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為創業者“發紅包”,快來看看這項計劃哪些與你有關
來源:上觀2018.7.26

在上海,你知道身邊有多少人在參與創業嗎?根據市人社局的統計,2017年上海市民整體創業活動率為12.6%,這意味著,上海每100位年齡在16-64歲的成年人中,就有超過12人在參與創業活動。這一數字在2008年還僅為7.4%。
創業者數量和創業項目質量穩步提升的背后,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正奮力托舉——2009至2017年,上海連續實施了三輪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幫扶引領成功創業10.6萬人,帶動就業82.5萬人。“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于創業”的工作機制和良好氛圍初步形成,市民創業活動日趨活躍,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得到有效發揮。
日前,上海發布了《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2年)》,新一輪行動計劃實施周期由原來的三年延長至五年,提出未來五年全市要幫扶引領成功創業5萬人,在市、區兩級發展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超過300家,創業指導站和特色創業型社區均達到80個。計劃明確,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和創業前創業擔保貸款對象范圍進一步擴大,個人免擔保額度也進一步提高,部分首次在滬成功創業并穩定正常經營一定時間的群體將獲一次性創業補貼。
首次創業可獲一次性補貼
隨著創新創業大潮的興起,當前,本市創業主體日益多元化,中青年創業群體明顯增多,留學回國人員、海外人才、外省市人才在滬創業的熱情普遍高漲,而原有政策側重于青年大學生和本市戶籍人員,政策體系與形勢發展已經開始出現不相適應的情況。
同時,“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創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的“暴風驟雨”中并不占優勢,總體上生存發展比較困難,穩定就業的能力還不強,與帶動更高質量就業的要求存在差距。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一輪行動計劃中,緊扣矛盾變化,突出了繼承與創新結合、降本與提質并重、普惠與精準兼顧、政府和社會協同的四個原則,在四方面實現了政策突破創新。
第一是完善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一是將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的對象范圍擴大到符合條件的本市戶籍創業者、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在滬創業者;將創業前創業擔保貸款的對象范圍調整為符合條件的本市青年大學生、本市高校在讀及畢業且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青年。二是進一步提高個人免擔保額度。三是完善利息補貼辦法,根據貸款的不同種類實施差異性的貼息支持,加大貼息力度,降低融資成本。
第二是整合并完善初創期創業組織社會保險費補貼政策。將政策對象范圍調整為由本市戶籍勞動者、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勞動者和海外人才在滬創辦3年以內的創業組織,進一步提高補貼額度上限。
第三是完善創業場地房租補貼政策。一是實施更加靈活、更加精準的初創期創業場地房租補貼政策,按照市級補基本、區級補級差的原則,鼓勵各區疊加區域性的房租補貼政策。二是將創業場地房租補貼政策拓展到創業團隊的“工位費”,對于進入市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孵化并成功創業的團隊,給予入孵期間一定額度的場地費補貼。
第四是創新推出首次創業一次性補貼政策。對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殘疾人等重點群體,首次在滬成功創業并穩定正常經營一定時間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
未來五年幫扶引領成功創業5萬人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上海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失業青年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新增50萬個就業崗位。2012年以來,全市每年新增就業崗位60萬個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1%-4.2%。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的背后,通過創業帶動就業功不可沒。
在連續實施三輪鼓勵創業帶動就業行動計劃的基礎上,新一輪行動計劃緊緊圍繞國家鼓勵“雙創”的戰略部署,結合上海建設“五個中心”、打響“四大品牌”的任務要求,聚焦新時代創新創業的形勢變化、矛盾變化,明確了今后一段時期本市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
“鼓勵創新創業是擴大就業、促進勞動者創富增收的積極舉措,是培育發展新動能、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 市就業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新一輪行動計劃更加注重改善創業企業的生存發展環境,明確了實施更加普惠的創業帶動就業政策、促進創業企業創新發展等政策舉措,進一步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穩定就業、提升質量的效應。
有些創業企業,起初辦得有聲有色,但時間一長,創業成本高、盈利模式不確定、人員經驗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因此,創業扶持并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需要如呵護孩子成長般全程關注。
為確保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更顯著、工作更可持續、更有利于目標任務的實現和考量,新一輪行動計劃的實施周期由原來的三年延長至五年,以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統籌全市的創新創業工作,突出創業帶動就業工作任務的長期性。
同時,新一輪計劃力求“全程覆蓋”,圍繞創業準備、企業創辦、企業初創、企業發展的全過程,提出加強創業能力培養、提升創辦企業的便利化程度、實施更加普惠的創業帶動就業政策、促進創業企業創新發展等舉措,構建了覆蓋創業“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鏈。
計劃提出,未來五年全市要幫扶引領成功創業5萬人,成立三年以內的初創組織每年創造就業崗位不低于30萬個,居民創業活動率要保持在12%以上的較為活躍的水平。而在發展創業載體方面,未來五年市、區兩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超過300家,創業指導站和特色創業型社區均達到80個。
更多資訊
-
復工復產中的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抗腫瘤藥產線已恢復,檢測機構備戰報復性增長2022.5.5
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在此輪抗疫中成為主力擔當,隨著第一、第二批近兩千家重點企業“白名單”發布,上海生物醫藥企業開始防疫和主業生產兩手齊抓。 據悉,在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 查看詳情 >
-
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原來是它2022.5.5
在漕河涇開發區園區、寶冶集團、石庫門釀酒廠、上海東方壓縮機廠、福陸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這就是來自上海電信的“天翼數字哨兵”,短短幾秒,它就能核查人員… 查看詳情 >
-
滬郊食品企業積極復工增產,讓市民餐桌更豐盛2022.4.27
疫情之下,米面糧油是每個家庭不可缺的,但要想吃到羊角包、三明治、手抓餅或許就有點難度了。近日,在滬郊金山,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努力以更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豐富市民餐桌。 “早上8點,我們的面… 查看詳情 >
-
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閉環運營,把耽誤的工作進度搶回來2022.4.18
疫情防控期間,嘉定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待命,堅守在崗位陣地。3月24日起,位于安亭鎮的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開始封閉管理生產,62名員工堅守一線,用了三周時間,把原先耽誤的工作進度搶了回來,完成榮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