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更高效“城市大腦”,探索超大城市管理新路
來源:上觀2018.11.8

走進位于合歡路上的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正門,一句標語格外醒目:“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這是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的奮斗目標。
城運中心門口。
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通過大屏幕了解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運營情況。這讓城運中心上下為之振奮。“總書記對城市管理工作的指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昨天下午,雖然已經過去一天,城運中心的小伙伴們依然沉浸在接受總書記視察的興奮中。
11月6日下午,習近平在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了解上海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運營情況。
“城市大腦”,解決超大城市管理難題
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簡稱:“城運中心”)的指揮大廳中央,有一個巨大的電子屏幕。時間滴答一秒,屏幕上的浦東全境動態信息地圖就閃動一下。1200多平方公里的浦東大地上每天發生的點滴“故事”,都在這個“城市大腦”上顯現。
“城市大腦”的日常管理平臺。
“習總書記就是在這個屏幕前聽取了‘城市大腦’運行工作的匯報。”為總書記介紹情況的是浦東新區城運中心智能化提升專項組負責人徐惠麗。在匯報中,她向總書記重點介紹了神經元系統和共享單車治理平臺。
哪里的消防車道被堵占了?哪里缺了窨井蓋?哪里的老人需要幫助?遍布全區的311.8萬個物聯感知設備實時掌控著這座城市運行的“脈搏”,一旦識別到信息異常,會在一秒鐘內傳達到“城市大腦”。
工作人員實時監控后臺。
陸家嘴有“高樓三件套”,而浦東“城市大腦”也有“三件套”。今年以來,浦東為2000多戶高齡獨居老人免費安裝了“居家安防三件套”——煙感檢測、燃氣探測和一鍵報警。老人家中起火了或者發生燃氣泄漏,都會第一時間報警,隨身帶的緊急按鈕可以讓老人在遇到突發情況時及時求救。
當前,共享單車在解決城市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車輛亂停放等難題。大屏幕上,一張熱力圖實時呈現了整個浦東的單車分布情況,每一個街鎮的單車輛數和泊位數一目了然。這是城運中心與6家在浦東運營的共享單車企業共同探索開發的協同治理平臺。當供需失衡時,系統自動報警,并推送給單車公司和屬地城運分中心,進行搬離或補充。
共享單車治理平臺。
超大城市管理是一個世界級難題。世界上有很多超大城市都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遇到了環境惡化、公共服務不足等“超大城市病”,需要高效和科學的管理系統來維持城市有序運行。
總書記強調,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上海要繼續探索,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徐惠麗表示,在向總書記匯報城運中心工作的過程中,以及在聆聽總書記的講話時,她深深感受到了總書記對城市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期許,也掂出了這份期許背后的分量。她說,“浦東構建城市大腦,要努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為人民群眾創造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凈的生產、生活環境。”
“四肢”協同,支撐智慧“大腦”
城運中心的大屏幕右側有一個聯系指揮組。如同完整的人體結構需要一個集中處理各種信息的“大腦”,也需要靈活的“四肢”來協同運作。由來自浦東新區各條線部門派出干部組成的聯系指揮組,就是浦東“城市大腦”的“四肢”。
“簡單常規的情況,可依靠系統自動完成派單和處置,但遇到疑難雜癥,就需要我們來對接。”王沛是浦東新區環保市容局派駐在城運中心的負責人,在她旁邊,有來自交警、城管、消防等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每個人面前有兩臺電腦,他們實時監控著屏幕,出現復雜的突發狀況時,他們就跨部門協同作戰。
聯系指揮小組。
回憶起6日下午總書記來考察的情景,王沛和小伙伴們依然難掩激動。那天,總書記與聯系指揮組的同志們親切握手。“與總書記握手的照片經媒體發布以后,很多親戚朋友第一時間就給我發來了‘賀信’,我到今天還收到朋友們的信息。”
