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時間比法定時限壓縮85%,政府部門正在進行的這場“速度革命”靠的是什么?
來源:上觀2018.7.18

走出位于合歡路的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兩個小時前還忐忑不安的武倩一身輕松,想要開辦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她,是第一次辦理企業注冊登記:“我已經做好 ‘打持久戰’的準備,沒想到1小時內就辦完了。”
對所需材料和流程并不了解,卻能很快完成辦理,讓武倩獲益的是該中心推出的“幫辦”機制,中心主任史鋒介紹,工作人員將針對各類投資主體的新設及變更環節,提供咨詢輔導和幫辦代理等服務,“專人服務、一幫到底”,自4月8日以來,已服務1594家企業。目前,浦東新區已實現327項網上涉企事項全覆蓋,“一網通辦”實際辦理時間比法定時限壓縮了85%。
節省辦事時間依靠的是服務優化,而縮短辦結時間,則是以政府部門管理為中心向以用戶服務為中心轉變,整合資源、流程再造的結果。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部署實施“一網通辦”以來,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市場活力得以更大限度激發,群眾辦事也越來越方便,企業群眾獲得感進一步提升,浦東新區的例子僅僅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一個縮影。
浦東:梳理89個“一件事”主題套餐
以往,企業要開業辦證,房產信息總需要反復提交。在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的“找茬”窗口,不少前來辦事的人都提出過同樣的意見。
結合在全市先行先試的“一庫共享”電子證照庫,浦東新區于去年12月率先實現了房產信息共享,已對13個部門70個事項共4730個辦理件共享房產證明,減輕了企業負擔,合理優化了相關審批流程。目前該區已歸集12個委辦局的56種證照共35652張,逐步實現政務信息集成利用。
在去年4月實現網上企業市場準入全覆蓋的基礎上,浦東新區于今年3月推出“一網通辦”,實現了327項網上涉企事項全覆蓋,其中“全程網上辦理,不見面審批”占52.9%,“窗口只跑一次”占47.1%。截至6月底,辦件總量達14萬件。同時在社區個人事務方面,實現161項民生服務事項“全市通辦”,就近收件,一站辦結。
許多經營者都有這樣的困惑:想要開一家企業,卻不知道要辦哪些證照,準備哪些材料。浦東新區已初步梳理出89個“一件事”主題套餐,從辦事人角度出發,將辦“一件事”所涉及的審批服務事項組成主題套餐,最大限度并聯審批、減材料、減環節、減證明、減時間,正逐一制定工作方案。
按照“前臺圍繞企業轉、后臺圍繞前臺轉、中心圍繞服務轉”的工作要求,浦東新區19家行政審批機關的審批職能全部進駐企業服務中心,區級事權的16個部門129項企業市場準入事項全部納入了“單窗通辦”,實現“一窗受理、分類審批、一口發證”的新型政務服務機制。截至7月11日,已收件50816件、發放證照41747件。
“一網通辦”推進過程中,政府部門還要不斷適應企業新需求和業務發展新變化,以釘釘子的精神持續深化拓展。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浦東吸引了一大批新業態在此落戶。但法律法規中關于新業態的相關規定往往并不明確,在“窗口無否決權”機制下,服務中心對不屬于本部門事項的,不設路障設路標;對不符合申請條件的,不打回票打清單; 對法律法規不明確的,不給否決給路徑。集合了倉儲、餐飲、網絡訂餐等業態的“盒馬鮮生”就得益于此,在浦東開出了第一家店后,很快就在全市各區開出了新店。
徐匯:逐步實現政務服務從人工變智能
英國留學回國的裴心銘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剛剛落腳不久,一大堆以前從未接觸過的事項就被寫上了他的“待辦清單”:辦醫保、打印社保單、辦理居住登記……“一頭霧水”的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走進了離家不遠的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出乎意料的是,這么多事項居然一口氣全辦完了。
145個窗口,涉及29個部門、500多個事項,初次到訪的裴心銘是怎么做到輕車熟路的?原來,他是得到了機器人“徐小智”的幫助。在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有一支“人工智能首席服務官”團隊,包括運輸機器人“徐小遞”、咨詢引導機器人“徐小智”、政策咨詢機器人“徐小境”及法律服務機器人“徐小法”,能夠清晰識別語音語義并給予恰當的反應和答復,逐步實現政務服務從人工到智能的跨越,比如能夠跨部門、跨樓層分發運送材料的“徐小遞”,每天就可為窗口人員節省離席來回時間近4小時。
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宋開成介紹,該中心還為企業群眾提供辦事“云空間”,事先上傳材料,一旦發生忘帶資料的情況,就可以在現場的自助服務機上調取打印,避免了辦事人來回奔波的麻煩。此外,徐匯還率先推出現場辦事主動服務,運用人臉識別技術,識別追蹤等待時間超過15分鐘的辦事人并采取情緒安撫、咨詢引導、人證核驗、協助辦理、材料預檢等提前服務措施,緩解了因窗口辦理量激增而引發的等待時間較長、辦事人感受度較差的問題,累計已服務200余人次。
以國家“互聯網+政務服務”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徐匯區聚焦“一號、一網、一門、一窗、一次”改革目標,全面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的便捷度、體驗度和滿意度,當好“店小二”。目前,該區100%的事項都已接入本市“一網通辦”總門戶,全面對接市統一受理平臺和現場服務系統,96%的涉企審批事項(共計281項)實現了全程網上辦理,還有98%的區級審批事項(共計379項)、100%的“全市通辦”個人事項(共計167項)入駐區行政服務中心,基本實現了“進一扇門、辦所有事”,涉企審批事項100%實現“最多跑一次”。
“一次辦成”的背后,是政府部門自我加壓、刀刃向內的決心。“審批一件事項,可能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有三四個部門要協調,萬一這個說行,那個說不行,意見不一致,效率就降低了。”徐匯區一位分管領導這樣說。為此,該區努力推進審批“兩集中”,力爭率先做到部門審批事項向部門一個科室集中,部門審批科室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并設立首席審批官制度,從而實現審批職能和人員集中管理,所有審批事項辦理時限壓縮50%以上。
更多資訊
-
復工復產中的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抗腫瘤藥產線已恢復,檢測機構備戰報復性增長2022.5.5
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在此輪抗疫中成為主力擔當,隨著第一、第二批近兩千家重點企業“白名單”發布,上海生物醫藥企業開始防疫和主業生產兩手齊抓。 據悉,在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 查看詳情 >
-
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原來是它2022.5.5
在漕河涇開發區園區、寶冶集團、石庫門釀酒廠、上海東方壓縮機廠、福陸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這就是來自上海電信的“天翼數字哨兵”,短短幾秒,它就能核查人員… 查看詳情 >
-
滬郊食品企業積極復工增產,讓市民餐桌更豐盛2022.4.27
疫情之下,米面糧油是每個家庭不可缺的,但要想吃到羊角包、三明治、手抓餅或許就有點難度了。近日,在滬郊金山,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努力以更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豐富市民餐桌。 “早上8點,我們的面… 查看詳情 >
-
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閉環運營,把耽誤的工作進度搶回來2022.4.18
疫情防控期間,嘉定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待命,堅守在崗位陣地。3月24日起,位于安亭鎮的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開始封閉管理生產,62名員工堅守一線,用了三周時間,把原先耽誤的工作進度搶了回來,完成榮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