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雙創空間 > 正文

“擴大開放100條”與進口博覽會雙輪驅動,上海打造內外貿一體的國際醫藥供應鏈平臺

來源:上觀2018.8.6

摘要:據海關統計,2017年,上海進口醫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繼續保持全國最大省市,進口量分別占全國的32.0%和43.3%。

本市要加快內外貿一體的國際醫藥供應鏈平臺建設步伐, 按照“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的政策部署,全力推進包括藥品進口樞紐和醫療器械進口樞紐在內的專業進口樞紐口岸的建設;承接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應”,早日建成進口博覽會醫藥領域的“6+365”展示交易中心。這是記者8月3日在滬舉行的“2018上海首屆國際醫藥供應鏈高峰論壇”上獲得的信息。

本次論壇由上海市商務委、上海市食藥監局共同指導,上海國際醫藥供應鏈聯盟、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和上海浦東醫療器械貿易行業協會聯合主辦,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承辦。

論壇上,由45家供應鏈相關單位組成的上海國際醫藥供應鏈聯盟舉行了揭牌儀式,上藥控股、國藥控股、億通股份、外高橋、東浩蘭生等6家單位啟動了共建上海國際醫藥供應鏈平臺的儀式。

上海加快內外貿一體的國際醫藥供應鏈平臺的建設步伐,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上海醫藥進出口企業云集,據海關統計,2017年,上海進口醫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繼續保持全國最大省市,進口量分別占全國的32.0%和43.3%。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是全國貿易便利化的標桿。 二是上海供應鏈管理水平全國領先。進口環節有強生、美敦力、波科等均有企業云平臺,流通環節如上藥、國藥等均有供應鏈協同平臺,醫院如市一(上藥)、新華(格銀)、東方(國藥)等均有一流的SPD(病區智能藥柜)。 三是有10余年UDI(醫療器械唯一標識)規則實踐基礎。上海浦東醫療器械貿易行業協會牽頭的醫療器械UDI規則已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

據市商務委市場秩序處處長劉煒介紹,內外貿一體的國際醫藥供應鏈平臺的建設,將分為兩大層面,一是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及國際通行規則,通過供應鏈集成,建立一個國際醫藥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具備便利通關、質量監管、行業誠信和產品追溯等行業管理功能的供應鏈服務體系;二是建設一個內外貿一體的國際醫藥供應鏈信息平臺和國際UDI規則的醫藥供應鏈追溯平臺,這一醫藥供應鏈追溯云平臺,將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國家重點產品追溯體系示范項目,打通生產/進口、流通和醫院終端的物流和信息流,目前已有上藥、國藥、強生、波科、暢聯等行業龍頭企業已經進駐或者進駐。

線下,國際醫藥供應鏈平臺還將與東浩蘭生集團進口商品展銷中心、虹橋商務區長三角電商平臺、上海自貿區醫療器械貿易平臺、外高橋生物園區二期等項目展開對接,充分利用上海自貿區的“先行先試”、制度創新的優勢和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益”,早日將其建成進口博覽會醫藥領域的“6+365”展示交易中心。


延伸閱讀:“十三五”期末,本市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要過2000億元

2017年6月,市商務委、食藥監局 、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醫保辦等5委辦聯合發布《關于“十三五”期間推進本市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醫藥供應鏈和大健康服務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本市打造現代藥品流通體系的兩大著力點。到“十三五”期末,本市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過2000億元,前20強藥品批發企業年銷售額占本市藥品批發總額的85%以上,銷售規模過千億元的特大型藥品流通企業2家,銷售規模過百億元的全國性大型藥品零售企業1-2家,且醫藥供應鏈創新業務和互聯網銷售規模大幅增長。

根據《關于“十三五”期間推進本市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十三五”期間,本市將支持藥品流通企業提升供應鏈管理智能化、集約化水平,培育一批智慧醫藥供應鏈示范企業;繼續探索開展醫院供應鏈管理、商業保理等相關增值服務。推動醫藥供應鏈與“上海醫藥采購服務與監管信息系統”(簡稱“陽光平臺”)等公共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整合研發生產、流通使用、疾病譜變化及健康需求等大數據信息,提高醫藥供應鏈運作效率。

在提升醫藥物流發展水平領域,支持企業推廣應用無線射頻、自動分揀輸送等先進技術,打造安全高效、智慧的現代醫藥物流網絡和服務體系;強化標準化的藥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鼓勵協同物流、共同配送等方式,實現冷鏈資源互聯共享;推動實施城市藥品配送車輛統一標識管理,方便藥品配送車輛通行。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