每天對著各種大小屏幕、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城運中心的工作其實并不輕松,然而總書記的到來,給他們打了氣。“總書記非常關心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水平,他的鼓勵為我們的工作注入了新動力。” 王沛說,看著這座城市在智能化“大腦”和各部門的協同合作下有序地運行,那便是她最大的滿足。
工作人員實時監控后臺。
浦東正在打造的,是一整套城市運行綜合管理體系。在這個體系里,各部門、各區域的力量被整合到一個終端,而且還能通過視頻,與遠在別處的另一個部門實時連線。
各街鎮平臺運行實況視頻。
總書記一直關心洋山港建設和發展,在這里還視頻連線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聽取碼頭建設和運營情況介紹。他指出,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洋山港建成和運營,為上海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擴大對外開放創造了更好條件。要有勇創世界一流的志氣和勇氣,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創造更多世界第一。他希望上海把洋山港建設好、管理好、發展好,加強軟環境建設,不斷提高港口運營管理能力、綜合服務能力,在我國全面擴大開放、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更大作用。
技術創新,難在形成管理閉環
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技術研發是關鍵。浦東城運中心的技術總監陳志國告訴記者,在向總書記匯報時,工作人員還提到,“城市大腦”的運行平臺就是浦東自主研發的成果。
“城運中心成立于去年4月,當時已經有了載體和技術,但如何確立起城市管理網絡的方向還不明確。”今年1月,城運中心智能化提升專項組正式成立,陳志國作為技術總監,帶領著一支由技術和管理人員組成的團隊開始研究城市大腦的“神經架構”。
技術人員在操控大屏幕。
“過去通過市民熱線,我們是被動地發現問題,然后一層一層地派單;如今要往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即主動發現問題,并直接推送給處置部門,提高處置效率。”陳志國表示,前期研發的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已經解決了發現問題的過程,如今更大的難題在于如何利用好技術,形成管理閉環。
今年4月,“城市大腦”進入升級階段,在南碼頭街道實行試點。南碼頭街道西三小區共1000多戶居民,1430個傳感器遍布小區,監測功能覆蓋了停車、消防、綠化、治安等各領域。樓上扔下一個廢棄瓶子,高空拋物攝像立刻能定位是哪門哪戶;電梯口的顯示屏實時更新進出小區的車數、人數、水質信息、電瓶車軌跡安全等。未來這樣的“智慧小區”會逐步在全區推廣。
“總書記的到來,堅定了我們建設更高效的‘城市大腦’的信念。”陳志國表示,未來城運中心將不斷深化數據來源,在優化平臺的基礎上加入多維度的數據分析,讓智能推送更精確,處置更高效;還要把更多基層管理智慧和力量凝結到這個平臺上來,提升政府的服務效能。
更多資訊
-
超16萬平方米張江基因島開啟運營,浦東細胞與基因產業再添新空間2023.11.13
當前,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已成為搶占生物醫藥前沿陣地的關鍵所在。11月11日,“2023張江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國際峰會暨第四屆合成免疫學前沿論壇”在張江科學會堂召開。記者從峰會上獲悉,作為中國創新活力的… 查看詳情 >
-
蕃瓜弄小區舊住房改建工程今開工,2027年實現居民回搬?2023.11.13
11月12日一早,靜安區舉行了蕃瓜弄小區舊住房改建項目開工儀式。記者從現場獲悉,作為目前上海市中心規模最大的“拆落地”項目,蕃瓜弄小區舊住房改建項目施工難度也非常大,靜安區相關部門組織牽頭對其施工方案… 查看詳情 >
-
預計年產出800億元!南翔游戲谷開園2023.11.13
?11月8日,位于南翔鎮槎溪路288號的冰風科技園正式掛牌南翔游戲谷,這也標志著南翔游戲產業的核心陣地打造完成。 南翔鎮將圍繞“產業生態、人才服務、政策支持”,實施三大工程,從游戲動漫產業發展驅動力要… 查看詳情 >
-
開放迭代的虹橋商務區,又新增一個開放的商業街區2023.11.13
11月12日,由上海市體育局和閔行區體育局指導,新虹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龍湖上海虹橋天街合作發起的“2023漫跑樞紐?新虹10KM跑”正式鳴槍開賽,吸引了來自長三角多個城市的企業和個人參加。在馬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