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機器魚”游上海灘,今年工博會比往年早一個多月,高校展區又要沖金奪銀
來源:上觀2018.9.6

“機器魚”要游進上海灘了:北京大學為工博會帶來一條“自主仿生機器魚”,打破傳統遙控潛水器(ROV)的有纜操控方式,采用無線、水聲通信兩種方式,續航能力強、噪音低、對環境影響小,特別適合在復雜水域中運行。
2018工博會,來得比往年早一個多月,今年這第20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定于9月19日至23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展,設九大專業展,展覽面積達28萬平方米。今天,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作為歷屆工博會上常拿金獎銀獎的“獲獎大戶”,此次工博會高校展區共吸引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75所高校參展,參展項目達751項,平均每校均攜10項精品到滬,參展高校和參展項目數創下歷史新高。
主打“創新智能綠色”工博牌
上到大型航天器、C919大飛機,下到最快高鐵、新能源公交,各大高校原創的關鍵核心技術為國計民生保駕護航。西南交通大學研制的“CRH3型及中國時速350公里標準動車組軸端接地裝置”,已完全替代進口接地裝置,去年產品產量已達8000套以上。武漢大學研發的“安防監控音視頻信息處理關鍵技術”,解決了國際安防產業瓶頸問題,相關產品還走出國門,在紐約警察總署、法國戴高樂機場、美國一號高速公路等重大機構、設施、工程中都有大規模使用。
今年參展高校中,滬外高校52所,在滬高校17所,境(國)外高校6所。除國內各大名校外,我國臺灣科技大學、臺灣師范大學、高雄科技大學等校,以及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法國特魯瓦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也來滬參展,其中彼得大帝理工大學將展示一艘具備能源自動調節系統的太陽能機動船。
“創新、智能、綠色”是工博會主題,也是高校展項主打的特色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選送來滬的“燃料電池公交車”,搭載40千瓦高效長壽命氫燃料電池和30千瓦動力鋰電池的“混動”,百公里氫耗僅5.2公斤、滿載續駛里程大于300公里、加氫時間只需10分鐘,實現“零排放”綠色出行。
本地高校也關注“又智又綠”的健康生活。上海師范大學帶來了“可穿戴式智能健康檢測終端”系列產品,可進行快速數據分析,給用戶實時心臟健康狀況預警和生活建議,應用于智能家居系統、智慧社區老年人監護系統等。同樣,復旦大學的“體外自動除顫器”,是目前唯一獲得國家食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體外自動除顫器。
據統計,作為科技創新主力,今年高校展區項目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以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一等獎以上的重大技術成果項目達60余項。
大中小學生也都有雙創舞臺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獨立展出的全國35所高校的創新創業類項目71項。比起“高大上”的重點大項,工博會給更多新星一個舞臺。高校展區此次重點打造“高校創新創業展區”,為大學生雙創項目提供展示、競技、交流、學習機會。
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的“‘魅影’太陽能WIFI無人機”,就是國內第一款實用型全翼式太陽能無人機,也是國內第一款薄膜電池太陽能無人機,同時還是目前國內太陽能無人機持續飛行時間紀錄的保持者,獲得全國大學生 “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等多項雙創大獎。此外,“七立方”杯國際個人交通工具創新設計大賽、“匯創青春”上海大學生文創類大賽等各類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產生的優秀作品也將亮相工博會。甚至, 靜安區青少年科創教育聯盟也將現場展示中小學生在上海市及國家級比賽中的獲獎作品,辦充滿互動性的創客集市。
上海市教委科技發展中心表示,展覽期間,高校展區將開展項目路演專場活動,請創業導師、知名企業家、投融資機構代表等專家對創新創業項目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盡快實現“創業夢”。同時,來自山東諸城、蘇州創業園、安徽滁州、江蘇揚州等地的企業將在高校展區集中發布企業技術需求,現場尋求與高校的產學研對接合作; 與此“供需匹配”,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東華大學、臺灣師范大學等高校的最新科技成果,也將在展會現場進行項目路演。
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高校獲得科技總經費159.7億元,共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4660項,合同金額為21.55億元,與上一年相比增加2.84億元。
更多資訊
-
大零號灣創業者:業績不是大風吹來的,必須奔跑追趕|夜訪上海科創園區2023.5.11
“企業處在初創期或快速發展期,必須奔跑、追趕……” 【小編說】夜上海,美麗精彩不只在于五光十色的商圈、熙熙攘攘的咖啡館酒吧。近日,我們夜訪位于上海市區、郊區的一個個科創園區,觀察那里的“亮燈指數”,與… 查看詳情 >
-
2022上海“五五購物節”啟動新消費,拼多多投38億助力煥新上海品牌2022.8.1
“平臺‘全城熱購,多多拼單’五五購物節上海專區已于7月30日上線,用戶搜索021即可直達。平臺將聚焦上海老字號、上海好農貨、國際消費季等主題,投入38億元消費補貼,助力掀起消費熱潮。”7月30日上午,… 查看詳情 >
-
2022咖啡消費報告:上海咖啡館數量全球第一,咖啡“濃度”顯示上海城市消費韌性2022.8.1
咖啡文化,折射出上海的消費韌性。7月29日,在第二屆上海咖啡文化周新聞發布會上,美團發布《2022中國咖啡消費洞察報告》(下簡稱報告),為即將開啟的咖啡文化周活動預熱。 報告顯示,上海咖啡館數量位列全… 查看詳情 >
-
“奶罐”成文化科技創新平臺,將園區打造為文化新地標2022.7.22
在北京,曾經有家名叫雙橋乳品廠的企業,被譽為首都“奶罐”。十年前,它遷入大興瀛海工業園,“奶罐”騰籠換鳥,老舊產房改造成為現在的E9區創新工場。如今,這里成為北京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試驗田。 E9區創新…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