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主城區竟藏著一座江南水鄉?快來看這座“最大”郊野公園
來源:上觀新聞2017.6.19
今年9月試開園的嘉北郊野公園,匯聚了原生態農田、林地、村落和水網,將成為上海所有已經投運的郊野公園中,開放面積最大的一座,達7.39平方公里。
如果說上海嘉定主城區的西北部能有這樣一片水鄉,讓人們去感受鄉村田園,回歸樸素、自然寧靜,是不是超乎想象?
這就是將于今年9月試開園的嘉北郊野公園,這座匯聚了原生態農田、林地、村落和水網的郊野公園,將成為上海所有已經投運的郊野公園中開放面積最大的一座,達7.39平方公里。
除了“野”和“大”,嘉北郊野公園還有獨特的繞園水系和濃郁的7000年“岡身文化”,這就跟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這個夏季提前探營,為你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嘉北郊野公園規劃圖
體驗水鄉搖櫓的上海“西溪”
還未開園,嘉北郊野公園“南田北林”的特色就廣為人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這座“公園”還藏著一個獨一無二的寶貝!
從嘉安公路主入口進入嘉北郊野公園,一片片剛剛翻新好的土地上綠意已經顯現,再經過幾波夏雨的滋潤,路旁的樹木不久也要頂上一層綠茵茵的蓋頭。穿過這片初長成的綠地,一條數米寬的河道蜿蜒而至。原來,嘉北郊野公園內有20多公里的河道,它們組成了縱橫交錯的水網,從外圍把整片郊野公園包圍起來,又在內部把田野分隔開來,從而呈現出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
嘉北郊野公園擁有縱橫交錯的水網 ?陳璽撼 攝
踏上一只木制的電動船,向著嘉北郊野公園的深處行進。一路上,水聲潺潺,清風拂面,河道兩旁的自然景觀也在不斷變幻著,一會兒是綠油油的農田,一會兒是星星點點的野花叢,一會兒是隨風搖曳的蘆葦蕩,一會兒又出現數顆傘蓋濃密的老樹……船身經過幾座石橋時,可以感受到氤氳水汽,在河道較窄段,伸手還能觸摸到岸邊的花草樹木。而與植被相映成趣的,是形態多樣的水體,溪流、湖面和濕地的連接自然和諧,營造出質樸的美感。
泛野嘉北郊野公園,河道兩旁都是原生態的自然景觀 陳璽撼攝
“這些河道可不是人工的,我們只對原有河道和水塘進行了清淤疏浚,把部分斷頭浜進行溝通,保留了原有的河道形態和兩岸植被。”嘉北郊野公園開發商上海疁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成錫鈞表示,22公里的河道經過疏浚,水系貫通,水質明顯變好。濕地保育區的河道還將引入水草、荷花和睡蓮,形成水上有花、水下有草的河道景觀,讓河道“豐滿”起來。他表示,河水這么清澈,也是因為場地內水系統可以進行自循環,同時和外部河道聯通,進一步改善了水質。
還有個獨家的好消息,今年9月,效仿杭州西溪濕地的游船路線,5公里電動船游線即將開放,同時1.5公里的手劃船游線也會單獨開辟出來,為人們帶來搖櫓于水鄉的體驗,這屆時或許是上海已開放的郊野公園中獨一無二的。
色香味俱全的田林步道
下船后漫步于小道中,才發現這座郊野公園的確是植物的樂園。道路兩旁栽種的樹木和花草頗有講究,比如園區南部的4500畝稻田中,一條長達2.7公里的杉林大道由南向北穿插其中,這條“綠帶”由高大的水杉和百花草地(以月見草、酢漿草為主)組成;與杉林大道平行,一條1.8公里的烏桕大道在園區北部林地橫穿,烏桕入秋葉色紅艷,與樹下栽種的紫穗、白穗狼尾草交相輝映;兩條色葉喬木林道由一條長達1.7公里的“紅帶”楓香大道銜接而成,整體布局為“工”字形。這條楓香大道由北美紅楓、粉黛亂子草、辣椒和蒲葦等組成,在秋冬季這里會為“暖融融”的紅色夢幻林道。不過負責人表示,栽下的樹木花草需要經過至少3年的培育期才能形成較好景觀。
三條色葉喬木景觀道規劃圖 ?戚穎璞 攝
沿著楓香大道向園區北部深處走去。樹蔭越來越濃,甜甜的果香味日益濃郁。“這里保留著農民種植的果園。”成錫鈞介紹道。在草叢果林里,還特意鋪設了一條砂石路,讓人們可以有機會和果樹“親密接觸”。夏日來臨,樹上的梅李成熟,自然滾落在地,人們可以隨意撿起來品嘗。
在果樹林中,成熟的果子散落一地? 戚穎璞 攝
“一期項目開放的區域以自然、野趣為主,主要為市民提供可以休憩玩耍的生態空間。”嘉北郊野公園的建設者告訴記者,他們根據不同主題,對現有的7片林地進行梳理,保留了原有的優勢樹種,伐移過密的林帶,并適當增加地被、林下小品及生態步道等設施。林地主要分為鳥類棲息林、兒童活動林、入口游憩林、靜謐養身林、歡聚休閑林、甜蜜愛情林、生態保育林。在兒童活動林當中,有區域搬遷后留下的6米高假山景觀,擁有十幾年樹齡的香樟樹叢中還有一條供兒童玩樂的繩索,并配備滑梯等娛樂設施。結合地形的高低起伏,一座小型梯田也將呈現。兒童活動林還為兒童提供了關于莊稼種植的科普活動,讓孩子們可以一邊玩、一邊學。
