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水怎么和諧共處?建筑如何體現“水鄉韻味”?青浦開展淀山湖地區風貌研究
來源:上觀區情2018.11.29

總面積339平方公里,包括“青西三鎮”(朱家角鎮、金澤鎮和練塘鎮),集中了上海全部21個自然湖泊——青浦區淀山湖地區是典型的郊野生態型地區,也是上海2035總規中明確的四大跨區域戰略協同區之一“環淀山湖戰略協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世界湖區”建設目標的確立,為這片區域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這片區域未來將是什么樣?去年初,青浦區規土局和旅游局會同青浦區淀山湖地區建設發展服務中心委托規劃單位開始編制《上海市青浦區淀山湖地區風貌規劃》,相關部門人員深入青西地區村落、湖蕩開展了為期一年多的調研,還和外省市周邊地區進行了多次協調對接,目前這份規劃已編制完畢。這片區域將充分利用淀山湖地區優越的自然環境資源和人文資源,圍繞“世界慢湖區、江南新水鄉、詩畫夢田園”的總體目標定位開展建設工作,力爭到2035年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湖區品牌。
淀山湖上金色殘陽
“人”與“水”和諧共處,讓水景“活起來”
提到著名湖區,你會想到哪些地方?位于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尚普蘭湖,湖中大大小小共有約80座島嶼,兩岸風景漪麗,藍天白云和波光粼粼的湖水交相輝映;阿爾卑斯山腳下的安納西湖被譽為“歐洲最清澈的湖”,湖區經常舉辦劃船、游泳、騎車等體育賽事,是極受歡迎的旅游目的地……除了這些國外景點,其實上海也有一個美麗的湖區:青浦區淀山湖地區。
和浙北地區太湖流域水系空間以河道為主、蘇南地區水系空間以“大湖+河道”為主不同,地勢相對較低的淀山湖地區擁有更加多元的自然基底,水系空間為“大湖+小湖+河網”的形態,變化更豐富。早在宋元時期,“青西三鎮”即開始發展,密布的水網讓朱家角一度有“長街三里,店鋪千家”的繁榮景象。如今,該區域現狀水面率超過28%,擁有豐富多元的湖蕩資源。“處理好‘人水關系’,是該區域風貌規劃的核心問題。”青浦區旅游局局長薛鋒說。
“人水關系”的癥結之一,在于“疏離”。根據調研,目前“臨湖不見湖”是青浦區淀山湖地區存在的主要問題:淀山湖畔本應有優美的濱湖風光,但目前該區域40%左右的淀山湖岸線是私有岸線,90%岸線被林帶遮擋,人們難以“親近”。青浦區淀山湖地區建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徐軍告訴記者,不止淀山湖如此,該地區其他湖蕩也有這個問題,多數湖蕩的濱河空間都被連續的綠化帶隔離,要看湖景就要穿過灌木叢等綠地,眾多湖蕩群很難深入,因沒有進入湖蕩的道路和水上游線。“密布的水網是這片區域的最大特點,但如水網無法‘親近’,特點就難以彰顯,因此目前淀山湖地區旅游依然以短途短時觀光為主,深度游路線還比較少。”
此外,水域大小、岸線形狀等也是影響湖區“人水關系”的因素。淀山湖湖面寬闊,面積有11.5個西湖那么大,視線開闊舒朗,但岸線平直,變化不足,缺少山體、城市等景觀要素,目前要達到“移步換景”的要求比較難。換句話說,即便人和水“親近”了,也較容易“乏味”。
怎么讓淀山湖景“活起來”?規劃建議,未來淀山湖地區可通過采取島洲造景營造湖中水島、在東岸建設長堤、增加觀景平臺和飄浮碼頭等觀景點的方式,讓沿湖景色更加生動,讓人的“親水欲望”更強。此外,上海對淀山湖的定位是“共享、休閑的湖”,上海段環湖地區以運動休閑功能為主,開發比例目前較低。規劃建議,未來淀山湖環湖區域可加強區域統籌,多方共同協調環湖功能,構建一鎮多點、活力共享的世界湖區: “一鎮”即以朱家角為核心,增加特色商業、度假酒店、商務會議等服務功能;“多點”即以金澤、錦溪、淀山湖等鎮形成次級服務節點,滿足娛樂休閑、體育運動等特色功能,控制旅游度家用地的規模。
環湖岸線的進一步開放,更是早已提上相關部門和鄉鎮的議事日程。比如,根據朱家角鎮2035總規,該鎮的休閑濱湖區是淀山湖地區唯一濱湖的建設岸線,但由于歷史原因,幾個封閉項目占據岸線,公共岸線較少,未來這些岸線的開放程度將逐漸提高。
在河道景觀風貌提升方面,青浦對于目前軟質和自然岸線將盡量予以保留,對于目前硬質駁岸將結合植物浮島進行景觀化改造,通過增加水生植物恢復河道自凈能力,同時連河成網,保留自然彎曲河道,不“截彎取直”,力爭恢復以往淀山湖地區水網縱橫的肌理面貌。在此基礎上通過組織水上巴士、皮劃艇等特色交通方式,塑造 “泛舟湖蕩,搖櫓賞景”的水上體驗。
