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樓組長到街鎮“一把手”,一年20萬人次坐進課堂……上海這個區的干部最近在學點啥
來源:上觀區情 2018.11.2

“在社區‘四駕馬車’中,物業一直是個軟肋!當前,閔行區正在推進的‘紅色物業’創建,將充分發揮居民區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重點‘牽’好業委會和物業這兩個‘牛鼻子’……”近日,在莘莊鎮政府的一間會議室里,一堂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課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臺上講課的老師,是來自閔行區房屋管理事務中心的副主任常江,他講的是《如何加強“美麗家園”創建后時代的長效管理》,而臺下聽課的,則是來自莘莊鎮和莘莊工業區的基層工作者,包括村居干部、社區工作者、“三長”、黨員骨干、物業公司經理、業委會主任、網格員等,大約100多人。
原來,這里是“閔行區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大培訓”的莘莊片區現場,學員們將在三天時間里聽到10多堂專題課,并展開相關討論和考試,內容涉及《如何開展基層約請和居村評議會工作》、《社區“創全”工作培訓》、《閔行區生活垃圾工作情況》、《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上海發展新機遇》、《住宅小區維修基金如何規范使用》等,都是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感興趣的熱點,“十分解渴”。
實際上,這樣的大培訓正同時在閔行區的七大片區開展,到本月底將實現街鎮和基層村居的全覆蓋。據統計,今年7月以來,閔行區、鎮兩級層面已有20多萬人次參加“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大培訓”。聚焦“基層、基礎、基本”,閔行區率先建立常態長效的萬人大培訓機制,持續培育社會治理“繡花人”,構建起日益完善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讓百姓身邊的家園散發出由內而外的美,并且能夠一直“美”下去。
村居“學生”帶著問題來上課
“這些年,社區工作越來越難做了……”坐在課堂里,金煉嫣聽得格外認真,筆記本上記的多,頭腦里想的也多。
她說,自己已在社區里工作14年,感覺如今工作的標準越來越高,同時居民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這就倒逼村居干部要更專業、更規范,必須邊做邊學.
如今,金煉嫣是莘莊鎮黎安一居黨總支書記。她告訴記者,黎安一居包括兩個不同類型的小區,一個是新的商品房小區,居民總共420戶,另一個則是老舊動遷小區,有著1700多戶居民。小區類型不同,遇到的問題也不同。比如建于24年前的老小區,矛盾和問題在近些年集中爆發,環境差、配套不足,其中“破墻開店”問題格外嚴重,秀文路邊破墻開出了30多戶“門店”。前兩年,借助市里“五違四必”環境整治的東風,他們采取軟硬結合的辦法,一家家上門做工作,一個個硬骨頭“啃”過去,終于徹底清理了“破墻開店”的老大難問題。更值得稱道的是,去年,通過實施綠化整治、道路整修、屋頂滲漏改造、停車位辟建、健身步道建設等項目,黎安一村還創建成了全區“美麗家園”示范版,內外面貌煥然一新,引來了不少參觀者。
但硬件改造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重要還在于后續的長效治理。金煉嫣坦言,比如物業服務這一塊,一直以來都是薄弱環節,居民吐槽很多,說是服務不到位,但物業公司也有難處,覺得物業費難收,如此惡性循環,就打了一個“死結”,單靠某一方面很難解開,“但小區的許多工作,都要物業公司來做,這是繞不開的”。她的這個困惑,在這次大培訓中得到了回應。
在《如何加強“美麗家園”創建后時代的長效管理》這堂課上,看來自區里職能部門的老師重點介紹了閔行區正在全面推進的“紅色物業”創建工作。這是一個 “大物業”概念,就以黨組織的力量,整合社區里的各種力量,包括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社區骨干隊伍、志愿者團隊等,形成合力,共商共治,讓資源、人力、財力更集中,解決社區里的各種難題。如今,在閔行區的一些“紅色物業”創建示范小區,不僅物業門崗等進行了標準化改造,物業公司還紛紛成立黨支部,工作人員穿上制服、戴上黨徽,在黨組織引領下“擦亮”物業名片,和業委會等力量一同迎難而上、優化服務,逐步得到了居民的廣泛好評,他們的歸屬感、榮譽感和責任感大幅提升。
“物業服務提升了,百姓的認可度也高了。前不久,我們動遷小區的物業費由每平方米0.5元漲到了0.5元,居民繳費率達到了100%,這就成功實現了良性循環,物業公司的積極性也更高了!” 金煉嫣感慨道。
如何讓大培訓更加“接地氣”
57歲的顏向東,是一位基層“老班長”,現在兼任莘莊工業區申莘二居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大培訓期間,與他一起坐在課堂里的大多是年輕面孔,其中有好幾位村居書記還是他的老部下。
“我當過10年村干部,后來又到社區里工作……以前,基層從來沒有什么培訓,我們只能靠悟性摸索著開展工作。”老顏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幾乎每年都要參加好幾次培訓,分別由區里和街鎮開展,請來的老師有的是市區專家,有的是區里職能部門負責人,還有的是其他街鎮或村居的“榜樣”,理論和案例相結合,十分接地氣,對工作幫助很大,“雖然我是老同志了,但不能光憑經驗開展工作,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他說,幾天下來,自己的筆記本上記得滿滿的,回去之后,就會召集社區干部和“三長”隊伍,把自己學到東西傳遞給大家,共同進步,更好地開展工作。
