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唯“快”不破,以“冷”致勝,14家破產倒閉企業都沒邁過這道坎
來源:上觀2018.11.16

生鮮電商被稱為中國電商下一個萬億級市場。作為電商細分領域的最后一片“藍海”,生鮮電商行業的洗牌一直在進行中,許多生鮮電商已經或者即將被淘汰出局。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2017年度生鮮電商“死亡”名單》顯示,有14家生鮮電商企業宣告破產倒閉,包括:鮮品會、美味七七、花樣生活、正源食派、果蔬幫、許鮮網等知名平臺。
11月13-15日,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食品飲料及餐飲設備展覽會(FHC2018)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舉行。14日下午,主辦方聯合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共同舉辦“新融合—中國(上海)生鮮、餐飲供應鏈主題論壇”,論壇上,上海商情發布的“2018生鮮電商發展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近些年,國家政策的支持,冷鏈物流、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品牌巨資的介入,網購生活方式的快速普及及新零售的布局及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為生鮮電商注入了新的動力。同時,由于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加上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水平嚴重滯后于發達國家、物流成本過高,低利潤、高損耗、生鮮消費體驗較差,線上購物滲透率低難盈利等原因,也阻礙了生鮮電商的發展。
生鮮電商由純線上模式向線上線下融合模式轉型
報告總結了生鮮電商的幾種模式及其優劣勢。這些模式主要包括:以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為代表的綜合電商平臺,以生鮮為主,更注重細分領域的垂直電商,以中糧我買網和光明菜管家為典型的食品供應商,以順豐優選為代表的物流電商,農場直銷、店倉一體社區生鮮,以自動售菜機、網訂柜取等形態為主的社區智慧微菜場等。
調研發現,隨著生鮮電商自身發展及新零售發展,線上線下日益融合,各路生鮮電商開始從純線上走向線上線下融合,有以易果網、本來生活、我廚為線上起步生鮮電商的代表,有以盒馬、妙生活、生鮮傳奇為代表的店倉一體模式,有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有食行生鮮、易小鮮等以網訂柜取為模式的社區智慧微菜場模式,有金山強豐、錢大媽等無人零售模式,有融合了店倉柜三種模式于一身的三蛋生鮮,各品牌在新零售風口下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生鮮發展的新路徑。
實體也不甘寂寞,天虹、百聯、步步高等實體零售商也陸續推出新的體驗型業態:集“超市+餐飲”為一體的都市生活超市“天虹Sp@ce”、融合“超市+餐飲+書籍+音樂”等4種業態的“百聯RISO”、定位精品、新鮮、有趣的聯華鯨選以及集“精品超市+品質餐飲+云猴精選APP”于一體的步步高鮮食演義等,均以生鮮為切入口,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發展。此外,外賣品牌“美團”首家“掌魚生鮮”開業,主營飲料酒水、休閑零食、乳制品、餐飲烘焙、方便速食、繽紛鮮果等六大品類,估計未來可能會增加中央廚房,形成共享廚房概念。
比較純線上模式與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的差異,報告認為,需求剛性和高頻消費屬性,以及較高損耗率和物流冷鏈費用,使純線上模式生鮮電商持續發展的門檻高企。隨著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的入局,生鮮消費的線上線下融合愈加緊密,創新模式不斷涌現。生鮮電商行業進入一個新時代。線上線下融合,滿足消費者對生鮮消費多樣化、多場景、多入口的需求,新零售的一大趨勢就是線上品牌逐漸布局線下渠道,使得線上與線下渠道有機融合,形成全渠道資源共享。同時,通過場景化的運用及布局,讓更多的流量來源于線下,然后再把線下的流量引入線上。
行業面臨著產業鏈條長、物流成本高、傳統農批市場競爭等問題
報告認為,與普通商品不同,生鮮產品高損耗的特性對商家的倉儲、物流及周轉速度都有極高的要求,對生鮮電商來說尤甚,這也是近年來生鮮電商死亡名單不斷“壯大”的原因。