水質問題也是造成“人水關系”疏離的癥結之一,淀山湖地區現狀水質有待進一步提升,且存在富營養化的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依然是缺乏區域統籌:雖然上海實行嚴格的生態管控,但上游并未嚴格管控,為漁業和農業用水,導致淀山湖出水水質明顯優于入湖河流水質。規劃指出,未來淀山湖地區應實行高標準、流域化管控,設立跨區域管理機制。同時,青浦將致力于清退湖蕩周邊的零散工業用地,退工還耕,減少工業對湖蕩水質的污染。
不建顏色、高度突兀的樓,彰顯江南水鄉韻味
鎮政府、村部辦公樓呈現灰白色調,樓層不高,而不遠處的商品房小區卻有棟棟高樓,外墻呈現為紅棕色;農村民居屋頂不是整齊劃一的歇山頂,而有繁多的屋頂樣式,墻面也有綠、粉、黃等不同色彩……建筑風貌混雜拼貼、或缺乏特色或較為突兀,是不少鄉村地區風貌普遍存在的現狀問題之一。建筑風貌、街頭小景不能突兀、更不能“雷人”,如今已是共識,淀山湖地區的建筑風貌如何能避免這些問題、更好彰顯江南水鄉韻味?
建筑風貌包括高度、密度、色彩、街區尺度、公共空間、街道小品等要素。青浦區相關部門調研后認為,對青浦區淀山湖地區而言,街區尺度、建筑高度和建筑色彩是核心控制指標。規劃指出,該區域建筑風格和尺度應進一步統一,街區尺度以不超過200米*200米為宜,建筑風格宜中式不宜西式,建筑顏色宜水墨為底、暖色點綴;建筑高度宜低不宜高,整體可控制在24米以下。
規劃編制人員告訴記者,上述指標的確定,經過了綜合考慮。比如街區尺度,該區域現狀老鎮區核心區250米*350米的松散大街區不利于水鄉古鎮肌理呈現,傳統水鄉古鎮尺度多為 60米*60米左右。綜合考慮該區域未來路網、水網建造,不超過200米*200米的街區尺度較為適合。再如建筑高度,古鎮建筑應按照《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規劃》嚴格執行,原則上以低層建筑為主;老鎮、新鎮則需按照“青西三鎮”總規高度控制規定執行,總體以多層建筑為主。規劃特別提出,環湖地區建筑整體高度要嚴格控制,同時應注意天際線的塑造,形成建筑高低錯落有致、與周邊環境相和諧的環湖天際線。至于建筑色彩,江南地區整體建筑色彩明度較高、艷度較低,呈現清新淡雅的色彩基調,青浦淀山湖地區建筑色彩控制也應遵循“宜淡雅不宜濃艷”、保持“粉墻黛瓦”的江南傳統建筑風貌,以黑白灰等素色為主基調,配以胭脂、駝色等作為點綴色。
青浦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青浦是新江南水鄉建筑實踐的重要陣地,對建筑風貌一直比較重視,但部分地區也存在建筑風貌拼貼混雜、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規劃建議,未來可逐步推進老鎮建筑更新,首先選取區位較好但現狀風貌有待提升的地區,如西岑社區、練塘老鎮及朱家角地鐵站周邊作為近期重點更新片區,以點帶面推進風貌整治提升。
此次規劃中特別對朱家角地鐵站前片區、華為研發地塊和“藍色珠鏈”片區三個擬近期實施的重點項目片區進行了風貌控制指引。其中,朱家角地鐵站前片區將積極利用貫穿片區的水系,形成不同水系形態,包括濕地、溪水等,將城市生活引向水邊,打造具有水鄉特色的站前片區。華為研發地塊將營造“產、綠、水、人”相結合的生態型園區,建筑以現代風格為主,局部可采用水鄉元素或新中式風格,建筑色彩采用中明度、艷度和冷灰色系,建筑布局將形成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富有節奏的濱湖天際線。“藍色珠鏈”片區為沿火澤蕩-封漾蕩-北橫港-大蓮湖的區域,將圍繞連綿的湖蕩群做“湖+”的文章,根據每個湖蕩的現狀特征和資源稟賦,打造不同的特色功能和形態,形成“一湖一特色”:火澤蕩以“島”為主題,打造島間泛舟的景觀體驗;葑漾蕩以“灣”為主題,建立野生動物觀察點和體驗路徑;北橫港以“堤”為主題,通過連通西岑小鎮內部水系,形成休閑消費、生態展示的活力水街,融合休閑和展示的功能。
絲絲縷縷皆鄉愁,讓鄉村更具生命力
“鄉土農田望得見、鄉野田林走得進、鄉愁村落留得下”,這是此次規劃對該區域鄉村風貌的建議。村莊如何能在保留“江南水鄉、粉墻黛瓦、枕水而居、村口大樹、小橋流水”的前提下,也為游客等外來者提供足夠的“鄉愁空間”?規劃認為,可重點設計兩類村莊:吸引創客新村民的棲居型村莊和吸引游客的旅游型村莊。