雖然是打造的是原生態的自然美,但是園方的心思相當細膩。兒童玩耍的草坪旁,還設置了一片草坡,家長可以坐著看孩子玩耍。林地中的帳篷營地,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水管和電線目前都在鋪設當中。
正在鋪設的基礎設施管道 陳璽撼 攝
開發郊野公園的“嘉定模式”
盎然綠意、層林盡染來得并不簡單。
“2012年這里還是一片工業廠房、自然村落散落的農田,污染源多、農產品質量不高,周邊的工業林狀態也不好。”成錫鈞笑言。在郊野公園開發過程中,一批“三高一低”工業廠房被拆除,徹底清除了污染源,每年可減少工業企業年污水排放量約88萬噸。復墾低端產業企業219個,區域內低端企業全部被淘汰。在“拆”的過程中,一批建筑結構、空間布局過關的廠房也被留下來,將改造成共游客們休憩的院落。
市規土局所屬的上海市建設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務中心主任顧守柏表示,嘉北郊野公園開發是市級土地整治試點項目形成的“外岡模式”的升級。由于嘉定總體的城鎮化水平較高,不少農民早就不再從事農業生產。為了梳理嘉北郊野公園的落后村落,村民在自愿原則上進行搬遷,采用宅基地置換的方式進行安置,農民們可以置換到居住條件更好的鎮區商品房。未來,嘉北郊野公園范圍內的4.45萬畝農田將實現機械化耕作,通過規模化生產提高農業附加值,壯大村級實力。村級資產增長后會通過分紅方式發放至村民手中,讓村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此外,郊野公園建成后增加的很多就業崗位也會提供給本地搬遷村民。農民們留下的質量風貌較好、村莊肌理特征明顯的宅基地,在不改變空間格局、環境風貌及建筑形態的基礎上,局部對建筑實體進行修繕和綠化環境改善,延續鄉村風貌。
戚穎璞 攝
顧守柏指出,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面臨著經濟高速增長與城鄉收入差距逐步擴大并存、市民對綠色空間需求日益增大與生態空間逐步萎縮并行等一系列矛盾。城鄉統籌、生態宜居是上海邁向卓越全球城市的重要課題。
“郊野地區已成為保障生態安全、提升城市形象、滿足市民休閑游憩需求、提升農業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的主戰場。上海市郊野公園建設正是以土地綜合整治為平臺,綜合運用增減掛鉤和規劃空間獎勵等政策建立農村發展造血機制,挖掘農村自然、生態、人文、教育等資源價值,探索農地復合利用,系統解決郊區發展問題的有益探索,是實現‘郊區讓城市更向往’目標的一次嘗試。”顧守柏說。
2012年市政府批復的《上海市基本生態網絡規劃》,明確了“多層次、成網絡、功能復合”的“兩環、九廊、十區、四大源地”的基本生態格局(規劃生態用地3500平方公里),并在關鍵生態節點初步選址21個郊野公園,總用地面積約400平方公里。嘉北郊野公園名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園區內17座造型各異的景觀橋不僅“一橋一景”,命名也極具心思。指揮部專門成立了人文資源調查組,通過拜訪老人、查閱《外岡志》《續外岡志》《望仙橋鄉志稿》等大量古今地方文獻資料,最終確定了每座橋的名字。
更多資訊
-
在鄉村會客廳看美景、在水上餐廳吃下沙燒麥……這個美麗鄉村將有新變化2023.7.24
位于浦東新區航頭鎮的牌樓村,白墻黑瓦的傳統農宅、整齊潔凈的鄉村道路、粼粼湖面上的木質藤廊……而今,這個擁有一派田園風光的美麗鄉村示范村,將新建三個項目↓航頭鎮牌樓村新建鄉村會客廳項目 鄉村會客廳基地位… 查看詳情 >
-
曹路鎮全力打造高端產業聚集、人才精英薈萃的現代城鎮2023.7.24
一個“東部灣”現代產業園、一個“金海灣”現代城鎮,今年2月底,位于外高橋、金橋和張江三大國家級開發區及高科技園區腹地的曹路鎮,提出了“兩灣”驅動產城融合新發展的全新理念。 近年來,曹路鎮充分利用內外優… 查看詳情 >
-
300件作品兩次輪換,西岸美術館“現當代藝術史三部曲”開啟最終章2023.7.24
7月21日,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第三輪常設展“肖像的映象”將正式開幕。此次展覽集結了1895年至今蓬皮杜中心近300件館藏佳作,涵蓋繪畫、雕塑、影像和攝影等作品門類,也是西岸美術館建… 查看詳情 >
-
徐匯56張公共座椅陸續“上新”,推動城市公共空間共建共享2023.7.24
7月21日,徐匯區舉行“團結向未來,共‘匯’同心圓”上海統戰文化周徐匯主題日活動。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徐匯已篩選出73個標志性統戰資源點位,形成“徐匯統戰文化地圖”并串聯起“匯同舟·從小康走向復興之路…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