調研發現,由于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加上我國冷鏈物流發展水平嚴重滯后于發達國家、物流成本過高,低利潤、高損耗、生鮮消費體驗較差,線上購物滲透率低難盈利等原因阻礙了生鮮電商的發展。目前,生鮮電商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生鮮產業鏈條長,產品非標準化。一是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質量參差不齊,標準化程度不高,而現代零售的需求和消費者的預期,使電商對農產品規格和標準化要求比線下更高,加上物流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損耗與破壞,都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二是農產品安全性的追溯不完善。三是僅通過售賣未加工的初級生鮮產品,利潤低,產品附加值低,無法可持續、可量化地輸出給消費者。
物流成本高,冷鏈物流體系搭建難。跟其他商品不同,生鮮商品有著商品易腐爛、保質期短、品控等層面問題,這對企業的供應鏈建設、物流速度有著較高的要求,而我國冷鏈物流技術相對發展滯后,自建冷鏈物流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不少中小型生鮮電商企業只能轉而與第三方物流合作,但這種模式無法全面保障用戶體驗。
傳統農批市場的競爭。傳統農批市場擁有多年行業基礎,地域性優勢強。農批市場是控制國內生鮮采購、轉運和分銷的中心環節,掌握著巨大的行業資源和內部信息。
生鮮消費體驗差,線上購買滲透率低難盈利。生鮮作為及時性消費產品,生鮮電商平臺與傳統線下相比,SKU和多元化選擇較低,整體消費體驗較差。而商家為了提高消費體驗,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去營銷,目前線上購買生鮮的滲透率較低,盈利難。
供應鏈不穩定、管理體系較弱。多數生鮮電商難以把控產業鏈上游零散而不穩定的需求量,使得生鮮電商在市場采購時不具備真正的話語權。供應鏈的管理體系較弱,影響消費體驗及生鮮行業的整體效率和運營成本。
對生鮮電商的行業前景,報告仍然持樂觀態度。它認為,一方面在消費升級、“懶人經濟”等因素的刺激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會僅僅滿足于菜市場、集市等傳統的場所進行生鮮采購,體驗過線下店后,部分消費者開始轉入線上購買;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更多的生鮮電商“頭部企業”會在控制損耗率,提升生鮮配送的技術、尤其是冷鏈配送技術,降低商品在運輸環節出現的損耗等方面下功夫。
“便利”和“品質”永遠是消費者使用生鮮電商購買商品的主要動機,掌握了這兩點,就掌握了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密碼。
更多資訊
-
復工復產中的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抗腫瘤藥產線已恢復,檢測機構備戰報復性增長2022.5.5
作為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在此輪抗疫中成為主力擔當,隨著第一、第二批近兩千家重點企業“白名單”發布,上海生物醫藥企業開始防疫和主業生產兩手齊抓。 據悉,在首批666家重點企業“白名單”… 查看詳情 >
-
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原來是它2022.5.5
在漕河涇開發區園區、寶冶集團、石庫門釀酒廠、上海東方壓縮機廠、福陸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這段時間,上海不少企業、園區、商超增加了新“門衛”,這就是來自上海電信的“天翼數字哨兵”,短短幾秒,它就能核查人員… 查看詳情 >
-
滬郊食品企業積極復工增產,讓市民餐桌更豐盛2022.4.27
疫情之下,米面糧油是每個家庭不可缺的,但要想吃到羊角包、三明治、手抓餅或許就有點難度了。近日,在滬郊金山,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努力以更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豐富市民餐桌。 “早上8點,我們的面… 查看詳情 >
-
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閉環運營,把耽誤的工作進度搶回來2022.4.18
疫情防控期間,嘉定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24小時待命,堅守在崗位陣地。3月24日起,位于安亭鎮的上汽集團設計中心開始封閉管理生產,62名員工堅守一線,用了三周時間,把原先耽誤的工作進度搶了回來,完成榮威…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