目前,青西地區村落普遍為“兩街夾一河”格局,河流、街道旁邊或者交匯處的廣場,將成為第一類棲居型村莊里的主要交流共享空間,同時保留古樹老宅、鄉土花木等傳統元素。沿河房屋宅前或屋后的河埠是半私人化的碼頭庭院,可保留傳統的石砌岸線和“家家碼頭”的空間形式,留存古樸的鄉村韻味。第二類旅游型村莊在設計上可開放些,在風貌上可注重村頭、橋頭、門頭和田頭的特色人文空間塑造,以地方政府或開發公司作為主導,在村口打造荷塘古樹等,營造“村莊入口”的印象,并結合古橋和老宅建設村莊服務中心和形象標志。同時,政府可引導現有民宿進行改造,利用鄉土材質美化庭院、形成主題更明確的鄉土民宿,比如可以嘗試結合休閑農業增加茅草屋、竹亭等休憩空間。“我們建議引入多元主體的鄉村更新模式,特別是針對重點村莊實行一村一設計,由規劃師、藝術家、NGO組織等提供專業指導,地方政府、開發公司和村民自治組織作為核心建設主體。”徐軍說。
歷史文化風貌保護也是鄉愁記憶的重要來源。在這方面,此前相關鄉鎮的2035總規也均有提及。比如,有國家級非遺項目田山歌、市級非遺項目宣卷、烙畫、阿婆茶等的金澤鎮在2035總規中明確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自然文化景觀控制線和公共文化服務控制線三類文化保護控制線,面積193公頃,擁有珠里興市、搖快船、燈游船、絲竹船、蚌舞、田歌等歷史文化元素的朱家角鎮在2035總規中劃定了571.8公頃的文化保護控制線,其中歷史文化保護線面積179.7公頃。
青浦區淀山湖地區風貌規劃研究強調,對于“青西三鎮”的歷史文化風貌區,核心保護范圍內必須保護原有歷史街巷網絡和空間格局;不得擅自新建、擴建道路,對現有道路進行改建時,應當保持或恢復原有道路格局和景觀特征;不得擅自改變河道岸線、傳統駁岸,對河道進行整治時,應當保持或者恢復原有沿岸景觀特征。除確需建造的建筑附屬設施外,應嚴格控制在核心保護區范圍內進行各類新建、改建活動。
對于青浦區淀山湖地區的風貌保護村落,本次規劃指出要重點保護、延續村落的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與其相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環境,以傳統風貌建筑和歷史環境要素保護為主。對于文物保護單位,規劃指出應保持歷史環境原風貌,加大對區域內歷史風貌建筑的修繕力度,同時嚴格控制一般建筑、新建建筑的高度與風貌,控制建筑高度不超過2層、二層建筑檐口高度不超過6米。
“通過本次規劃研究,我們希望青浦區淀山湖地區的風貌能彰顯江南地域文化,展現世界湖區品質,強化游憩慢行體系,重塑‘青西三鎮’空間形象,在景觀風貌的提升和塑造上成為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標桿。”薛鋒表示。
更多資訊
-
研發生產中心+1!江橋又一地塊出讓2023.10.25
近日,上海西北綜合物流園區江橋基地D1街坊D1-09地塊(江橋鎮2101號地塊)成功出讓,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競得該地塊,未來將建設重塑研發生產中心。 效果圖 項目東至河道、南至河道、西至翔江… 查看詳情 >
-
完成率100%!閔行這個鎮為何如此“吸金”?2023.10.25
“一開始,我們在區投促中心的牽線搭橋下,與虹橋鎮進行了初步接洽,虹橋鎮企服中心主動了解我們的需求和發展方向,幫助我們解決在工商、稅務、裝修、員工宿舍等多方面的難點,最終科梁信息在虹橋鎮虹創園安家落戶,… 查看詳情 >
-
2023年本市唯一入選,浦東這個基地被評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2023.10.25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出臺《關于推出北京市798藝術區等69家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公告》,正式發布“2023年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名單”。上海市老港生態環保工業旅游基地成功入選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成為… 查看詳情 >
-
佘山鎮推進高新科技園成片式二次開發2023.10.25
佘山鎮擁有山水一體的自然資源、一二三產業齊聚的產業體系和日趨完善的產業配套。在推動全鎮產業經濟更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喚醒現有資源使之蝶變升級,激發產業體系現代化發展成為擺在佘山鎮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由… 查看詳情 >