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雙創空間 > 正文

應勇在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上宣布,上海將推進這些領域的開放

來源:上觀2018.10.29

摘要:上海將進一步拓展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上海將大幅放寬銀行業外資市場準入,放寬證券業外資股比及業務范圍的限制,進一步擴大保險業對外開放。上海將推進更高層次的金融市場開放。

作為上海市市長的“國際高參”,來自世界各地的34位重量級企業家今天(28日)齊聚世博中心,共同參加第30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今年咨詢會議的主題是“新時代、新起點、新作為——新形勢下上海高水平對外開放”,上海市市長應勇作主題報告。

本次大會由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全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溫伯格擔任主席。上海市領導周波、翁鐵慧、時光輝、吳清、許昆林、彭沉雷、陳群、龔道安出席會議。

張春海 攝

應勇說,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上海最大的優勢。本次會議以“新時代、新起點、新作為——新形勢下上海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主題,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上海應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就是這座城市特質的集中反映和凝練升華。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浦東開發開放以來,上海從改革開放的后衛轉變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從傳統工商業城市到經濟中心城市的重大轉變,正在成為當今世界深具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之一。

第一,全方位的開放格局基本形成。上海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2017年上海口岸貿易總額超過1.1萬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總額的3.4%,居世界城市首位。40年來累計實到外資2231億美元,現有外資企業5萬多家,其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53家、外資研發中心438家,是我國內地外資總部型機構最多的城市,外資企業成為推動上海發展的重要力量。“走出去”網絡遍及全球178個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對外經貿合作的新機遇和新空間。同時,上海有76家外國駐滬領事機構,與59個國家的89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

第二,高標準的開放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上海對照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不斷探索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開放型經濟體制。從全國第一家保稅區到第一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從第一塊土地批租到第一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從世博會舉辦到進口博覽會籌辦,上海在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先行先試重要成果,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了新途徑,積累了新經驗。

第三,多功能的開放設施基本形成。上海堅持軟硬實力兩手抓,不斷提升面向全球企業的綜合服務功能。上海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完備的城市之一,股票、期貨、外匯、黃金等金融市場交易量位居世界前列,原油期貨上市半年交易量已居全球第三。航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一億人次,位居全球城市第四。航空貨郵吞吐量突破400萬噸,位居全球第三。40年來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增長1000多倍,近8年連續位居全球第一。

第四,富有吸引力的開放環境基本形成。針對世界銀行報告關于營商環境評估的10項指標,今年以來在上海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登記財產、獲得電力等辦事環節、辦事時間、辦事成本大幅度減少。不斷完善法治環境,設立了上海金融法院、知識產權法院、自貿試驗區仲裁院。擁有外籍人員子女學校38所,探索將國際醫院納入社保,在上海創新創業的外國人數位居全國第一。

應勇說,回顧上海對外開放的歷史軌跡,我們深深感到,在上海,無論是城市建筑、制度環境,還是城市文化,都鐫刻著開放的印跡,開放的元素已深入上海的城市肌體和血液。開放是上海這座城市的重要特質,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上海現代化建設不斷前進的重要法寶。

應勇說,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向世界宣示了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改革開放排頭兵,過去的發展得益于開放,未來的發展更加需要開放。上海進一步擴大開放堅定不移,無論走到哪一步,無論碰到什么情況,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實現上海城市的發展目標,關鍵在開放,出路在開放。上海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堅定不移,上海要充分發揮交通、金融、貿易等綜合服務功能,成為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樞紐節點和關鍵支撐點。上海熱忱歡迎和擁抱國際企業、國際資本堅定不移,上海需要更多的國際企業,國際企業也一直把上海作為投資的熱土、投資的首選地之一。上海要加快構筑更優更好的營商環境和市場環境,大力推動在滬跨國企業取得更大的發展,實現更大的飛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上海制定實施了“擴大開放100條”,目標就是加快構建更高層次、更好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形成重點突出、結構合理、安全高效、競爭包容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第一,加快推動更大力度的金融開放發展。金融對上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金融開放發展至關重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更是至關重要。上海將進一步拓展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改善金融發展環境,不斷擴大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服務功能和服務效應。上海將大幅放寬銀行業外資市場準入,放寬證券業外資股比及業務范圍的限制,進一步擴大保險業對外開放。上海將推進更高層次的金融市場開放,依托自貿試驗區平臺,進一步拓展自由貿易賬戶的功能、范圍和領域。

第二,加快構筑更高質量、更加開放的現代產業體系上海將適應經濟全球化新格局和對外開放新形勢,擴大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對外開放,提升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上海將立足產業發展和多層次開放優勢,推動投資性公司、培訓機構、增值電信、工程設計、法律服務、人才中介、國際運輸等領域開放,加快實施汽車、飛機、船舶等產業對外開放。上海將順應國際產業發展新趨勢,發展高端綠色進口再制造和全球維修業務,引進更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

第三,加快建設開放共享、內外聯動的高標準知識產權保護高地。上海將實施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快建設以司法保護為主,司法與行政協同保護的體制機制,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上海將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提升知識產權維權能力,構筑開放引領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上海還將進一步強化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等建設,優化信用聯動獎懲機制,推動信用信息在全社會更加廣泛的應用。

第四,加快打造更具國際影響力的進口促進新平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我國向全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是擴大開放的一大創舉。這也是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今后年年在上海舉辦。首屆進口博覽會即將在一周之后開幕,將有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130多個國家的2800多家企業參展,展出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上海將當好東道主,舉全市之力做好城市服務保障工作,努力把進口博覽會辦成國際一流的博覽會。上海將搭建好“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不僅在6天展會期間可以展示交易,全年365天都可以在保稅區內展示交易,打造永不落幕的博覽會。

第五,加快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上海將進一步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打造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務管理最規范、法治體系最完善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上海將全面建設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為重要標志的智慧政府,繼續明顯減少行政審批環節、審批時間、審批材料,明顯減少企業到政府的辦事次數、辦事成本,以政府服務的大提升推動營商環境的大躍升和市場主體的大發展。

應勇說,市長國際企業家咨詢會議已經走過30年的歷程,為上海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去年,咨詢會議成員提出的許多有價值的建議,不少已經轉化為推進上海改革開放的政策舉措。面向未來,上海將在新的時代坐標中堅定追求卓越的發展取向,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期待有更多的國際企業投資上海,參與上海擴大開放的生動實踐,與上海這座城市同發展、同繁榮。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