說起幾天來聽的課程,老顏首先提到的就是一堂《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上海發展新機遇》。“這是市委黨校經濟教研部鄒磊博士上的課。我們基層干部之前更關注的,是作為東道主如何做好基層方方面面工作,但聽了這節課感觸很大,認識也更深刻,明白了進博會對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顏向東表示,除了這堂課,自己還關注紅色物業、垃圾分類、社區“創全”等內容,都是涉及到基層“熱點”工作的實實在在內容,幫助很大。他還記下了幾家兄弟單位的先進做法,準備過一陣子帶隊前去實地參觀、學習。
此次大培訓方面,一方面,圍繞閔行區委區政府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中探索形成的“兩個美麗”、創全、區域化黨建、鄰里中心建設、班長工程、公務卡使用等具有閔行特色的經驗做法轉化為培訓內容,編撰成相關教材,傳授基層社會治理中應知應會的操作規程和方法路徑;另一方面,解答基層在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工作推進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
一場再出發的集體“蓄勢”
社會治理為什么要強調黨建引領,如何做到有效引領?如何進一步加強“班長工程”和“三長”骨干隊伍建設?如何破解閔行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如何規范公務卡制度、切實落實財經紀律?如何加強“兩個美麗”建設?在閔行鄰里中心建設過程中,你認為最值得關注和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在大培訓中,一系列問題被“拋”出來,讓老師和學員們一起思考,共同尋找答案。所以,這既是一場頭腦風暴,也是一場再出發的集體“蓄勢”。
去年,閔行區全年培訓了217939人次。根據第三方的評估數據統計,學員對七大片區培訓的滿意度平均值為91.15分。一些受訪學員坦言:“通過大培訓,了解了政策設計的初衷,有利于更好地貫徹落實”、“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了方法和路徑,并拓展了工作思路”、“大培訓提供了不同村居之間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
在閔行區領導看來,大培訓的成效體現在多方面。首先,這統一思想共識,強化責任意識,整體提升了基層干部的履職能力。其次,大培訓固化、復制和推廣區委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探索實踐中的好經驗做法,夯實了基層基礎基本。比如大培訓的主講人代表之一——閔行區區財政局的周海明同志,去年將《執行公務卡制度,促進社會治理工作系統化規范化》這門課不厭其煩地講了8輪,最后講得咽喉炎都發了,但這樣的“現身說法”,確保了全區復制推廣不走樣、不變形。第三,全區干部在學習培訓中找問題、補短板,全力助推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工作。
“堅持問題導向、常態長效,持續抓好大培訓,全力培育好社會治理’繡花人’,扎實推進基層社會治理齊步走。”閔行區社建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接下來,圍繞“大培訓”,閔行區還將建立健全培訓需求調研機制、優化問題建議收集機制、培訓課程遴選機制,圍繞區委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重點工作,和基層干部群眾普遍關心、反映強烈的問題,每年合理設定培訓主題和課程內容,不斷增強大培訓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更多資訊
-
研發生產中心+1!江橋又一地塊出讓2023.10.25
近日,上海西北綜合物流園區江橋基地D1街坊D1-09地塊(江橋鎮2101號地塊)成功出讓,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競得該地塊,未來將建設重塑研發生產中心。 效果圖 項目東至河道、南至河道、西至翔江… 查看詳情 >
-
完成率100%!閔行這個鎮為何如此“吸金”?2023.10.25
“一開始,我們在區投促中心的牽線搭橋下,與虹橋鎮進行了初步接洽,虹橋鎮企服中心主動了解我們的需求和發展方向,幫助我們解決在工商、稅務、裝修、員工宿舍等多方面的難點,最終科梁信息在虹橋鎮虹創園安家落戶,… 查看詳情 >
-
2023年本市唯一入選,浦東這個基地被評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2023.10.25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出臺《關于推出北京市798藝術區等69家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公告》,正式發布“2023年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名單”。上海市老港生態環保工業旅游基地成功入選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成為… 查看詳情 >
-
佘山鎮推進高新科技園成片式二次開發2023.10.25
佘山鎮擁有山水一體的自然資源、一二三產業齊聚的產業體系和日趨完善的產業配套。在推動全鎮產業經濟更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喚醒現有資源使之蝶變升級,激發產業體系現代化發展成為擺在佘山鎮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由…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