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雙創空間 > 正文

財政部部長劉昆:中國開放大門不會關閉,三年后放開保險、證券等行業

來源:上觀2018.10.29

摘要: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今年中國已經實施了一系列的開放新舉措,關稅總水平已進一步降低到7.5%。

10月26日上午,中國改革開放40年:進程、展望及對東亞區域的影響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財政部部長劉昆在演講中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極大的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國民經濟保持快速持續穩定發展,GDP年均增長9.5%,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力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劉昆表示,今年中國已經實施了一系列的開放新舉措,包括降低部分商品關稅,擴大制造業、服務業市場準入等,關稅總水平已進一步降低到7.5%。同時,進一步放開金融服務業,在放開銀行業股比限制的基礎上,三年后放開保險、證券等行業,屆時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可獲得全牌照經營資格,這些政策舉措將惠及各國企業和人民,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劉昆介紹,在4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中,我們積累了一些重要的經驗:

一是堅持解放思想,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理念引領行動。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實現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先例可行。只有堅持解放思想,在實踐上大力探索,大膽探索,在理論上不斷創新,不斷研究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才能為中國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是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不動搖,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我們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推動經濟更有效的,更加公平,更持續的發展。

三是堅持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我們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不斷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四是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改革是發展的動力,發展是改革的目的,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條件,三者相輔相成。我們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靈活運用既先行先試,先易后難,又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的改革方法,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的發展。

劉昆最后表示,面向未來,我們要同舟共濟,合作共贏,堅持走開放融通,互利共盈之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加強多邊框架下合作,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