛夏日游園會。活動包括賞荷“蓮蓮看”、荷… 查看詳情 >
-
徐匯正推進建設的“生活盒子”,這項功能尤其值得關注2023.7.4
目前,徐匯區內共有8家三甲醫院,全市1/5的優質醫療資源位于此,成為該區域發展優質社區醫療的重要資本。在日前舉行的徐匯區政協“以醫改為統領,優化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兜牢居民健康網底”雙月協商會上,上… 查看詳情 >
-
閔行這里新建3個環形綠道,其中一個環湖3.3公里2023.6.25
早起晨跑,晚間散步,周末賞景,一條近在身邊的綠道帶給市民諸多美好感受。記者從吳涇鎮獲悉,目前全鎮11條綠道總長度已達到43.4公里,總長在全區所有鎮、街道和莘莊工業區中名列前茅。綠道的貫通鏈接還形成了…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